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承强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水利水电工程用转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52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利水电工程用转梯,设置有:梯柱、踏板、连板、接装套、锁定板、辅助柱、轴承座、轴承、照明灯、作业平台;梯柱与踏板连接,梯柱上下两端设有所述轴承;轴承固定在所述轴承座内;轴承座与所述连板连接;连扳与所述辅助柱连接,锁定板一端与所述轴承座连接,一端与所述辅助柱抱合,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功能多样,可单独使用也可由两组以上转梯单元自下而上叠加组成,将转梯单元设置为标准模块,就可根据施工需要设置楼梯单元的数量,便于搭建和拆卸,提高了施工效率,设置作业平台,可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三角结构牢固、稳定性好,安全可靠。

A multifunctional ladder for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and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turning ladder for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ladder column, a pedal, a connecting plate, a connecting sleeve, a locking plate, an auxiliary column, a bearing seat, a bearing, a lighting lamp and a working platform; a ladder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a pedal;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ladder column are provided with the bearings; The bearing seat is fixed in the bearing seat, the bearing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connecting spann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uxiliary column, one end of the lock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seat, one end is engaged with the auxiliary column, etc. The utility model has various functions, can be used alone or can be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transfer ladder units from bottom to top. By setting the transfer ladder unit as a standard module, the number of stair units can be set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needs, which is convenient to build and disassemble, improves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sets up the operation platform, which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Safe, stable triangular structure, good stability, safety and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水利水电工程用转梯
本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水利水电工程用转梯。
技术介绍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多的施工人员大高差垂直交通需要,较多的采用脚手架临时搭设的简易爬梯,这些爬梯可以满足施工人员一定的垂直交通需要,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结构体型高大,垂直高差大、需要施工人员多,而且临时搭设的脚手架简易爬梯在搭设速度、搭设高度、垂直交通能力、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均有明显不足,也不具有一物多用,照明、警示作用。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水利水电工程用的脚手架简易爬梯在搭设速度、搭设高度、垂直交通能力、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均有明显不足,也不具有一物多用,照明、警示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水利水电工程用转梯。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所述一种多功能水利水电工程用转梯设置有:梯柱、踏板、连板、接装套、锁定板、辅助柱、轴承座、轴承、照明灯、作业平台。所述梯柱与所述踏板连接,所述梯柱上下两端设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连板连接,所述连扳与所述辅助柱连接,所述锁定板一端与所述轴承座连接,一端与所述辅助柱抱合,所述梯柱盒所述辅助柱顶端均设有所述接装套,所述梯柱上安装有所述照明灯,所述作业平台分别与所述梯柱、所述辅助柱固定。进一步,所述踏板通过焊接连在所述梯柱上,所述踏板上表面设有槽道,能起到防滑作用。进一步,所述接装套是由两半结构组成,并由螺栓穿固定耳固定,所述接装套与所述梯柱接触处为凹凸结构。接装时,采用堆积木式连接方式,所述梯柱下端插入所述接装套内。进一步,所述锁定板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轴承座固定,一端为卡扣结构,可与所述辅助柱抱紧。进一步,所述作业平台为多孔钢板,既减轻平台重量,减少成本,又能起到防滑、排水作用。本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该技术功能多样,可单独使用也可由两组以上转梯单元自下而上叠加组成,将转梯单元设置为标准模块,就可根据施工需要设置楼梯单元的数量,便于搭建和拆卸,提高了施工效率,设置作业平台,可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三角结构牢固、稳定性好,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水利水电工程用转梯结构示意图;图中:1、梯柱;2、踏板;3、连板;4、接装套;5、锁定板;6、辅助柱;7、轴承座;8、轴承;9、照明灯;10、作业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现有的水利水电工程用的脚手架简易爬梯在搭设速度、搭设高度、垂直交通能力、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均有明显不足,也不具有一物多用,照明、警示作用。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水利水电工程用转梯,设置有:梯柱1、踏板2、连板3、接装套4、锁定板5、辅助柱6、轴承8座7、轴承8、照明灯9、作业平台10。所述梯柱1与所述踏板2连接,所述梯柱1上下两端设有所述轴承8,所述轴承8固定在所述轴承8座7内,所述轴承8座7与所述连板3连接,所述连扳与所述辅助柱6连接,所述锁定板5一端与所述轴承8座7连接,一端与所述辅助柱6抱合,所述梯柱1盒所述辅助柱6顶端均设有所述接装套4,所述梯柱1上安装有所述照明灯9,所述作业平台10分别与所述梯柱1、所述辅助柱6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踏板2通过焊接连在所述梯柱1上,所述踏板2上表面设有槽道,能起到防滑作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接装套4是由两半结构组成,并由螺栓穿固定耳固定,所述接装套4与所述梯柱1接触处为凹凸结构。接装时,采用堆积木式连接方式,所述梯柱1下端插入所述接装套4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锁定板5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轴承8座7固定,一端为卡扣结构,可与所述辅助柱6抱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作业平台10为多孔钢板,既减轻平台重量,减少成本,又能起到防滑、排水作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单独使用时,可直接利用梯柱和踏板结构进行作业,若增强稳定性可使辅助柱绕梯柱旋转,锁定板也绕梯柱旋转并与辅助柱抱合固定,还可加装作业平台,工作人员站在作业平台上作业,若高度不够,可采用模块化、堆积木式拼装搭建,梯柱置于接装套内,通过插销连接使上下转梯成一个整体,稳固安全,整体便于搭建和拆卸,提高了施工效率。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水利水电工程用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水利水电工程用转梯的梯柱与踏板连接;梯柱上下两端设有轴承;轴承固定在轴承座内;轴承座与连板连接;连扳与辅助柱连接;锁定板一端与轴承座连接,一端与辅助柱抱合;梯柱盒所述辅助柱顶端均设有接装套;梯柱上安装有照明灯;作业平台分别与梯柱、述辅助柱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水利水电工程用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水利水电工程用转梯的梯柱与踏板连接;梯柱上下两端设有轴承;轴承固定在轴承座内;轴承座与连板连接;连扳与辅助柱连接;锁定板一端与轴承座连接,一端与辅助柱抱合;梯柱盒所述辅助柱顶端均设有接装套;梯柱上安装有照明灯;作业平台分别与梯柱、述辅助柱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水利水电工程用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通过焊接连在所述梯柱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承强
申请(专利权)人:赵承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