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装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40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装墙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工序较多,建设工期较长,且受施工环境影响,墙体质量较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拼装成墙面的预制墙体单元、用于承载拼装后的墙面的基座、沿竖直方向插设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连接杆,以及用于连接水平方向相邻的预制墙体单元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连接所述基座、向上依次穿过位于基座上的若干预制墙体单元,所述预制墙体单元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竖直通孔和用于穿设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竖直通槽,可以在工厂内完成预制,然后在施工现场安装,从而可以缩减建设工期。

A detachable wallboar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tachable wallboard, which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many working procedures,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poor quality of the wall bod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in the prior art. The technical scheme essentials are as follows: the prefabricated wall body unit used for assembling the wall surface, the base used for loading the wall surface after assembling, and the vertical along the wall surface. A first connecting rod insert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base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used to connect a prefabricated wall unit adjacent to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re connecte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connects the base and passes upwards successively through a number of prefabricated wall units located on the base, and the prefabricated wall unit is provided with the prefabricated wall unit for penetrating the base. The vertical through hole of a connecting rod and the vertical through groove for piercing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can be prefabricated in a factory and then installed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thereby reduc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装墙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拆装墙板。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工程方面,通常是在现场砌筑墙体,此时需要将混凝土运往现场进行浇筑。然而这样工序较多,建设工期较长,且受施工环境影响,墙体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装墙板,可以在工厂内完成预制,然后在施工现场安装,从而可以缩减建设工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装墙板,包括用于拼装成墙面的预制墙体单元、用于承载拼装后的墙面的基座、沿竖直方向插设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连接杆,以及用于连接水平方向相邻的预制墙体单元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连接所述基座、向上依次穿过位于基座上的若干预制墙体单元,所述预制墙体单元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竖直通孔和用于穿设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竖直通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可拆装墙板通过多个预制墙体单元拼装而成,该预制墙体单元在工厂进行预先加工,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大大缩减了建设工期,通过基座以对该可拆装墙板进行支撑,第一连接杆固定在基座上方,通过第一连接杆贯穿位于基座上端的若干预制墙体单元,使得预制墙体单元不会倒塌,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左右相邻的的预制墙体单元,进一步加强了有预制墙体单元组成的拼装墙面的牢固性。进一步,所述预制墙体单元和所述基座均为混凝土浇筑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墙体单元和基座均为混凝土浇筑而成,其制作简单,且强度较高。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杆为钢铁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连接杆对该墙体起到支撑作用,其结构强度对墙体的牢固性至关重要,所述第一连接杆为钢铁制成,使得该第一连接杆具有较高的强度。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杆为圆柱杆,所述竖直通孔为圆柱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预制墙体单元在制作过程中会存在制作误差,从而导致拼装时产生一定的困难,为此第一连接杆为圆柱杆,竖直通孔为圆柱通孔,这样每一个预制墙体单元可相对于第一连接杆转动,通过转动以微调整预制墙体单元的位置,可以防止由于制造误差导致预制墙体单元难以拼装。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杆包括中心支撑部和包裹所述中心支撑部的外层弹性部;所述中心支撑部为混凝土制成,所述外层弹性部为橡胶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预制墙体单元在制作过程中会存在制作误差,从而导致拼装时产生一定的困难,因此两个预制墙体单元的用于安装第二连接杆的竖直通槽难以严格对齐,由于外层弹性部为橡胶制成,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两个竖直通槽没有完全对齐时,可以通过外层弹性部的弹性变形作以补偿该偏移的部分,从而使得该预制墙体单元安装更加方便;同时,通过外层弹性部的弹性变形抵压在竖直通槽内,具有减震、密封、隔音效果。进一步,所述基座内设置有一金属连接板,所述金属连接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基座内设置金属连接板,第一连接杆通过螺纹与金属连接板连接,提高了该第一连接杆与基座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所述预制墙体单元内设置有若干弹性吸振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吸振块,具有吸振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可拆装墙板通过多个预制墙体单元拼装而成,该预制墙体单元在工厂进行预先加工,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大大缩减了建设工期,通过基座以对该可拆装墙板进行支撑,第一连接杆固定在基座上方,通过第一连接杆贯穿位于基座上端的若干预制墙体单元,使得预制墙体单元不会倒塌,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左右相邻的的预制墙体单元,进一步加强了有预制墙体单元组成的拼装墙面的牢固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可拆装墙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可拆装墙板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预制墙体单元;101、基座;102、第一连接杆;103、第二连接杆;110、竖直通孔;111、竖直通槽;120、金属连接板;130、螺纹;140、弹性吸振块;150、外层弹性部;160、中心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一种可拆装墙板,参见图1,包括用于拼装成墙面的预制墙体单元100、用于承载拼装后的墙面的基座101、沿竖直方向插设在所述基座101上的第一连接杆102,以及用于连接水平方向相邻的预制墙体单元100的第二连接杆103;第一连接杆102下端连接所述基座101、向上依次穿过位于基座101上的若干预制墙体单元100,所述预制墙体单元100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第一连接杆102的竖直通孔110和用于穿设所述第二连接杆103的竖直通槽111。具体的,上述竖直通孔110设置在预制墙体单元100的中部,竖直通槽111设置在预制墙体单元100的左右两侧(参见图1),且每侧有两个竖直通槽111。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墙体单元100和所述基座101均为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第一连接杆102为钢铁制成。参见图2,基座101内设置有一金属连接板120,所述金属连接板120和所述第一连接杆102通过螺纹130连接。通过在基座101内设置金属连接板120,第一连接杆102通过螺纹130与金属连接板120连接,提高了该第一连接杆102与基座101的连接强度。所述预制墙体单元100内设置有若干弹性吸振块140,该弹性吸振块140为橡胶块。通过设置弹性吸振块140,具有吸振的效果。由于第一连接杆102对该墙体起到支撑作用,其结构强度对墙体的牢固性至关重要,所述第一连接杆102为钢铁制成,使得该第一连接杆102具有较高的强度。由于预制墙体单元100在制作过程中会存在制作误差,从而导致拼装时产生一定的困难,为此上述第一连接杆102为圆柱杆,所述竖直通孔110为圆柱通孔,这样每一个预制墙体单元100可相对于第一连接杆102转动,通过转动以微调整预制墙体单元100的位置,可以防止由于制造误差导致预制墙体单元100难以拼装。由于预制墙体单元100在制作过程中会存在制作误差,从而导致拼装时产生一定的困难,因此两个预制墙体单元100的用于安装第二连接杆103的竖直通槽111难以严格对齐,为此,第二连接杆103包括中心支撑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装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拼装成墙面的预制墙体单元(100)、用于承载拼装后的墙面的基座(101)、沿竖直方向插设在所述基座(101)上的第一连接杆(102),以及用于连接水平方向相邻的预制墙体单元(100)的第二连接杆(103);所述第一连接杆(102)下端连接所述基座(101)、向上依次穿过位于基座(101)上的若干预制墙体单元(100),所述预制墙体单元(100)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第一连接杆(102)的竖直通孔(110)和用于穿设所述第二连接杆(103)的竖直通槽(1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装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拼装成墙面的预制墙体单元(100)、用于承载拼装后的墙面的基座(101)、沿竖直方向插设在所述基座(101)上的第一连接杆(102),以及用于连接水平方向相邻的预制墙体单元(100)的第二连接杆(103);所述第一连接杆(102)下端连接所述基座(101)、向上依次穿过位于基座(101)上的若干预制墙体单元(100),所述预制墙体单元(100)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第一连接杆(102)的竖直通孔(110)和用于穿设所述第二连接杆(103)的竖直通槽(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体单元(100)和所述基座(101)均为混凝土浇筑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装墙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忠轩马侠华洪千懿马泳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假日东方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