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958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其包括: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而旋转的叶轮;以及驱动叶轮的马达。叶轮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叶片部;在径向外侧的外周缘部设置有多个叶片部的凸缘部;以及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叶片部之间的板状的第一遮蔽部。第一遮蔽部连接于叶片部的与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后缘面以及位于凸缘部的径向外侧的外侧面。

Air suppl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ir suppl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impeller capable of rotating with the center axis and a motor driving the impeller. The impeller has a plurality of blades arranged in a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 flange part with a plurality of blades is arranged at the outer peripheral edge of the radial side; and a first plate-shaped shelter part located between the blades adjacent to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The first shield part is connected to the trailing edge surface of the blade part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rotation direction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radial outer side of the flange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利用马达使多个叶片部以轴向为中心旋转,从而向径向外侧送风的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将从例如位于轴向上侧的吸气口流入到在周向上相邻的叶片部之间的空气通过叶片部的旋转而向径向外侧送出,由此向外部送风。这样的送风装置例如用于要求薄型化的电子设备的冷却风扇等。另外,作为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06-170090号公报中,对在马达的转子的周围具有多个叶片的送风装置进行了说明。在该送风装置中,为了防止转子的振动以及共振音,在转子与叶片之间设置有加强部。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从吸气口流入到叶片部之间的空气通过叶片部的旋转而还被向轴向下侧送出。被向轴向下侧送出的空气越多,送风装置的送风效率越下降。关于这样的问题,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06-170090号公报中什么都未提及。例如,日本公开公报第2006-170090号公报的送风装置在杯状的转子与叶片的结合部设置有加强部,但是送风装置的风量并未通过加强部而增加,而是随着加强部与叶片的体积比的增加而下降。即,该加强部并不有助于提高送风效率。本技术鉴于上述状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送风效率的送风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例示性的送风装置的结构包括:叶轮,其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而旋转;以及马达,其驱动所述叶轮,所述叶轮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叶片部;凸缘部,其在径向外侧的外周缘部设置有多个所述叶片部;以及板状的第一遮蔽部,其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叶片部之间,所述第一遮蔽部连接于所述叶片部的与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后缘面以及位于所述凸缘部的径向外侧的外侧面。根据本技术的例示性的送风装置,能够提高送风效率。参照附图并通过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的要素、特征、步骤、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送风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送风装置的结构例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叶轮的一例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从周向观察到的送风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图5A是示出叶轮的另一例的俯视图。图5B是示出从周向观察到的送风装置的另一例的剖视图。图6A是示出叶片部的与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后缘面的结构的图。图6B是从叶片部延伸的方向观察到的叶片部的剖视图。图7A是示出在第一曲面以及第二曲面设置于后缘面的叶片部附近产生的噪音的分布的图。图7B是示出在第一曲面以及第二曲面未设置于后缘面的叶片部附近产生的噪音的分布的图。图8A是示出在周向上相邻的叶片部之间的第一遮蔽部以及第二遮蔽部的结构例的图。图8B是将第一遮蔽部以及第二遮蔽部局部放大的图。图9A是示出送风装置的结构的第一变形例的剖视图。图9B是示出第一变形例的另一结构的剖视图。图10A是示出送风装置的结构的第二变形例的剖视图。图10B是示出第二变形例的另一结构的剖视图。图11A是示出装设有送风装置的便携式信息装置的一例的透视立体图。图11B是示出安装有热管的送风装置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送风装置100中,将与中心轴线CA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在轴向上,将从后述的支承板部402朝向后述的吸气板部401的方向设为轴向一侧,称作“轴向上侧”。并且,在轴向上,将从吸气板部401朝向支承板部402的方向设为轴向另一侧,称作“轴向下侧”。而且,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轴向上侧的端部称作“上端部”,将轴向下侧的端部称作“下端部”。并且,将位于轴向上侧的端面设为位于轴向一侧的一端面,称作“上端面”,将位于轴向下侧的端面设为位于轴向另一侧的另一端面,称作“下端面”。并且,将与中心轴线CA垂直的方向称作“径向”。在径向上,将朝向中心轴线CA的方向称作“径向内侧”,将远离中心轴线CA的方向称作“径向外侧”。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位于径向内侧的侧面称作“内侧面”,将位于径向外侧的侧面称作“外侧面”。并且,将径向内侧的端部称作“内端部”,将径向外侧的端部称作“外端部”。更具体地说,从轴向观察时,径向的“内端部”与“内侧面”重合,径向的“外端部”与“外侧面”重合。并且,将比径向的“外端部”靠径向内侧且位于径向的“外端部”附近的部分称作“外周缘部”。并且,将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周向称作“周向”。周向一侧是与后述的叶轮200以及叶片部1的旋转方向Dro相同的方向,周向另一侧是和与旋转方向Dro相反的一侧相同的方向。并且,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位于周向上的与旋转方向Dro相反的一侧的侧面称作“后缘面”,将位于周向上的旋转方向Dro侧的侧面称作“前缘面”。另外,以上说明的方向、面以及结构部等的称呼并非表示组装于实际设备时的位置关系以及方向等。<1.实施方式><1-1.送风装置的概略结构>图1是示出送风装置100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送风装置100的结构例的剖视图。另外,图2示出图1中利用包含中心轴线CA的面剖切的送风装置100的沿单点划线A1-A1的截面。送风装置100包括叶轮200、马达300以及机壳400。叶轮200是设置有多个叶片部1的叶轮,安装于马达300。叶轮200能够与马达300的轴301一同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而旋转。从中心轴线CA至叶片部1的径向外侧的外端部(即,顶端)为止的径向最短距离Lr比送风装置100的轴向长度La大,优选为轴向长度La的五倍以上。这样一来,能够将送风装置100薄型化。另外,关于叶轮200的结构在后面进行说明。马达300通过使轴301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旋转而驱动叶轮200。机壳400容纳叶轮200以及马达300。机壳400具有吸气板部401、支承板部402以及侧壁部403。吸气板部401设置于比多个叶片部1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处,并隔着间隙而与位于叶片部1的轴向上侧的叶片部上端面12相对。吸气板部401具有沿轴向贯通的吸气口401a。支承板部402设置于比多个叶片部1靠轴向下侧的位置,并隔着间隙与位于叶片部1的轴向下侧的叶片部下端面11相对,并支承马达300。更具体地说,在支承板部402的上表面固定有马达300。支承板部402的上表面在轴向上与吸气板部401的下表面相对。侧壁部403设置于吸气板部401的下表面与支承板部402的上表面之间,并与吸气板部401以及支承板部402一同形成了容纳叶轮200以及马达300的内部空间。在侧壁部403设置有向径向开口的送风口403a。机壳400的内部空间容纳叶轮200以及马达300,并经由吸气口401a以及送风口403a与机壳400的外部连通。并且,吸气板部401、支承板部402以及侧壁部403并无特别限定,例如是由金属制成的。作为一例,吸气板部401以及支承板部402是由不锈钢制成的,侧壁部403是由铜制成的。并且,侧壁部403通过锻造、铸造或冲压加工而形成,并与吸气板部401以及支承板部402一同嵌件成型或外嵌成型。并且,为了确保成型后的机壳400的形状的精度,在成型之后进行切削加工。并且,通过叶轮200的旋转而产生的风直接碰到侧壁部403。因此,优选侧壁部403的导热率较高,例如优选为100W/m·K以上。这样一来,即使比较高温的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风装置,其包括:叶轮,其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而旋转;以及马达,其驱动所述叶轮,所述送风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叶片部;凸缘部,其在径向外侧的外周缘部设置有多个所述叶片部;以及板状的第一遮蔽部,其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叶片部之间,所述第一遮蔽部连接于所述叶片部的与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后缘面以及位于所述凸缘部的径向外侧的外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15 JP 2017-096617;2017.01.19 US 62/448,1651.一种送风装置,其包括:叶轮,其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而旋转;以及马达,其驱动所述叶轮,所述送风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叶片部;凸缘部,其在径向外侧的外周缘部设置有多个所述叶片部;以及板状的第一遮蔽部,其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叶片部之间,所述第一遮蔽部连接于所述叶片部的与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后缘面以及位于所述凸缘部的径向外侧的外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从轴向观察时,各个所述叶片部的所述后缘面向周向上的与所述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弯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从轴向观察时,所述第一遮蔽部的径向外侧的第一端部位于比第二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处,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叶片部的径向的内端部与外端部之间位于最靠周向上的与所述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处,所述第一遮蔽部的周向上的与所述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缘部从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凸缘部的所述外周缘部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蔽部的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二端部靠周向的所述旋转方向侧的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从轴向观察时,所述第一遮蔽部的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叶片部的周向上的与所述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的所述后缘面,所述缘部包含直线部,所述直线部向所述凸缘部的所述外周缘部直线延伸,所述直线部延伸的方向与所述后缘面在所述第一端部上的切线所延伸的方向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缘部还包含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从所述直线部的径向内侧的第三端部向第四端部延伸,所述第四端部是所述第一遮蔽部的周向上的与所述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的所述缘部的端部,从轴向观察时,该第四端部位于所述凸缘部的径向外侧的外侧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从轴向观察时,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部之间,位于周向的所述旋转方向侧的一个所述叶片部与所述第四端部之间的沿所述凸缘部的所述外侧面的距离比位于周向上的与所述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的另一所述叶片部与所述第四端部之间的沿所述凸缘部的所述外侧面的距离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还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冈健人平山正士蓬莱谷忠孝平野骏伊东孝行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