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墩大跨桥施工中TC5015塔吊的竖向转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8960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墩大跨桥施工中TC5015塔吊的竖向转换方法,首先在桥墩横系梁中间均预留方孔,使塔吊穿过整个墩身各道横系梁的方孔;当桥墩施工到接近塔吊塔顶高度的横系梁时,在横系梁下方沿墩身双肢间浇注两道间距大于横系梁中间预留方孔的暗梁;在浇注暗梁之前,先在欲浇注暗梁位置的预留方孔两侧预埋塔吊承力基础转换装置;浇注暗梁,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使塔吊承力基础转换装置与塔吊成为整体;拆除暗梁下方部分塔吊的标准节,并在作为塔吊新承力基础的暗梁及横系梁上方塔吊标准节上延续安装拆下的标准节,完成塔吊承力基础一次转移到该横系梁及暗梁上,使塔吊相对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墩大跨桥梁施工中TC5015塔吊的竖向转换方法。技术背景现有桥梁施工建设中,跨越大江大河深谷,施工结构物越来越高,竖向材 料设备运输只能考虑一次性到顶的大塔吊。但当结构物高度超过塔吊高度, 如常用的TC5015塔吊(高度43m)时,竖向吊运设备选型就要受到限制, 必须相应采用更高的塔吊或特制的大塔吊,从而使标准节用量大,竖向吊运 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当结构物,特别是高墩大跨 桥梁施工达到一定高度后,将普通TC5015小塔吊通过转换装置使其基础抬 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位置,如此多次基础转换,可成功解决利用高度为43m的 塔吊竖向吊运施工材料及设备的高度达178m以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高墩大跨桥施工中TC5015塔吊的竖向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在桥墩横系梁中间均预留方孔,使塔吊穿过整个墩身各道横系 梁的方孔;第二步当桥墩施工到接近塔吊塔顶高度的横系梁时,在横系梁下方沿 墩身双肢间浇注两道间距大于横系梁中间预留方孔的暗梁;在浇注暗梁之前, 先在欲浇注暗梁位置的预留方孔两侧预埋塔吊承力基础转换装置;第三步浇注暗梁,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使塔吊承力基础转换装 置与塔吊成为整体;第四步拆除暗梁下方部分塔吊的标准节,并在作为塔吊新承力基础的 暗梁及横系梁上方塔吊标准节上延续安装拆下的标准节,完成塔吊承力基础 一次转移到该横系梁及暗梁上,使塔吊相对升高;第五步重复第二步到第四步,可完成塔吊承力基础再次或多次转移。上述方法中,所述浇注暗梁时,暗梁同作为塔吊承力基础的桥墩横系梁 结构一次浇注。所述塔吊承力基础转换装置包括被浇注在暗梁中的上、下两 件预埋连接板及其中穿有的预埋螺栓,当所浇注的暗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后,在横系梁上塔吊标准节周围安装上环梁联接预埋螺栓的上端,上环梁上 安装连接牛腿,将连接牛腿与标准节焊接;并在暗梁下塔吊标准节周围安装 下托梁,并联接预埋螺栓下端,使转换装置与塔吊成为整体。所述塔吊转换 承力基础暗梁采用与结构物横系梁同级钢筋混凝土,且不低于C50。所述沿 墩身双肢间浇注的两道暗梁间距最好为3. 2米。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充分考虑了结构物最大构件重量、独塔高度、塔吊钢 丝绳的长度等对施工带来的影响,采用经济合理、操作安全的小型塔吊 TC5015,巧妙利用在墩身横系梁上设置转换装置使其塔吊承力基础抬升到一 个新的高度位置,如此多次基础转换,可成功将TC5015塔吊转换到178m 以上高墩桥桥面施工,从而使竖向吊运成本大大降低。也可广泛适用于工业 与民用建筑高层结构要求的其他工程施工
附图说明图l、图2为本专利技术高墩中使用小塔吊的承力基础转换方法示意图。其中图l为高墩正面;图2为高墩侧面图。图中1、塔吊标准节;2、连接牛腿; 3、上环梁;4、下托梁;5、暗梁;6、横系梁;7、墩身;8、隔板;9、预埋 连接板;10、预埋螺栓;11、预留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在桥墩横系梁6中间均预留2X2米方孔11,使TC5015 小塔吊穿过整个墩身各道横系梁的方孔11;当施工到接近塔吊塔顶高度的横 系梁6时,在横系梁下方沿墩身7双肢间浇注两道间距大于横系梁中间预留 方孔的暗梁5;这是由于横系梁一般仅为50cm厚,因此不能单独作为承受塔 吊传递动静荷载的基础,所以本专利技术在横系梁6下面沿墩身7方向增加两条 暗梁5,其间距为3.2米。暗梁5采用与结构物(横系梁6)同级钢筋混凝土,强度不低于标号C50, 暗梁5与横系梁6共同承受动静荷载传递给墩身7。混凝土浇注前先将转换装置 中的预埋连接板9及预埋螺栓10预埋在欲浇注暗梁位置的预留方孔11两侧,转 换装置还包括上环梁3和牛腿2、下托梁4;预埋螺栓10采用40Cr材质。预埋件 的定位板外露面应露出横系梁混凝土顶面5ram,平整度1.0mm;预埋螺栓10的 间距误差不大于l. 5mm。暗梁5同横系梁6—次浇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 在横系梁6上安装上环梁3,联接预埋螺栓10上端,然后在上环梁上安装连接 牛腿2,并将连接牛腿2与塔吊标准节1焊接;再安装下托梁4,联接预埋螺栓IO下端,使塔吊承力基础转换装置与塔吊成为整体。最后,拆除暗梁下方部分塔吊的标准节r,并在作为塔吊新承力基础的横系梁6及暗梁5上方的塔吊 标准节i上延续安装拆下的标准节r ,完成塔吊承力基础一次转移到该横系梁及暗梁上,使塔吊相对抬高;拆除标准节l'可用5吨电动巻扬机及TC5015塔吊配合拆除。塔吊承力基础一次转换完成后,继续对桥身7进行建筑施工,当施工到 新的高度时,已进行过承力基础一次转换的TC5015小塔吊又会不适应竖直 吊运的高度,此时可重复前述承力基础一次转换的方法,完成塔吊承力基础 再次或多次转移到新高度的横系梁上。例如经过四次转移,利用高度为43m 的小塔吊最终可竖向吊运施工材料及设备的高度达200m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高墩大跨桥施工中TC5015塔吊的竖向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在桥墩横系梁中间均预留方孔,使塔吊穿过整个墩身各道横系梁的方孔;第二步当桥墩施工到接近塔吊塔顶高度的横系梁时,在横系梁下方沿墩身双肢间浇注两道间距大于横系梁中间预留方孔的暗梁;在浇注暗梁之前,先在欲浇注暗梁位置的预留方孔两侧预埋塔吊承力基础转换装置;第三步浇注暗梁,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使塔吊承力基础转换装置与塔吊成为整体;第四步拆除暗梁下方部分塔吊的标准节,并在作为塔吊新承力基础的暗梁及横系梁上方塔吊标准节上延续安装拆下的标准节,完成塔吊承力基础一次转移到该横系梁及暗梁上,使塔吊相对升高;第五步重复第二步到第四步,可完成塔吊承力基础再次或多次转移。2、 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墩大跨桥施工中TC5015塔吊的竖向转换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暗梁时,暗梁与作为塔吊承力基础的桥墩横系梁结构 一次浇注。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墩大跨桥施工中TC5015塔吊的竖向转换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承力基础转换装置包括被浇注在暗梁中的上、下 两件预埋连接板及其中穿有的预埋螺栓,当所浇注的暗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 度后,在横系梁上塔吊标准节周围安装上环梁联接预埋螺栓的上端,上环梁 上安装连接牛腿,将连接牛腿与标准节焊接;并在暗梁下塔吊标准节周围安 装下托梁,并联接预埋螺栓下端,使转换装置与塔吊成为整体。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墩大跨桥施工中TC5015塔吊的竖向转换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转换承力基础暗梁采用与横系梁结构同级钢筋混 凝土,且不低于C50。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墩大跨桥施工中TC5015塔吊的竖向转换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沿墩身双肢间浇注的两道暗梁间距最好为3.2米。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墩大跨桥施工中TC5015塔吊的竖向转换方法,首先在桥墩横系梁中间均预留方孔,使塔吊穿过整个墩身各道横系梁的方孔;当桥墩施工到接近塔吊塔顶高度的横系梁时,在横系梁下方沿墩身双肢间浇注两道间距大于横系梁中间预留方孔的暗梁;在浇注暗梁之前,先在欲浇注暗梁位置的预留方孔两侧预埋塔吊承力基础转换装置;浇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墩大跨桥施工中TC5015塔吊的竖向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在桥墩横系梁中间均预留方孔,使塔吊穿过整个墩身各道横系梁的方孔; 第二步:当桥墩施工到接近塔吊塔顶高度的横系梁时,在横系梁下方沿墩身双肢间浇注两道间距大于横系梁中间预留方孔的暗梁;在浇注暗梁之前,先在欲浇注暗梁位置的预留方孔两侧预埋塔吊承力基础转换装置; 第三步:浇注暗梁,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使塔吊承力基础转换装置与塔吊成为整体; 第四步:拆除暗梁下方部分塔吊的标准节,并在作为塔吊新承力基础的暗梁及横系梁上方塔吊标准节上延续安装拆下的标准节,完成塔吊承力基础一次转移到该横系梁及暗梁上,使塔吊相对升高; 第五步:重复第二步到第四步,可完成塔吊承力基础再次或多次转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卉冀凤卿王翻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