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提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8155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提水器,属于提水器技术领域。现有技术的提水器容易滑脱,并且提手为椭圆状结构,体积庞大,特别不使用时,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收纳,影响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左、右手柄,实现两人同时提水或者一人双手提水,以达到省力提水,一人提不动时可实现双人提水,使用方便。同时左、右手柄可伸缩,以适用不同的提水场景,同时可以绕抓手件相转动,不使用时,左、右手柄收缩后又可进行折叠,大大节省了放置空间,携带方便,便于收纳,用户体验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抓手件与桶口相卡合,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抓牢桶口,进而实现提水器和桶的牢固连接。

A portable water lif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water pump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lifting devices. The water-lifter of the prior art is easy to slip, and the handle is elliptical structure, and the volume is huge, especially when it is not used, it occupies large space, is inconvenient to receive, and affects the user experience.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left and right handles, so as to realize water lifting by two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or by one person both hands, so as to save labor and water lifting by two people when one person can not move. At the same time, the left and right handles can be retractable to suit different water-lifting scenes, and can rotate around the grasping parts at the same time. When not in use, the left and right handles can be folded after contraction, which greatly saves space for placement, easy to carry, easy to accept, and user experience is good. The utility model utilizes the gripper to engage with the mouth of the bucket, so that the utility model can grasp the mouth of the bucket firmly, thereby realizing the firm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ater-lifter and the bu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提水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提水器,属于提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水环境问题依然严重,人们对饮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单位和家庭开始饮用桶装水代替了原来的自来水。现有桶装水比较重,并且装水桶为直径较大的圆柱桶,水桶的使力点非常不好找,即使成年男子也很难抓住、搬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440067U)公开了一种双人提水器,包括一对带有握持部的提手,所述提手由旋转轴旋转连接,旋转轴下安装有套瓶器。能够双人提水桶,结构简单,比较实用。但是上述方案的套瓶器为圆柱状结构,其与圆柱状的桶口相配合,很容易滑脱,并且提手为椭圆状结构,体积庞大,特别不使用时,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收纳,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用体积小,结构紧凑,便于收纳且不易与桶滑脱的便携式提水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提水器,包括左手柄、右手柄,所述的左手柄、右手柄之间设置一用于抓牢桶的抓手件,所述左手柄和右手柄能够伸缩并且与抓手件转动连接。本技术设置左、右手柄,实现两人同时提水或者一人双手提水,以达到省力提水,一人提不动时可实现双人提水,使用方便。同时左、右手柄可伸缩,以适用不同的提水场景,同时可以绕抓手件相转动,不使用时,左、右手柄收缩后又可进行折叠,大大节省了放置空间,携带方便,便于收纳,用户体验好。本技术利用抓手件与桶口相卡合,使得本技术能够抓牢桶口,进而实现提水器和桶的牢固连接。作为优选技术措施,左手柄、右手柄相邻抓手件的一端分别开设凹槽,所述抓手件上端部设置能够与凹槽相贯通的滑槽,所述凹槽与滑槽内滑动连接一滑块。本技术使用时,左、右手柄分别沿着抓手件上端部向下转动,然后达到同一水平线时,滑块从凹槽中滑动到滑槽中,使得左、右手柄不能向上转动,再把左、右手柄拉至最长长度,进行使用。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滑块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凹槽的长度,确保凹槽能够完全容纳滑块。作为优选技术措施,当滑块完全位于凹槽内时,左手柄、右手柄能够绕抓手件转动;当滑块部分位于凹槽内,部分位于滑槽内时,滑块锁死左手柄和右手柄的位置,结构简单实用,方案切实可行。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左手柄和右手柄分别开设用于插接抓手件上端部的通槽,所述通槽侧壁开设穿孔,所述穿孔通过销轴与抓手件上端部转动连接,结构简单实用。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抓手件上端部设置连接部,下端部设置爪部,所述爪部与连接部之间设置固定部,抓手件根据不同用途设置不同部位结构,便于与其他零部件相配合。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连接部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结构下端均匀布置若干爪部,便于与桶口相卡合并对桶口均匀使力。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爪部的下端部设置倒钩,所述倒钩向斜上方弯折,倒钩具有弹性,爪部从桶口上方压下,倒钩微变形,进而桶口伸入爪部内,当左、右手柄向上用力时,爪部的倒钩能够与桶口完全卡合。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爪部设置第一杆部、第二杆部、第三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三杆部一端与第一杆部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杆部相连接,三者形成三角形结构,使得爪部具有足够的强度支撑装满水的桶的重量。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左手柄、右手柄末端包覆胶体,所述胶体开设便于人握柄的凹部,符合人工学,用户体验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左、右手柄,实现两人同时提水或者一人双手提水,以达到省力提水,一人提不动时可实现双人提水,使用方便。同时左、右手柄可伸缩,以适用不同的提水场景,同时可以绕抓手件相转动,不使用时,左、右手柄收缩后又可进行折叠,大大节省了放置空间,携带方便,便于收纳,用户体验好。本技术利用抓手件与桶口相卡合,使得本技术能够抓牢桶口,进而实现提水器和桶的牢固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展开状态结构示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放大示图;图3为本技术收纳状态示图;图4为本技术爪部部分结构示图。附图标记说明:1-左手柄,2-右手柄,3-抓手件,4-胶体,11-凹槽,12-通槽,31-连接部,32-固定部,33-爪部,34-倒钩,311-滑槽,41-凹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相反,本技术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技术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技术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如图1-4所示,一种便携式提水器,包括左手柄1、右手柄2,所述的左手柄1、右手柄2之间设置一用于抓牢桶的抓手件3,所述左手柄1和右手柄2能够伸缩并且与抓手件3转动连接。本技术设置左、右手柄,实现两人同时提水或者一人双手提水,以达到省力提水,一人提不动时可实现双人提水,使用方便。同时左、右手柄可伸缩,以适用不同的提水场景,同时可以绕抓手件3相转动,不使用时,左、右手柄收缩后又可进行折叠,大大节省了放置空间,携带方便,便于收纳。本技术利用抓手件3与桶口相卡合,使得本技术能够抓牢桶口,进而实现提水器和桶的牢固连接。所述左手柄1、右手柄2末端包覆胶体4,所述胶体4开设便于人握柄的凹部41。所述左手柄1和右手柄2相对的一端分别开设用于插接抓手件3上端部的通槽12,所述通槽12侧壁开设穿孔,所述穿孔通过销轴与抓手件3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抓手件3上端部设置连接部31,下端部设置爪部33,所述爪部33与连接部31之间设置固定部32。所述连接部3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部3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结构下端均匀布置若干爪部33,使得抓手件3的爪部33能够绕桶口一周均匀布置。左手柄1、右手柄2相邻抓手件3的一端分别开设凹槽11,所述连接部31设置能够与凹槽11相贯通的滑槽311,所述凹槽11与滑槽311内滑动连接一滑块。所述滑块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凹槽11的长度。当滑块完全位于凹槽11内时,左手柄1、右手柄2能够绕抓手件3转动;当滑块部分位于凹槽11内,部分位于滑槽311内时,滑块锁死左手柄1和右手柄2的位置。本技术使用时,左、右手柄分别沿着连接部31向下转动,然后达到同一水平线时,滑块从凹槽11中滑动到滑槽311中,使得左、右手柄不能向上转动,再把左、右手柄拉至最长长度,进行使用。所述爪部33的下端部设置倒钩34,所述倒钩34向斜上方弯折,倒钩34具有弹性,爪部33从桶口上方压下,倒钩34微变形,进而桶口伸入爪部33内,当左、右手柄向上用力时,爪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提水器,包括左手柄(1)、右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手柄(1)、右手柄(2)之间设置一用于抓牢桶的抓手件(3),所述左手柄(1)和右手柄(2)能够伸缩并且与抓手件(3)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提水器,包括左手柄(1)、右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手柄(1)、右手柄(2)之间设置一用于抓牢桶的抓手件(3),所述左手柄(1)和右手柄(2)能够伸缩并且与抓手件(3)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提水器,其特征在于,左手柄(1)、右手柄(2)相邻抓手件(3)的一端分别开设凹槽(11),所述抓手件(3)上端部设置能够与凹槽(11)相贯通的滑槽(311),所述凹槽(11)与滑槽(311)内滑动连接一滑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提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长度小于或者等于凹槽(11)的长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提水器,其特征在于,当滑块完全位于凹槽(11)内时,左手柄(1)、右手柄(2)能够绕抓手件(3)转动;当滑块部分位于凹槽(11)内,部分位于滑槽(311)内时,滑块锁死左手柄(1)和右手柄(2)的位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提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手柄(1)和右手柄(2)分别开设用于插接抓手件(3)上端部的通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慧珍陆楹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