热管并列式散热装置及其制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0362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管并列式散热装置及其制法,该散热装置包括一基座、以及多个热管;其中,基座具有一底面,底面上凹设有多个并列排置的受热区,并于任二受热区之间朝向底面方向凸起形成一隆起的凸起部,且各凸起部上至少具有一缺部,而于凸起部及缺部最高处分别形成具有高度的第一顶部及第二顶部。各热管则以其长度方向而分别埋设于各受热区内,且热管在凸起部的缺部彼此相贴接触。藉由各热管在缺部因挤压形变造成彼此相贴接触,而具有良好的热传效果与结合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并列式散热装置及其制法
本专利技术是与一种散热技术有关,尤指一种热管并列式散热装置及其制法。
技术介绍
按以往为了提供如散热器具有良好的热传效果,多会于其底部加装如热管(Heatpipe)等构件。例如于散热器底座凹设沟槽,以配合热管的长度并供热管埋设于沟槽内,藉以通过热管能直接与如中央处理器(CPU)等热源接触,达到更良好的热传效果。然而,由于热管的数量也将决定其热传效果的优劣,故以往亦会视与热源接触的面积来增加热管数量。但由于传统供热管埋设的结构上,或因直接将热管并列埋入散热座内而造成结合强度不足;亦或为了使热管能稳固埋设而于彼此间增加结构而存在间距,如此反倒失去热传效果。如中国第CN201750660U号揭露一种热管散热器,其于散热器的基座上设有多个彼此紧邻局部相连的沟槽,以供多个热管置入。但由于各沟槽彼此紧邻相连后,使得沟槽失去固定热管的功能,因此尚需通过如锡膏等焊料将热管焊接于沟槽内,故容易因焊接不良而造成热管脱落或导热性能不佳等问题,且工艺繁杂而容易降低产品良率。再如中国第CN202032928U号揭露一种导热座供多热管密合排列的组配结构,其于导热座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并列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具有一底面,该底面上凹设有多个彼此并列排置的受热区,并于任二所述受热区之间朝底面方向形成一隆起的凸起部,且各该凸起部上的任一段处至少具有一缺部;以及多个热管,以各该热管的长度方向而分别埋设于各该受热区内,且该等热管在该缺部的部位彼此相贴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09 TW 1051409521.一种热管并列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具有一底面,该底面上凹设有多个彼此并列排置的受热区,并于任二所述受热区之间朝底面方向形成一隆起的凸起部,且各该凸起部上的任一段处至少具有一缺部;以及多个热管,以各该热管的长度方向而分别埋设于各该受热区内,且该等热管在该缺部的部位彼此相贴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并列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由铜或铝的材质所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并列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由多个间隔排列的散热片所叠合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并列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底面的反对侧进一步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散热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并列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等热管上形成一受热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并列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等热管的受热面与该基座的底面相平齐、或较为突出。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热管并列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等热管相对于该缺部间形成彼此相接触的接触面。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并列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凸起部与该基座的底面平齐。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并列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等热管顺着该凸起部变形而彼此相延伸一衔接部并相抵接,以形成一共平面者。10.一种热管并列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具有一底面,该底面上凹设有多个彼此并列排置的受热区,并于任二所述受热区之间朝底面方向形成一隆起的凸起部,且各该凸起部至少具有一第一顶部及一第二顶部,其中该第一顶部及该第二顶部间具有一段差;以及多个热管,以各该热管的长度方向而分别埋设于各该受热区内,且该等热管在至少一该第二顶部的上方彼此相贴接触。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并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祐得
申请(专利权)人:酷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