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红梅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0009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转动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延伸至底座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本体,支撑柱的外侧固定套设有位于第一凹槽内的第一锥形齿轮,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槽内并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快速的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转动,使太阳能电池板能更好的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从而使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使用时间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质量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污染、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201621261308.2所公开的一种便捷式空气质量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检测仪本体、太阳能光伏板、伸缩支架和单片机,所述检测仪本体的底部设有伸缩支架,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底侧设有防滑支脚,所述伸缩支架的底端设有防滑支脚,所述检测仪本体的正面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顶部设有报警器,所述显示屏的底部设有功能按键,所述检测仪本体的背部设有底部气流孔,所述检测仪本体的顶部设有顶部气流孔,所述检测仪本体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紫外线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PM.传感器,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相连接,但其不便于转动,导致太阳能电池板不能更好的将光能转变成电能,不利于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的长时间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转动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延伸至底座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本体,支撑柱的外侧固定套设有位于第一凹槽内的第一锥形齿轮,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槽内并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开设有位于第一通孔内的多个呈环形分布的卡槽;第一通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通孔内滑动安装有卡杆,卡杆的底端延伸至相对应的卡槽内,卡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与第二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的限位块,限位块的顶部与第二凹槽的顶部内壁之间焊接有套设在卡杆外侧的弹簧。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第一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与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杆。优选的,所述卡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二通孔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防滑套。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均嵌套有滚珠,滚珠与第二凹槽的内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数量为八到十个,且八到十个卡槽呈环形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底座、第一凹槽、支撑柱、支撑座、报警装置本体、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通孔、第一支撑杆、第二锥形齿轮、卡槽、第二通孔、第二凹槽、卡杆、限位块和弹簧相配合,拉动把手,把手带动卡杆滑动,卡杆带动限位块滑动,限位块对弹簧进行压缩,使卡杆从卡槽内移出,转动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支撑柱转动,支撑柱带动支撑座转动,支撑座带动报警装置本体转动,使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中的太阳能电池板转动至所需要的位置时,就完成了对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中的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调节,从而可使太阳能电池板更好的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快速的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转动,使太阳能电池板能更好的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从而使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使用时间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的卡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凹槽、3支撑柱、4支撑座、5报警装置本体、6第一锥形齿轮、7第一通孔、8第一支撑杆、9第二锥形齿轮、10卡槽、11第二通孔、12第二凹槽、13卡杆、14限位块、1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转动安装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顶部延伸至底座1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支撑座4,支撑座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本体5,支撑柱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位于第一凹槽2内的第一锥形齿轮6,第一凹槽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杆8,第一支撑杆8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槽2内并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6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9,第一支撑杆8的外侧开设有位于第一通孔7内的多个卡槽10;第一通孔7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1,第二通孔1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2,第二通孔11内滑动安装有卡杆13,卡杆13的底端延伸至相对应的卡槽10内,卡杆1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与第二凹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的限位块14,限位块14的顶部与第二凹槽12的顶部内壁之间焊接有套设在卡杆13外侧的弹簧15,通过底座1、第一凹槽2、支撑柱3、支撑座4、报警装置本体5、第一锥形齿轮6、第一通孔7、第一支撑杆8、第二锥形齿轮9、卡槽10、第二通孔11、第二凹槽12、卡杆13、限位块14和弹簧15相配合,拉动把手,把手带动卡杆13滑动,卡杆13带动限位块14滑动,限位块14对弹簧15进行压缩,使卡杆13从卡槽10内移出,转动第一支撑杆8,第一支撑杆8带动第二锥形齿轮9转动,第二锥形齿轮9带动第一锥形齿轮6转动,第一锥形齿轮6带动支撑柱3转动,支撑柱3带动支撑座4转动,支撑座4带动报警装置本体5转动,使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中的太阳能电池板转动至所需要的位置时,就完成了对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中的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调节,从而可使太阳能电池板更好的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快速的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转动,使太阳能电池板能更好的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从而使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使用时间更长。本技术中,支撑柱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第一凹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8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与第一通孔7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8远离支撑柱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杆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杆,卡杆13的顶端延伸至第二通孔11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防滑套,限位块14的两侧均嵌套有滚珠,滚珠与第二凹槽12的内壁相接触,卡槽10的数量为八到十个,且八到十个卡槽10呈环形分布,通过底座1、第一凹槽2、支撑柱3、支撑座4、报警装置本体5、第一锥形齿轮6、第一通孔7、第一支撑杆8、第二锥形齿轮9、卡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转动安装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顶部延伸至底座(1)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支撑座(4),支撑座(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本体(5),支撑柱(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位于第一凹槽(2)内的第一锥形齿轮(6),第一凹槽(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杆(8),第一支撑杆(8)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槽(2)内并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6)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9),第一支撑杆(8)的外侧开设有位于第一通孔(7)内的多个卡槽(10);第一通孔(7)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1),第二通孔(1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2),第二通孔(11)内滑动安装有卡杆(13),卡杆(13)的底端延伸至相对应的卡槽(10)内,卡杆(1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与第二凹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的限位块(14),限位块(14)的顶部与第二凹槽(12)的顶部内壁之间焊接有套设在卡杆(13)外侧的弹簧(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用报警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转动安装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顶部延伸至底座(1)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支撑座(4),支撑座(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本体(5),支撑柱(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位于第一凹槽(2)内的第一锥形齿轮(6),第一凹槽(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杆(8),第一支撑杆(8)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槽(2)内并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6)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9),第一支撑杆(8)的外侧开设有位于第一通孔(7)内的多个卡槽(10);第一通孔(7)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1),第二通孔(1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2),第二通孔(11)内滑动安装有卡杆(13),卡杆(13)的底端延伸至相对应的卡槽(10)内,卡杆(1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与第二凹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的限位块(14),限位块(14)的顶部与第二凹槽(12)的顶部内壁之间焊接有套设在卡杆(13)外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红梅耿伟韩勇朱立敏曹岩辛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安红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