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活性剂生产用中和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840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面活性剂生产用中和反应器。包括环形轨道,在环形轨道内侧设置有与环形轨道同心的环形滑盘,环形滑盘和环形轨道滑动连接,在环形滑盘内侧设置圆柱形中和罐,在中和罐的两端设置固定板,在一个固定板与其相邻的中和罐端面之间设置第一电机,在另一个固定板与其相邻的中和罐的端面之间设置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与中和罐固接、另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固定板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环形滑盘连接,在环形滑盘外设置由第二电机控制的转轴,转轴的轴线与环形滑盘的轴线共线,在转轴与环形滑盘之间设置多个第二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各成分混合效果好、中和效果佳的表面活性剂生产用中和反应器。

A neutralizing reactor for surfactant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utralizing reactor for surfactant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circular track, a circular slide plate concentric with the circular track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circular track, a circular slide plate sliding connection with the circular track, a cylindrical neutral tank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circular slide plate, a fixed plate is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neutral tank, and a first motor is arranged between a fixed plate and the adjacent neutral tank end face. A connecting shaf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ther fixed plate and the end face of the adjacent neutral tank.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shaft is fixed with the neutral tank and the other end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plate. The fixed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nnular slide plate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 rotating shaft controlled by the second motor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annular slide plate, and the axis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shaft of the annular slide plate are arranged. The line is collinear,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connecting rod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annular sliding disc.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utralizing reactor for the production of surfactant with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good mixing effect of various components and good neutraliz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活性剂生产用中和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表面活性剂生产用中和反应器。
技术介绍
表面活性剂被誉为“工业味精”,是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在表面活性剂生产过程中需进行中和反应,将待反应的成分分别放入至中和反应器中,各成分的混合反应程度直接影响到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满足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要求,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各成分混合效果好、中和效果佳的表面活性剂生产用中和反应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表面活性剂生产用中和反应器,包括环形轨道,在环形轨道内侧设置有与环形轨道同心的环形滑盘,环形滑盘和环形轨道滑动连接,在环形滑盘内侧设置圆柱形中和罐,在中和罐上设置料门,在中和罐的两端设置固定板,在一个固定板与其相邻的中和罐端面之间设置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固定板固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中和罐固接,在另一个固定板与其相邻的中和罐的端面之间设置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与中和罐固接、另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环形滑盘连接,在环形滑盘外设置有由第二电机控制的转轴,转轴的轴线与环形滑盘的轴线共线,在转轴与环形滑盘之间设置多个第二连接杆。优选地:在中和罐内侧壁设置加热层。优选地:围绕环形轨道的内表面开设有滑槽,围绕环形滑盘的外周设置有插入至滑槽内的凸台,在滑槽与凸台之间设置滚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将各中和料自料门投入后,中和罐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实现“自转”,中和罐通过固定板、连接轴及第一连接杆与环形滑盘连接,环形滑盘在第二电机、第二连接杆及转轴的作用下实现“公转”,在上述“公转”和“自转”的过程中,中和罐内的中和料可以得到充分的混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环形轨道;2-环形滑盘;3-中和罐;4-固定板;5-第一电机;6-连接轴;7-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转轴;10-第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环形轨道1,在环形轨道1内侧设置有与环形轨道1同心的环形滑盘2,环形滑盘2和环形轨道1滑动连接,围绕环形轨道1的内表面开设有滑槽,围绕环形滑盘2的外周设置有插入至滑槽内的凸台,在滑槽与凸台之间设置滚珠;在环形滑盘2内侧设置圆柱形中和罐3,在中和罐3上设置料门,在中和罐3的两端设置固定板4,在一个固定板4与其相邻的中和罐3端面之间设置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与固定板4固接,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与中和罐3固接,在另一个固定板4与其相邻的中和罐3的端面之间设置连接轴6,连接轴6的一端与中和罐3固接、另一端与固定板4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4通过第一连接杆7与环形滑盘2连接,在环形滑盘2外设置有由第二电机10控制的转轴9,转轴9的轴线与环形滑盘2的轴线共线,在转轴9与环形滑盘2之间设置多个第二连接杆8。本技术中将各中和料自料门投入后,中和罐3在第一电机5的作用下实现“自转”,中和罐3通过固定板4、连接轴6及第一连接杆7与环形滑盘2连接,环形滑盘2在第二电机10、第二连接杆8及转轴9的作用下实现“公转”,在上述“公转”和“自转”的过程中,中和罐3内的中和料可以得到充分的混合,各混合料混匀的程度直接影响其中和反应程度,决定着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和性能。很多中和反应需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为了满足各种成分的中和反应条件,在中和罐3内侧壁设置加热层,可将中和罐3控制在各种温度。本实施例中,环形轨道1与环形滑盘2的滑动连接方式为:围绕环形轨道1的内表面开设有滑槽,围绕环形滑盘2的外周设置有插入至滑槽内的凸台,为减小环形轨道1与环形滑盘2之间的摩擦,在滑槽与凸台之间设置滚珠。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活性剂生产用中和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轨道(1),在环形轨道(1)内侧设置有与环形轨道(1)同心的环形滑盘(2),环形滑盘(2)和环形轨道(1)滑动连接,在环形滑盘(2)内侧设置圆柱形中和罐(3),在中和罐(3)上设置料门,在中和罐(3)的两端设置固定板(4),在一个固定板(4)与其相邻的中和罐(3)端面之间设置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与固定板(4)固接,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与中和罐(3)固接,在另一个固定板(4)与其相邻的中和罐(3)的端面之间设置连接轴(6),连接轴(6)的一端与中和罐(3)固接、另一端与固定板(4)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4)通过第一连接杆(7)与环形滑盘(2)连接,在环形滑盘(2)外设置有由第二电机(10)控制的转轴(9),转轴(9)的轴线与环形滑盘(2)的轴线共线,在转轴(9)与环形滑盘(2)之间设置多个第二连接杆(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活性剂生产用中和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轨道(1),在环形轨道(1)内侧设置有与环形轨道(1)同心的环形滑盘(2),环形滑盘(2)和环形轨道(1)滑动连接,在环形滑盘(2)内侧设置圆柱形中和罐(3),在中和罐(3)上设置料门,在中和罐(3)的两端设置固定板(4),在一个固定板(4)与其相邻的中和罐(3)端面之间设置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与固定板(4)固接,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与中和罐(3)固接,在另一个固定板(4)与其相邻的中和罐(3)的端面之间设置连接轴(6),连接轴(6)的一端与中和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萌包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浩元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