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视场扫描成像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0047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领域,一种大视场扫描成像光学系统,包括成像透镜组、光阑、导光件和光探测器;所述成像透镜组、光阑、导光件和光探测器沿接收光的行进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光阑设置于成像透镜组的像面上,所述导光件的入光口设置于光阑远离透镜组的一侧,所述光探测器的感光面到导光件的出光口的距离为0到2毫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大视场扫描成像光学系统,结构简单,通过采用成像透镜组、光阑、导光件和光探测器相结合增加了接收视场,同时利用滤光片和光阑抑制了非目标物体反射杂光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视场扫描成像光学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是一种大视场扫描成像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基于点扫描的光学成像系统,如基于MEMS的激光雷达,制造成本低,扫描速度快。问题在于MEMS本身尺寸小,若用于同轴接收光信息,则相比机械旋转扫描或大面积振镜扫描,接收能量非常低,通常采用非共轴接收光信息。而单点光探测器的光接收面积小,接收信号强度低。MEMS雷达提高接收信号强度第一种方法是增大MEMS的镜面面积,这样会使成本大大提高,同时大镜面的平面度降低,扫描频率下降。另外一种方法是采用聚焦透镜将接收光聚焦至探测器孔或光纤端,但无法接收离轴反射光信号,这会限制雷达系统的接收角度。提升接收角的方法是采用阵列探测器,成本高并增加了电路复杂度;或者使用大感光面积探测器,但是会增大等效噪声功率同时面积增大器件电容增加,响应时间变长,无法满足快速测量及高精度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视场扫描成像光学系统,结构简单通过采用成像透镜组、光阑、导光件和光探测器相结合增加了接收视场,同时利用滤光片和光阑抑制了非目标物体反射杂光的干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视场扫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视场扫描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透镜组、光阑、导光件和光探测器;所述成像透镜组、光阑、导光件和光探测器沿接收光的行进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光阑设置于成像透镜组的像面上,所述导光件的入光口设置于光阑远离透镜组的一侧,所述光探测器的感光面到导光件的出光口的距离为0到2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视场扫描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透镜组、光阑、导光件和光探测器;所述成像透镜组、光阑、导光件和光探测器沿接收光的行进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光阑设置于成像透镜组的像面上,所述导光件的入光口设置于光阑远离透镜组的一侧,所述光探测器的感光面到导光件的出光口的距离为0到2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场扫描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透镜组包括第一平凸镜、凹透镜、滤光片、第二平凸镜和第三平凸镜;所述第一平凸镜、凹透镜、第一滤光片、第二平凸镜和第三平凸镜沿接收光的行进方向依次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场扫描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透镜组包括凸透镜、平凹透镜、第二滤光片、第四平凸镜和第五平凸镜;所述凸透镜、平凹透镜、第二滤光片、第四平凸镜和第五平凸镜沿接收光的行进方向依次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场扫描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的通光口的形状和尺寸与成像透镜组的视场大小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方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艾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