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温栽培环境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9818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2:30
一种室温栽培环境自动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种植技术领域;所述的远程控制端包含调节模块和查询模块;所述的监测端包含栽培室室温感应器、栽培室空气湿度感应器、栽培室通风量检测仪、栽培介质温度感应器、栽培介质湿度感应器、室外温度感应器、室外湿度感应器以及室外风量测量仪;所述的控制终端包含温度调节装置、加湿器、除湿器、电动通风阀以及保温隔热帘。将室温栽培环境数据通过云端实时传递给监管人员,监管人员通过远程调控实现对室温栽培环境的各指标的调节,且能够根据栽培场地的实时环境参数进行参照对比,设定更加适合的实时参数,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温栽培环境自动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室温栽培环境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植物栽培具体历史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但栽培的起因可以推论。先前人们在社会生产力很低的情况下,人们主要是靠采摘果实充饥。但果实对人们的供给有一个最大的不足,就是季节性强。有些时候,碰到天时不利,也会没有这些食物充饥,不光如此,野生果实有时候根本就无法满足人们对其的需要。这迫使人们不断想办法去获得更丰富的食物。人们在先前长期大量的采摘当中,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后,由于偶然的因素,加上生活生产经验的增长,意识的不断发达,发现有些植物会根据人的需要生长繁殖。于是人们开始把野生的植物试卷进行培植。早先时候,比如玉米的栽培种植,水稻的种植。土豆的繁殖。而且我们注意到,随着人们的不同需要,植物栽培的先后出现也有时间关系。目前,对于室温栽培环境的控制均采用各种传感器对栽培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合适的生长环境用于植物的正常成长,但是,目前的栽培环境的控制均是人工现场操作控制器进行调控,不能够实现远程调控,且浪费人力和时间,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温栽培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远程控制端(1)、云端(2)、数据处理器(3)、监测端(4)、控制终端(5);监测端(4)与数据处理器(3)连接,数据处理器(3)与云端(2)连接,远程控制端(1)通过云端(2)与控制终端(5)连接;其中,所述的远程控制端(1)包含调节模块(1‑1)和查询模块(1‑2);所述的监测端(4)包含栽培室室温感应器(4‑1)、栽培室空气湿度感应器(4‑2)、栽培室通风量检测仪(4‑3)、栽培介质温度传感器(4‑4)、栽培介质湿度感应器(4‑5)、室外温度感应器(4‑6)、室外湿度感应器(4‑7)以及室外风量测量仪(4‑8);所述的控制终端(5)包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温栽培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远程控制端(1)、云端(2)、数据处理器(3)、监测端(4)、控制终端(5);监测端(4)与数据处理器(3)连接,数据处理器(3)与云端(2)连接,远程控制端(1)通过云端(2)与控制终端(5)连接;其中,所述的远程控制端(1)包含调节模块(1-1)和查询模块(1-2);所述的监测端(4)包含栽培室室温感应器(4-1)、栽培室空气湿度感应器(4-2)、栽培室通风量检测仪(4-3)、栽培介质温度传感器(4-4)、栽培介质湿度感应器(4-5)、室外温度感应器(4-6)、室外湿度感应器(4-7)以及室外风量测量仪(4-8);所述的控制终端(5)包含温度调节装置(5-1)、加湿器(5-2)、除湿器(5-3)、电动通风阀(5-4)以及保温隔热帘(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温栽培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程控制端(1)还包含展示模块(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温栽培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端(4)还包含栽培环境监控摄像头(4-9)。4.一种室温栽培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的工作原理:栽培室室温感应器(4-1)、栽培介质温度感应器(4-4)以及室外温度感应器(4-6)分别实时感应栽培室室温、栽培介质温度以及室外环境温度,并将数据传递给数据处理器(3),数据处理器(3)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当室外温度感应器(4-6)检测到的温度超过预设定的范围值时,则由云端(2)将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钦彭永富杨佳李林袁胜波刘新伟须振忆雷利锋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爱必达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