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阮天姣专利>正文

一种教学用隐形式乐谱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816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学用隐形式乐谱架,包括底座,底座上端中部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中部连接有伸缩柱,伸缩柱上端连接有固定箱,固定箱内部底端左侧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右端连接有旋转螺杆,旋转螺杆中部连接有滑块,旋转螺杆右端中部连接有导向块,固定块上端右侧连接有右连杆,右连杆上端连接有滚轮,滑块上端左侧连接有左连杆,左连杆上端连接有铰接块,铰接块上端连接有放置架,底座下端两侧连接有缓冲块,缓冲块下端连接有行走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左连杆和右连杆的相互配合,实现着对放置架的升降,满足了音乐教师以及其他教师的教学需要,避免使用多个教学架,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实用性强。

A stealth music stand for teach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licit music score stand for teaching,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ixed cylinder connect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a telescopic column connected at the middle of the fixed cylinder, a fixed box connect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telescopic column, a fixed block connect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internal bottom of the fixed box, a rotary screw connected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fixed block, and a rotary screw connected at the middle of the fixed cylinder. A slider is connected with a guide block in the middle of the right end of the rotary screw, a right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fixed block, a 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right connecting rod, a left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slider, an articulated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left connecting rod, a placement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articulated block, a buffer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base and a buffer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buffer block. Connected with wheels.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lifting of the placement rack by the mutual cooperation of the left and right connecting rods, meets the teaching needs of music teachers and other teachers, avoids the use of multiple teaching racks, greatly reduces the waste of resources and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用隐形式乐谱架
本技术涉及音乐辅助器材
,具体是一种教学用隐形式乐谱架。
技术介绍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我们通常在音乐教学中,会使用到乐谱,乐谱是一种以印刷或手写制作,用符号来记录音乐的方法。不同的文化和地区发展了不同的记谱方法。记谱法可以分为记录音高和记录指法的两大类。五线谱、简谱和点字谱都属于记录音高的乐谱。吉他的六线谱和古琴的减字谱都属于记录指法的乐谱。传统的乐谱主要以纸张抄写,现在亦有电脑程式可以制作乐谱。目前,音乐乐谱教学过程中,我们均会用到乐谱架,现有的乐谱架均是三角架上设置有放置乐谱的架子,其功能十分简单,除了能在乐谱架放置乐谱之外,别无其他用处,若是其他科目的老师进行教学时,则需要其他课桌,这不仅造成这资源的浪费,同时也给教师的各科教学带来不便,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用隐形式乐谱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学用隐形式乐谱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中部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中部连接有伸缩柱,伸缩柱上端连接有固定箱,固定箱内部底端左侧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右端连接有旋转螺杆,旋转螺杆中部连接有滑块,所述旋转螺杆右端中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固定块上端右侧连接有右连杆,右连杆上端连接有滚轮,所述滑块上端左侧连接有左连杆,左连杆上端连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上端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中部为水平板,水平板左端连接有限位架,所述水平板右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下端两侧连接有缓冲块,缓冲块下端连接有行走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轮上端连接有滚槽,滚槽设于放置架底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箱上端左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箱盖。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中部通过销轴交叉固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下端通过滑槽连接有固定箱内部底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螺杆右端穿过导向块连接有驱动手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教学用隐形式乐谱架,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有的左连杆和右连杆的相互配合,实现着对放置架的升降,满足了音乐教师以及其他教师的教学需要,避免使用多个教学架,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教学用隐形式乐谱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教学用隐形式乐谱架中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教学用隐形式乐谱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中部连接有固定筒4,固定筒4中部连接有伸缩柱5,伸缩柱5上端连接有固定箱8,所述固定箱8上端左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箱盖11,用于实现着对固定箱8顶端的固定,所述固定箱8内部底端左侧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右端连接有旋转螺杆19,所述旋转螺杆19右端穿过导向块16连接有驱动手柄15,所述旋转螺杆15用于带动旋转螺杆19进行转动,旋转螺杆19中部连接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中部设有与旋转螺杆19相互配合的螺纹孔,进而旋转螺杆15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滑块17的左右直线运动,滑块17下端通过滑槽连接有固定箱8内部底端,所述滑块11可以沿着该滑槽左右移动,所述旋转螺杆19右端中部连接有导向块16,所述导向块16右端连接有固定箱8,由于对旋转螺杆15的旋转起到导向作用,所述固定块7上端右侧连接有右连杆6,右连杆6上端连接有滚轮13,滚轮13上端连接有滚槽14,所述滚轮13可以沿着滚槽14进行左右滚动,滚槽14设于放置架10底端,所述滑块17上端左侧连接有左连杆18,所述左连杆18和右连杆6中部通过销轴12交叉固定,从而使得左连杆18和右连杆6相互转动,所述左连杆18上端连接有铰接块9,所述铰接块9上端连接有放置架10,所述放置架10中部为水平板101,水平板101左端连接有限位架103,所述水平板101右端连接有支撑板102,所述底座1下端两侧连接有缓冲块2,缓冲块2下端连接有行走轮3,用于实现着整个装置的移动。所述一种教学用隐形式乐谱架,当需要进行音乐教学时,将箱盖11逆时针旋转至固定箱8左端,然后摇动驱动手柄15,使得旋转螺杆19进行旋转,使得滑块17沿着滑槽往左侧移动,然后使得左连杆18同步往左侧移动,由于左连杆18和右连杆6之间通过销轴进行限位,从而使得右连杆6上的滚轮13沿着滚槽14往左移动,从而与铰接块9共同作用,使得放置架10往上移动,直至露出固定箱8然后音乐教师只需要将乐谱放在放置架上即可进行教学,当不需要音乐教学时,反向旋转驱动手柄15,使得放置架10沿着固定箱8往下移动,之后将箱盖合在固定箱8上端即可,然后其他科目教师即可在箱盖11上放置书籍等进行教学,操作简单,可靠性高。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有的左连杆18和右连杆6的相互配合,实现着对放置架10的升降,满足了音乐教师以及其他教师的教学需要,避免使用多个教学架,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实用性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学用隐形式乐谱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中部连接有固定筒(4),固定筒(4)中部连接有伸缩柱(5),伸缩柱(5)上端连接有固定箱(8),固定箱(8)内部底端左侧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右端连接有旋转螺杆(19),旋转螺杆(19)中部连接有滑块(17),所述旋转螺杆(19)右端中部连接有导向块(16),所述固定块(7)上端右侧连接有右连杆(6),右连杆(6)上端连接有滚轮(13),所述滑块(17)上端左侧连接有左连杆(18),左连杆(18)上端连接有铰接块(9),所述铰接块(9)上端连接有放置架(10),所述放置架(10)中部为水平板(101),水平板(101)左端连接有限位架(103),所述水平板(101)右端连接有支撑板(102),所述底座(1)下端两侧连接有缓冲块(2),缓冲块(2)下端连接有行走轮(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隐形式乐谱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中部连接有固定筒(4),固定筒(4)中部连接有伸缩柱(5),伸缩柱(5)上端连接有固定箱(8),固定箱(8)内部底端左侧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右端连接有旋转螺杆(19),旋转螺杆(19)中部连接有滑块(17),所述旋转螺杆(19)右端中部连接有导向块(16),所述固定块(7)上端右侧连接有右连杆(6),右连杆(6)上端连接有滚轮(13),所述滑块(17)上端左侧连接有左连杆(18),左连杆(18)上端连接有铰接块(9),所述铰接块(9)上端连接有放置架(10),所述放置架(10)中部为水平板(101),水平板(101)左端连接有限位架(103),所述水平板(101)右端连接有支撑板(1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素娟
申请(专利权)人:阮天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