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红专利>正文

一种运输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07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转机构,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运输翻转机构,可以通过动力机构同时带动主动运输机构、从动运输机构、翻转机构和拨动机构进行运动,所述拨动带轮、动力带轮、动运输带轮Ⅰ、主动运输带轮Ⅱ和从动带轮的直径大小相同保证主动运输机构、从动运输机构、翻转机构和拨动机构运动周期同步;主动运输机构可以将货物运输到翻转机构内,翻转机构通过曲柄凸轮带动短连杆Ⅰ、短连杆Ⅱ、长连杆Ⅰ和长连杆Ⅱ进行摆动,短连杆Ⅰ和短连杆Ⅱ带动翻转板Ⅰ和翻转板Ⅱ将货物进行翻转;拨动机构将翻转完成的货物拨动到从动运输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运输翻转机构,包括动力机构、主动运输机、从动运输机构、翻转机构和拨动机构。

A transport turnover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urning mechanism, in particular to a transport turning mechanism, which can simultaneously drive the active transport mechanism, the driven transport mechanism, the turning mechanism and the pulling mechanism to move. The pulley, the power pulley, the driving transport pulley I, the active transport pulley II and the driven pulley are said to be driven by the power mechanism. The same diameter ensures the synchronization of the movement cycle of the active transport mechanism, the driven transport mechanism, the turning mechanism and the pulling mechanism; the active transport mechanism can transport the goods to the turning mechanism, and the turning mechanism can drive the short connecting rod I, the short connecting rod II, the long connecting rod I and the long connecting rod II to oscillate through the crank cam, and the short connecting rod I and the long connecting rod II to oscillate. And the short connecting rod II drives the turning plate I and the turning plate II to turn the goods over; the turning mechanism moves the finished goods to the driven transport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ransport turnover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power mechanism, an active conveyor, a driven transport mechanism, a turnover mechanism and a transfer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翻转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翻转机构,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运输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号CN206871996U一种翻转机构,所述支撑柱一端连接在基座固定块上,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块固定在支撑柱另一端上,所述气缸固定块和缓冲器固定块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缓冲器设置在缓冲器固定块上,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气缸固定块上,所述支撑架通过滑块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升降气缸动力杆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翻转夹持装置和缓冲块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缓冲块位于缓冲器上方,所述夹持装置设置在翻转夹持装置上;该技术的缺点是不能在运输过程中将物料进行翻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翻转机构,可以在运输过程中将物料进行翻转。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运输翻转机构,包括动力机构、主动运输机、从动运输机构、翻转机构和拨动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电机和动力带轮,动力带轮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运输机包括主动支撑板Ⅰ、主动支撑板Ⅱ、主动运输轴Ⅰ、主动运输带轮Ⅰ、主动运输带轮Ⅱ、曲柄凸轮和主动运输轮Ⅰ,曲柄凸轮包括曲柄凸轮体、短链接柱和长链接柱,曲柄凸轮体为圆形板,短链接柱和长链接柱分别焊接在曲柄凸轮体的两侧偏心位置;曲柄凸轮体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主动运输轴Ⅰ的右端,主动运输带轮Ⅱ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主动运输轴Ⅰ的左端,主动运输轮Ⅰ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主动运输轴Ⅰ的中端,主动运输带轮Ⅰ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主动运输轴Ⅰ上,主动运输带轮Ⅰ设置在曲柄凸轮和主动运输带轮Ⅰ之间,主动运输轴Ⅰ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卡簧转动连接在主动支撑板Ⅰ和主动支撑板Ⅱ上,主动支撑板Ⅱ设置在主动运输带轮Ⅱ和主动运输轮Ⅰ之间,主动支撑板Ⅰ设置在主动运输带轮Ⅰ和主动运输轮Ⅰ之间;所述从动运输机构包括从动支架Ⅰ、从动支架Ⅱ、运输从动轴Ⅰ、从动带轮和从动轮Ⅰ,从动带轮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运输从动轴Ⅰ的左端,从动轮Ⅰ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运输从动轴Ⅰ的中端,运输从动轴Ⅰ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卡簧转动连接在从动支架Ⅰ和从动支架Ⅱ上;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轴Ⅰ、翻转轴Ⅱ、短连杆Ⅰ、短连杆Ⅱ、长连杆Ⅰ、长连杆Ⅱ、翻转板Ⅰ和翻转板Ⅱ,翻转板Ⅰ的左端设置有托物槽Ⅰ,翻转板Ⅱ的右端设置有托物槽Ⅱ,翻转板Ⅰ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翻转轴Ⅰ上,翻转板Ⅰ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翻转轴Ⅱ上,短连杆Ⅰ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翻转轴Ⅰ的右端,短连杆Ⅱ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翻转轴Ⅱ的右端,短连杆Ⅰ的下端铰接在长连杆Ⅰ的一端,短连杆Ⅱ的下端铰接在长连杆Ⅱ的一端;所述拨动机构包括拨动机构支架Ⅰ、拨动机构支架Ⅱ、齿轮Ⅰ、齿轮Ⅱ、拨动带轮、拨动轴Ⅰ、拨动手、运输从动轴Ⅱ、主动运输轴Ⅱ、主动运输轮Ⅱ、拨动轴Ⅱ和从动轮Ⅱ,齿轮Ⅱ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拨动轴Ⅱ的左端,拨动带轮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拨动轴Ⅱ的右端,拨动轴Ⅱ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卡簧转动连接在拨动机构支架Ⅰ和拨动机构支架Ⅱ上;齿轮Ⅰ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拨动轴Ⅰ的左端,拨动手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拨动轴Ⅰ上,拨动轴Ⅰ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卡簧转动连接在拨动机构支架Ⅰ和拨动机构支架Ⅱ上;主动运输轮Ⅱ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主动运输轴Ⅱ上,主动运输轴Ⅱ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卡簧转动连接在拨动机构支架Ⅰ和拨动机构支架Ⅱ上,主动运输轴Ⅱ位于拨动轴Ⅱ的下侧;从动轮Ⅱ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运输从动轴Ⅱ上,运输从动轴Ⅱ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卡簧转动连接在拨动机构支架Ⅰ和拨动机构支架Ⅱ上,运输从动轴Ⅱ位于拨动轴Ⅰ的下侧,齿轮Ⅰ和齿轮Ⅱ啮合;所述动力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动支撑板Ⅰ上,动力带轮和主动运输带轮Ⅰ通过带传动连接,动力带轮和拨动带轮通过带传动连接,主动运输带轮Ⅱ和从动带轮通过带传动连接,主动运输轮Ⅰ和主动运输轮Ⅱ通过输送带Ⅰ连接,从动轮Ⅰ和从动轮Ⅱ通过输送带Ⅱ连接,长连杆Ⅰ的左端铰接在长链接柱上,拨动轴Ⅰ的左端铰接在短链接柱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运输翻转机构,所述长链接柱的长度大于短链接柱的长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运输翻转机构,所述齿轮Ⅰ和齿轮Ⅱ的齿数相同。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运输翻转机构,所述拨动带轮、动力带轮、动运输带轮Ⅰ、主动运输带轮Ⅱ和从动带轮的直径大小相同。本技术一种运输翻转机构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运输翻转机构,可以通过动力机构同时带动主动运输机构、从动运输机构、翻转机构和拨动机构进行运动,所述拨动带轮、动力带轮、动运输带轮Ⅰ、主动运输带轮Ⅱ和从动带轮的直径大小相同保证主动运输机构、从动运输机构、翻转机构和拨动机构运动周期同步;主动运输机构可以将货物运输到翻转机构内,翻转机构通过曲柄凸轮带动短连杆Ⅰ、短连杆Ⅱ、长连杆Ⅰ和长连杆Ⅱ进行摆动,短连杆Ⅰ和短连杆Ⅱ带动翻转板Ⅰ和翻转板Ⅱ将货物进行翻转;拨动机构将翻转完成的货物拨动到从动运输机构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运输翻转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动运输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曲柄凸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从动运输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翻转板Ⅰ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翻转板Ⅱ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拨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拨动手结构示意图。图中:动力机构1;动力电机1-1;动力带轮1-2;主动运输机构2;主动支撑板Ⅰ2-1;主动支撑板Ⅱ2-2;主动运输轴Ⅰ2-3;主动运输带轮Ⅰ2-4;主动运输带轮Ⅱ2-5;曲柄凸轮2-6;曲柄凸轮体2-6-1;短链接柱2-6-2;长链接柱2-6-3;主动运输轮Ⅰ2-7;从动运输机构3;从动支架Ⅰ3-1;从动支架Ⅱ3-2;运输从动轴Ⅰ3-3;从动带轮3-4;从动轮Ⅰ3-5;翻转机构4;翻转轴Ⅰ4-1;翻转轴Ⅱ4-2;短连杆Ⅰ4-3;短连杆Ⅱ4-4;长连杆Ⅰ4-5;长连杆Ⅱ4-6;翻转板Ⅰ4-7;托物槽Ⅰ4-7-1;翻转板Ⅱ4-8;托物槽Ⅱ4-8-1;拨动机构5;拨动机构支架Ⅰ5-1;拨动机构支架Ⅱ5-2;齿轮Ⅰ5-3;齿轮Ⅱ5-4;拨动带轮5-5;拨动轴Ⅰ5-6;拨动手5-7;运输从动轴Ⅱ5-8;主动运输轴Ⅱ5-9;主动运输轮Ⅱ5-10;拨动轴Ⅱ5-11;从动轮Ⅱ5-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10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运输翻转机构,包括动力机构1、主动运输机2、从动运输机构3、翻转机构4和拨动机构5,可以通过动力机构1同时带动主动运输机2、从动运输机构3、翻转机构4和拨动机构5进行运动,所述拨动带轮5-5、动力带轮1-2、动运输带轮Ⅰ2-4、主动运输带轮Ⅱ2-5和从动带轮3-4的直径大小相同保证主动运输机2、从动运输机构3、翻转机构4和拨动机构5运动周期同步;主动运输机2可以将货物运输到翻转机构4内,翻转机构4通过曲柄凸轮2-6带动短连杆Ⅰ4-3、短连杆Ⅱ4-4、长连杆Ⅰ4-5和长连杆Ⅱ4-6进行摆动,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翻转机构,包括动力机构(1)、主动运输机(2)、从动运输机构(3)、翻转机构(4)和拨动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1)包括动力电机(1‑1)和动力带轮(1‑2),动力带轮(1‑2)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动力电机(1‑1)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运输机(2)包括主动支撑板Ⅰ(2‑1)、主动支撑板Ⅱ(2‑2)、主动运输轴Ⅰ(2‑3)、主动运输带轮Ⅰ(2‑4)、主动运输带轮Ⅱ(2‑5)、曲柄凸轮(2‑6)和主动运输轮Ⅰ(2‑7),曲柄凸轮(2‑6)包括曲柄凸轮体(2‑6‑1)、短链接柱(2‑6‑2)和长链接柱(2‑6‑3),曲柄凸轮体(2‑6‑1)为圆形板,短链接柱(2‑6‑2)和长链接柱(2‑6‑3)分别偏心焊接在曲柄凸轮体(2‑6‑1)的两侧偏心位置;曲柄凸轮体(2‑6‑1)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主动运输轴Ⅰ(2‑3)的右端,主动运输带轮Ⅱ(2‑5)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主动运输轴Ⅰ(2‑3)的左端,主动运输轮Ⅰ(2‑7)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主动运输轴Ⅰ(2‑3)的中端,主动运输带轮Ⅰ(2‑4)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主动运输轴Ⅰ(2‑3)上,主动运输带轮Ⅰ(2‑4)设置在曲柄凸轮(2‑6)和主动运输带轮Ⅰ(2‑4)之间,主动运输轴Ⅰ(2‑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卡簧转动连接在主动支撑板Ⅰ(2‑1)和主动支撑板Ⅱ(2‑2)上,主动支撑板Ⅱ(2‑2)设置在主动运输带轮Ⅱ(2‑5)和主动运输轮Ⅰ(2‑7)之间,主动支撑板Ⅰ(2‑1)设置在主动运输带轮Ⅰ(2‑4)和主动运输轮Ⅰ(2‑7)之间;所述从动运输机构(3)包括从动支架Ⅰ(3‑1)、从动支架Ⅱ(3‑2)、运输从动轴Ⅰ(3‑3)、从动带轮(3‑4)和从动轮Ⅰ(3‑5),从动带轮(3‑4)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运输从动轴Ⅰ(3‑3)的左端,从动轮Ⅰ(3‑5)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运输从动轴Ⅰ(3‑3)的中端,运输从动轴Ⅰ(3‑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卡簧转动连接在从动支架Ⅰ(3‑1)和从动支架Ⅱ(3‑2)上;所述翻转机构(4)包括翻转轴Ⅰ(4‑1)、翻转轴Ⅱ(4‑2)、短连杆Ⅰ(4‑3)、短连杆Ⅱ(4‑4)、长连杆Ⅰ(4‑5)、长连杆Ⅱ(4‑6)、翻转板Ⅰ(4‑7)和翻转板Ⅱ(4‑8),翻转板Ⅰ(4‑7)的左端设置有托物槽Ⅰ(4‑7‑1),翻转板Ⅱ(4‑8)的右端设置有托物槽Ⅱ(4‑8‑1),翻转板Ⅰ(4‑7)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翻转轴Ⅰ(4‑1)上,翻转板Ⅰ(4‑7)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翻转轴Ⅱ(4‑2)上,短连杆Ⅰ(4‑3)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翻转轴Ⅰ(4‑1)的右端,短连杆Ⅱ(4‑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翻转轴Ⅱ(4‑2)的右端,短连杆Ⅰ(4‑3)的下端铰接在长连杆Ⅰ(4‑5)的一端,短连杆Ⅱ(4‑4)的下端铰接在长连杆Ⅱ(4‑6)的一端;所述拨动机构(5)包括拨动机构支架Ⅰ(5‑1)、拨动机构支架Ⅱ(5‑2)、齿轮Ⅰ(5‑3)、齿轮Ⅱ(5‑4)、拨动带轮(5‑5)、拨动轴Ⅰ(5‑6)、拨动手(5‑7)、运输从动轴Ⅱ(5‑8)、主动运输轴Ⅱ(5‑9)、主动运输轮Ⅱ(5‑10)、拨动轴Ⅱ(5‑11)和从动轮Ⅱ(5‑12),齿轮Ⅱ(5‑4)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拨动轴Ⅱ(5‑11)的左端,拨动带轮(5‑5)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拨动轴Ⅱ(5‑11)的右端,拨动轴Ⅱ(5‑1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卡簧转动连接在拨动机构支架Ⅰ(5‑1)和拨动机构支架Ⅱ(5‑2)上;齿轮Ⅰ(5‑3)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拨动轴Ⅰ(5‑6)的左端,拨动手(5‑7)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拨动轴Ⅰ(5‑6)上,拨动轴Ⅰ(5‑6)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卡簧转动连接在拨动机构支架Ⅰ(5‑1)和拨动机构支架Ⅱ(5‑2)上;主动运输轮Ⅱ(5‑10)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主动运输轴Ⅱ(5‑9)上,主动运输轴Ⅱ(5‑9)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卡簧转动连接在拨动机构支架Ⅰ(5‑1)和拨动机构支架Ⅱ(5‑2)上,主动运输轴Ⅱ(5‑9)位于拨动轴Ⅱ(5‑11)的下侧;从动轮Ⅱ(5‑12)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运输从动轴Ⅱ(5‑8)上,运输从动轴Ⅱ(5‑8)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卡簧转动连接在拨动机构支架Ⅰ(5‑1)和拨动机构支架Ⅱ(5‑2)上,运输从动轴Ⅱ(5‑8)位于拨动轴Ⅰ(5‑6)的下侧,齿轮Ⅰ(5‑3)和齿轮Ⅱ(5‑4)啮合;所述动力电机(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动支撑板Ⅰ(2‑1)上,动力带轮(1‑2)和主动运输带轮Ⅰ(2‑4)通过带传动连接,动力带轮(1‑2)和拨动带轮(5‑5)通过带传动连接,主动运输带轮Ⅱ(2‑5)和从动带轮(3‑4)通过带传动连接,主动运输轮Ⅰ(2‑7)和主动运输轮Ⅱ(5‑10)通过输送带Ⅰ连接,从动轮Ⅰ(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翻转机构,包括动力机构(1)、主动运输机(2)、从动运输机构(3)、翻转机构(4)和拨动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1)包括动力电机(1-1)和动力带轮(1-2),动力带轮(1-2)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动力电机(1-1)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运输机(2)包括主动支撑板Ⅰ(2-1)、主动支撑板Ⅱ(2-2)、主动运输轴Ⅰ(2-3)、主动运输带轮Ⅰ(2-4)、主动运输带轮Ⅱ(2-5)、曲柄凸轮(2-6)和主动运输轮Ⅰ(2-7),曲柄凸轮(2-6)包括曲柄凸轮体(2-6-1)、短链接柱(2-6-2)和长链接柱(2-6-3),曲柄凸轮体(2-6-1)为圆形板,短链接柱(2-6-2)和长链接柱(2-6-3)分别偏心焊接在曲柄凸轮体(2-6-1)的两侧偏心位置;曲柄凸轮体(2-6-1)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主动运输轴Ⅰ(2-3)的右端,主动运输带轮Ⅱ(2-5)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主动运输轴Ⅰ(2-3)的左端,主动运输轮Ⅰ(2-7)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主动运输轴Ⅰ(2-3)的中端,主动运输带轮Ⅰ(2-4)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主动运输轴Ⅰ(2-3)上,主动运输带轮Ⅰ(2-4)设置在曲柄凸轮(2-6)和主动运输带轮Ⅰ(2-4)之间,主动运输轴Ⅰ(2-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卡簧转动连接在主动支撑板Ⅰ(2-1)和主动支撑板Ⅱ(2-2)上,主动支撑板Ⅱ(2-2)设置在主动运输带轮Ⅱ(2-5)和主动运输轮Ⅰ(2-7)之间,主动支撑板Ⅰ(2-1)设置在主动运输带轮Ⅰ(2-4)和主动运输轮Ⅰ(2-7)之间;所述从动运输机构(3)包括从动支架Ⅰ(3-1)、从动支架Ⅱ(3-2)、运输从动轴Ⅰ(3-3)、从动带轮(3-4)和从动轮Ⅰ(3-5),从动带轮(3-4)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运输从动轴Ⅰ(3-3)的左端,从动轮Ⅰ(3-5)通过连接键和卡簧固定连接在运输从动轴Ⅰ(3-3)的中端,运输从动轴Ⅰ(3-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和卡簧转动连接在从动支架Ⅰ(3-1)和从动支架Ⅱ(3-2)上;所述翻转机构(4)包括翻转轴Ⅰ(4-1)、翻转轴Ⅱ(4-2)、短连杆Ⅰ(4-3)、短连杆Ⅱ(4-4)、长连杆Ⅰ(4-5)、长连杆Ⅱ(4-6)、翻转板Ⅰ(4-7)和翻转板Ⅱ(4-8),翻转板Ⅰ(4-7)的左端设置有托物槽Ⅰ(4-7-1),翻转板Ⅱ(4-8)的右端设置有托物槽Ⅱ(4-8-1),翻转板Ⅰ(4-7)的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翻转轴Ⅰ(4-1)上,翻转板Ⅰ(4-7)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翻转轴Ⅱ(4-2)上,短连杆Ⅰ(4-3)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翻转轴Ⅰ(4-1)的右端,短连杆Ⅱ(4-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翻转轴Ⅱ(4-2)的右端,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
申请(专利权)人:李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