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天线升举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159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继天线升举车辆,其涉及石油勘探地震采集技术领域,其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液压泵以及用于供给液压泵液压液的压油箱;设置在车体上的底座,连在底座上的升降机构和连接底座和升降机构的起落机构,起落机构用于驱动升降机构转动,升降机构包括:外侧升降杆,多个依次套设的升降杆,位于多个依次套设的升降杆内的内侧升降杆;多个依次套设的升降杆设置在外侧升降杆内,相邻的升降杆之间通过绳索相连接带动;与液压泵相连通的第一油缸,第一油缸能驱动升降杆以使升降杆之间滑动;设置在内侧升降杆上的中继天线。本申请能够将中继天线升高至更高高度,从而解决山地、沙漠三维高效采集中因无线数据信号覆盖半径过短的问题。

Relay antenna lift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lay antenna lifting vehicl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ismic acquisition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cluding a car body, a hydraulic pump arranged on the car body and a pressure oil tank used for supplying the hydraulic fluid of the hydraulic pump, a base arranged on the car body, a lifting mechanism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and a lifting mechanism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and a lifting mechanism. The lif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n outer lifting rod, a plurality of lifting rods arranged in turn, an inner lifting rod located in a plurality of lifting rods arranged in turn; a plurality of lifting rods arranged in turn are arranged in an outer lifting rod, and the adjacent lifting rods are connected by ropes. Drive; a first cylinder connected to a hydraulic pump, the first cylinder can drive the lifting rod to slide between the lifting rods; a relay antenna mounted on the inner lifting rod. The application can elevate the relay antenna to a higher altitude, thereby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coverage radius of wireless data signals is too short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high-efficiency acquisition of mountains and dese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继天线升举车辆
本技术涉及石油勘探地震采集
,特别涉及一种中继天线升举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更新,塔里木探区宽方位、宽频、高密度和低频可控震源施工得到了大力推广,为此,生产组织和项目运作的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野外地震采集所用的仪器和中继天线高度大约只能在20米左右,因此,使得无线传输的距离大致只有7千米。尤其在遇到连续的高大山体等障碍物时,震源和仪器之间会出现通讯信号不畅,从而满足不了大数据、远距离传输的高效采集需要。例如2016年度在一三维采集项目中,偏前满覆盖面积为356km2,162947炮,按拟定技术方法,经测算需日效3018炮以上才能较好完成物探处下达的任务。该工区南北跨度最小14km,最大18km,如果使用20米高度的中继天线,在工区中部每天仪器需搬家一次,每次搬家最少需4个小时,这样会导致无法满足高效采集、降本增效的要求。因此,亟需研制出一种可以将中继天线高度提高到更高高度的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中继天线升举车辆,其能够将中继天线升高至更高高度,从而解决山地、沙漠三维高效采集中因无线数据信号覆盖半径过短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中继天线升举车辆,其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液压泵以及用于供给所述液压泵液压液的液压油箱;设置在车体上的底座,连在所述底座上的升降机构和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升降机构的起落机构,所述起落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机构转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外侧升降杆,多个依次套设的升降杆,位于多个依次套设的升降杆内的内侧升降杆;多个依次套设的升降杆设置在所述外侧升降杆内,相邻的升降杆之间通过绳索相连接带动;与所述液压泵相连通的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能驱动升降杆以使升降杆之间滑动;设置在内侧升降杆上的中继天线。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起落机构包括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一端和底座相连接,所述第二油缸的另一端和所述升降机构相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起落机构与所述底座相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油缸的另一端和升降机构相铰链连接,以使得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起落机构的驱动下转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依次套设的升降杆上均设置有滑轮,每一个所述升降杆的所述滑轮上绕设有所述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与一侧相邻的升降杆或滑轮相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相邻的升降杆或滑轮相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继天线升举车辆还包括:与所述车体相连接的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中具有第三油缸,所述第三油缸与所述液压泵相连通。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内侧升降杆上的接闪器,所述接闪器与接地针相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闪器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球体,与所述球体相连接的金属支杆,用于固定所述球体的基座。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内侧升降杆的顶部连接有多根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内侧升降杆相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在地面上。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泵为多个,其中一个所述液压泵与第一多路换向阀相连接,多个所述支撑腿的第三油缸与所述第一多路换向阀相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泵为多个,其中一个所述液压泵与第二多路换向阀相连接,所述第二多路换向阀与所述第一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相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体上具有发动机、与所述发动机相传动连接的变速箱、与所述变速箱相传动连接的汽车分动箱、能与所述汽车分动箱相传动连接的取力器、连接所述液压泵与所述取力器的过桥轴。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多路换向阀上还连接有驱动绞车的液压马达。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油缸与所述第二多路换向阀之间设置有液压锁。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伸出后能使得所述中继天线的高度达到40m。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在需要将中继天线升高至高处以满足无线数据信号覆盖半径时,通过起落机构驱动将车体上的升降机构转动,从而使得升降机构转动至垂直车体的位置。然后通过液压泵将液压油箱中的液压油驱入第一油缸中,从而使得第一油缸伸长,伸长的第一油缸带动升降杆,由于相邻的升降杆之间通过绳索相连接带动,所有的升降杆之间产生滑动,从而使得升降机构的高度升高。因此,设置在内侧升降杆上的中继天线的高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最终使其高度满足相应要求,能够满足无线数据信号覆盖的半径。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继天线升举车辆中升降机构升起和收缩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继天线升举车辆的液压连接系统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接闪器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车体;11、发动机;12、变速箱;13、汽车分动箱;14、取力器;15、过桥轴;16、液压泵;17、液压油箱;18、第一多路换向阀;19、第二多路换向阀;110、第一油缸;111、第二油缸;112、第三油缸;113、液压马达;114、液压锁;2、底座;21、底板;22、竖杆;23、加强板;3、升降机构;31、外侧升降杆;32、升降杆;33、内侧升降杆;34、滑轮;35、绳索;4、起落机构;5、中继天线;6、接闪器;61、球体;62、金属支杆;63、基座;7、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技术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继天线升举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液压泵以及用于供给所述液压泵液压液的液压油箱;设置在车体上的底座,连在所述底座上的升降机构和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升降机构的起落机构,所述起落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机构转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外侧升降杆,多个依次套设的升降杆,位于多个依次套设的升降杆内的内侧升降杆;多个依次套设的升降杆设置在所述外侧升降杆内,相邻的升降杆之间通过绳索相连接带动;与所述液压泵相连通的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能驱动升降杆以使升降杆之间滑动;设置在内侧升降杆上的中继天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继天线升举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液压泵以及用于供给所述液压泵液压液的液压油箱;设置在车体上的底座,连在所述底座上的升降机构和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升降机构的起落机构,所述起落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机构转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外侧升降杆,多个依次套设的升降杆,位于多个依次套设的升降杆内的内侧升降杆;多个依次套设的升降杆设置在所述外侧升降杆内,相邻的升降杆之间通过绳索相连接带动;与所述液压泵相连通的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能驱动升降杆以使升降杆之间滑动;设置在内侧升降杆上的中继天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天线升举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机构包括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一端和底座相连接,所述第二油缸的另一端和所述升降机构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继天线升举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机构与所述底座相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油缸的另一端和升降机构相铰链连接,以使得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起落机构的驱动下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天线升举车辆,其特征在于,多个依次套设的升降杆上均设置有滑轮,每一个所述升降杆的所述滑轮上绕设有所述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与一侧相邻的升降杆或滑轮相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相邻的升降杆或滑轮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天线升举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天线升举车辆还包括:与所述车体相连接的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中具有第三油缸,所述第三油缸与所述液压泵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天线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华蔡国文刘刚贺津波闫世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