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814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智能手表包括:表壳本体和与表壳本体固定连接的表带;所述表带的内部开有一容纳槽,所述表壳本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位置对应,大小一致;从所述表壳本体内穿出的连接件固定连接至所述表带;容纳槽内放置智能手表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增加智能手表整体外形尺寸的情况下,利用表带内部空间,增加智能手表设计堆叠使用空间,极大丰富了手表设计堆叠的灵活性,由于智能手表一般有较高防水要求,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连通表带内部空间与表体内部空间时,创新的提出了从表壳内部固定连接表带,保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A smart Watc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mart watch, which comprises a watch case body and a strap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watch case body; a receptacle slot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watch case body, and an opening is arranged on the watch case body, the opening corresponds to the slot position of the receptacle slot, and the size is identical; and the watch case body is penetrated from the inside.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watch band, and the smart watch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receiving slot.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use of the inner space of the watch strap to increase the use space of the design stacking of the smart watch without increasing the overall shape and size of the smart watch, thus greatly enriching the flexibility of the design stacking of the watch. Because the smart watch generally has high waterproof requirements, the utility model connects the inner space of the watch strap with the watch body. When the part space, the innovative proposal of fixing the connecting strap from the inside of the case ensures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sche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手表
本技术涉及智能手表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手表。
技术介绍
在当前智能穿戴领域,特别是智能手表领域,为保证智能手表的美观、实用和舒适性,表体大小受到较大限制,进而表体内部用于设计堆叠空间非常有限,导致智能手表实现多功能和保证智能手表性能不可避免存在冲突,比如:功能越多,器件越多,占用空间越大,导致电池空间缩小,减少续航时间。在表体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增加智能手表设计堆叠空间,以实现更多功能或者优化性能,成为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以解决在表体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智能手表设计堆叠空间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所述智能手表包括:表壳本体和与表壳本体固定连接的表带;所述表带的内部开有一容纳槽,所述表壳本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位置对应,大小一致;从所述表壳本体内穿出的连接件固定连接至所述表带;所述容纳槽内放置智能手表器件。可选地,所述表壳本体上所述开口的两侧设置有表壳连接孔,从所述表壳连接孔内穿出的螺丝与所述表带上的表带连接孔中的螺母固定连接。可选地,从所述表壳本体上所述开口的两侧穿出的自攻螺丝固定连接到所述表带上。可选地,所述表带与表壳本体连接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向外凸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表壳本体上向内凹的凹陷部定位安装。可选地,所述表带的凸起部上以及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硬胶体。可选地,所述凸起部上绕周侧设置有软胶防水圈,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定位安装在一起后软胶防水圈与表壳本体过盈配合。可选地,所述凸起部上绕周侧设置有橡胶衬垫或橡胶密封垫,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定位安装在一起后橡胶衬垫或橡胶密封垫与表壳本体过盈配合。可选地,所述凹陷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所述开口。可选地,所述智能手表器件包括:天线器件、扬声器,马达,或者备用电池。可选地,所述表带为弧形,所述表带与所述表壳本体连接的一端的厚度大于另一端的厚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智能手表实现了在不增加手表整体外形尺寸的情况下,利用表带内部空间,增加手表设计堆叠使用空间,极大丰富了手表设计堆叠的灵活性。由于智能手表一般有较高防水要求,故本技术在提供表带内部空间与表体内部空间连通时,创新的提出了从表壳内部固定连接表带的方法,此种表带安装固定、定位和防水的方法,保证了此技术方案的可实现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组装后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组装后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组装前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表带与表壳本体连接后表壳本体内部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自攻螺丝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表带的局部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表壳本体一端部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表带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设计构思是:在智能手表领域,为保证智能手表的美观、实用和舒适性,表体大小受到较大限制,进而表体内部用于设计堆叠空间非常有限,导致智能手表实现多功能和保证智能手表性能不可避免存在冲突。在表体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增加智能手表设计堆叠空间,以实现更多功能或者优化性能,成为难题。对此,本申请的技术人想到拓展智能手表内部堆叠空间,在其他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智能手表表带的装配方式,有效利用表带内部空间,极大增加了智能手表设计堆叠的可使用空间,并满足了便捷安装和防水需求。有一种技术方案是采用生耳来连接表带与表体,或者采用类似生耳作用的螺丝,此类表带与表体连接方式,完全割裂表带与表体内部的连通性,几乎不能增加内部使用空间,使得手表内部放置电子器件的空间非常有限。还有一种技术方案是将表带与表体设计为一体式,在表带上制作天线,节省天线净空所需空间,此类方案常见于儿童智能手表,极大程度上限制外观,且表带无法更换,表带损坏即标志着整机损坏,对于表体内部其他器件放置空间有限。此外,该方案虽然可以天线净空所需空间,但对外观限制非常大,对手表外观多样性产生限制。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智能手表,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手表包括表壳本体1和与表壳本体1固定连接的表带2;表带2的内部开有一容纳槽,表壳本体1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与容纳槽的槽口位置对应,大小一致;从表壳本体1内穿出的连接件3固定连接至表带2;容纳槽内放置智能手表器件。这里的智能手表器件比如天线器件、扬声器,马达,备用电池等。由上可知,本实施例的智能手表通过在表带内设置容纳槽,容纳槽使用上不存在其他限制,可以根据空间大小放置任何器件,为结构设计堆叠提供丰富的灵活性。同时,由于智能手表一般有较高防水要求,故本技术在提供表带内部空间与表体内部空间连通时,创新的提出了从表壳内部固定连接表带的方案,此种表带安装固定、定位和防水,保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参见图3,表壳本体1包括上盖11和底壳10,上盖11和底壳10安装固定。本实施例的这种智能手表外观不受限制,各类风格手表均可使用,不论儿童手表,商务风格还是运动风格,丰富了产品的多样性。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表带与表壳本体连接后表壳本体内部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从表壳本体上开口101的两侧穿出的自攻螺丝3固定连接到表带上。即从表壳本体1内用自攻螺丝紧固,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图5示意了自攻螺丝3的结构,但不限于此。参见图8和图9,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表壳本体1上开口101的两侧设置有表壳连接孔102,图8示意了左右两个表壳连接孔102。从表壳连接孔102内穿出的螺丝与表带上的表带连接孔210中的螺母固定连接。从表壳连接孔102内穿出的螺丝比如是机牙螺丝,在表带连接孔处采取热熔或者模内注塑方式固定螺母,机牙螺丝和螺母配合将表带和表壳本体紧固连接,固定效果更佳。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剖面图,参见图6,表带为弧形,表带与所述表壳本体连接的一端的厚度大于另一端的厚度。这样能够方便佩戴。从图6所示的剖面图中可以看出,表壳本体1与表带2紧固连接,表壳本体1上开口101与表带2上的容纳槽21位置对应、大小一致。开口101连通表带2的内部空间以及表壳本体1的内部空间,方便将电子器件放入表带2的容纳槽21中,从而在不扩大智能手表整体体积的情况下,增加了堆叠空间,满足了应用需求。参见图7和图8,表带与表壳本体连接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向外凸的凸起部24,凸起部24与表壳本体1上向内凹的凹陷部103定位安装。一个实施例中,表带的凸起部24上以及容纳槽21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硬胶体。硬胶是指硬身的塑胶,在凸起部和容纳槽内设置硬胶,一来可以起到连接固定作用,二来可以保护表带内部器件不受损伤。参见图7至图9,凸起部24上绕周侧设置有软胶防水圈22,凸起部24与凹陷部103定位安装在一起后软胶防水圈22与表壳本体1过盈配合,起防水作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凸起部上绕周侧设置有橡胶衬垫或橡胶密封垫,凸起部与凹陷部定位安装在一起后橡胶衬垫或橡胶密封垫与表壳本体过盈配合,起防水作用。如图8所示,凹陷部10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表包括:表壳本体和与表壳本体固定连接的表带;所述表带的内部开有一容纳槽,所述表壳本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位置对应,大小一致;从所述表壳本体内穿出的连接件固定连接至所述表带;所述容纳槽内放置智能手表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表包括:表壳本体和与表壳本体固定连接的表带;所述表带的内部开有一容纳槽,所述表壳本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位置对应,大小一致;从所述表壳本体内穿出的连接件固定连接至所述表带;所述容纳槽内放置智能手表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壳本体上所述开口的两侧设置有表壳连接孔,从所述表壳连接孔内穿出的螺丝与所述表带上的表带连接孔中的螺母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表壳本体上所述开口的两侧穿出的自攻螺丝固定连接到所述表带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与表壳本体连接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向外凸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表壳本体上向内凹的凹陷部定位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佳君张红义罗正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真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