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安全带碰撞时余量的安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8897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小安全带碰撞时余量的安全结构,包括一对安装在车身上的固定支架,设置在该两固定支架之间的两组滚轮,安全带从该两组滚轮直接穿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以上结构,车辆在正面碰撞中,该支架可以很好的拉住安全带,不会像饰板导向一样,有很多的空行程,让安全带尽早介入乘员保护。采用了滚轮结构,摩擦方式为滚动摩擦,减轻了织带发毛现象;并且使得织带拉出回卷顺畅。

A safety structure for reducing the allowance of safety belt collis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afety structure for reducing the margin of seat belt collision, which comprises a pair of fixed brackets mounted on the vehicle body, two sets of roller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fixed brackets, and the safety belt passes through the two sets of rollers directl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the bracket can pull the seat belt well in front collision by adopting the above structure, and the seat belt can not have a lot of empty strokes like the guide plate, so that the seat belt can intervene the occupant protec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roller structure is adopted, and the friction mode is rolling friction, which reduces the hair phenomenon of the belt and makes the belt pull out and roll back smooth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安全带碰撞时余量的安全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安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减小安全带碰撞时余量的安全结构。
技术介绍
本部分中的陈述仅仅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有关的背景信息,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安全带作为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保护驾乘人员的基本防护装置,它的诞生早于汽车。早在1885年,安全带出现并使用在马车上,目的是防止乘客从马车上摔下去。1902年5月20日在纽约举行的一场汽车竞赛场上,一名赛车手为防止在高速中被甩出赛车,用几根皮带将自己和同伴拴在座位上。竞赛时,他们驾驶的汽车因意外冲入观众群,造成两人丧生,数十人受伤,而这几名赛车手却由于皮带的缘故死里逃生。这几根皮带也就成为汽车安全带的雏形,在汽车上首次使用,便挽救了使用者的生命。在汽车正面碰撞中,安全带对乘员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全带发展至今,已有多种形式的安全带,限力式安全带、预紧限力式安全带,预预紧式安全带等。从乘员保护的目的来看,这些安全带的作用都是为了让安全带早一些时间介入乘员保护,同时限力保证安全带力太大对乘员保护不利。参阅图1现有技术中汽车碰撞时,B柱饰板2内的安全带1会拉直,由于存在传统的饰板导向结构3,且B柱饰板2本身不能受很大的力,因此安全带1拉直前会有一段空走的行程,即安全带1不能在碰撞初期就介入保护如图(L1+L2>L3),不利于乘员保护,并且传统的饰板导向结构与安全带接触位置其摩擦力容易导致织带拉出回卷不畅。故现有技术亟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让安全带提前介入的安全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减小安全带碰撞时余量的安全结构,包括一对安装在车身上的固定支架,设置在该两固定支架之间的两组滚轮,安全带从该两组滚轮直接穿过。所述两组滚轮中一组为全轴滚轮,另一组为两个半轴滚轮,两半轴滚轮自由端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开口朝向车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以上结构,车辆在正面碰撞中,该支架可以很好的拉住安全带,不会像饰板导向一样,有很多的空行程,让安全带尽早介入乘员保护。采用了滚轮结构,摩擦方式为滚动摩擦,减轻了织带发毛现象;并且使得织带拉出回卷顺畅。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向结构;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全结构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阅图2本技术的安全结构,包括一组刚性固定支架1;两组滚轮,安全带穿过两组滚轮,并且两组滚轮的两端均固定在固定支架1上,固定支架1包括横板11和竖板12;横板11上开设有螺孔,固定支架1通过将螺栓穿过螺孔固定在车身上;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支架1可以固定在B柱或者C柱;即可以按照安全带的使用地点来适当调整该安全结构的位置。优选固定支架1采用镁铝合金制成;既保证其轻量化也保障其强度。滚轮包括两端固定在固定支架1上的中轴以及套设在中轴上的滚套,滚套可以在中轴上自由转动;作为优选,两组滚轮分别为全轴滚轮2和半轴滚轮31/32;所谓全轴滚轮2即全轴滚轮2两端分别连接竖板12;半轴滚轮31和半轴滚32分别连接两侧的竖板12;半轴滚轮31和半轴滚32之间设有间隙,方便安全带从间隙中装入,上下拉动安全带时,滚轮可转动。作为进一步优选,如图3;半轴滚轮31和半轴滚32之间设有间隙开口朝向车身;如此设置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即使侧翻安全带也不会从该间隙中滑出。通过以上结构,本技术可使得安全带可以在碰撞初期就介入乘员保护,提升保护效果。且减小安全带与内饰板之间的摩擦(改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提升安全带拉出回卷效率,也可提升舒适度。同时,由于改为了滚动摩擦,织带的起毛现象也会得到控制,对安全带外观也有正面影响。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小安全带碰撞时余量的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安装在车身上的固定支架,设置在该两固定支架之间的两组滚轮,安全带从该两组滚轮直接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安全带碰撞时余量的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安装在车身上的固定支架,设置在该两固定支架之间的两组滚轮,安全带从该两组滚轮直接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安全带碰撞时余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远军
申请(专利权)人: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