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式一元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8075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式一元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内安装有鱼池底板,可拼装式填料挡板、后挡板以及隔板。所述可拼装式填料挡板、鱼池底板、隔板及集装箱侧壁将内部分为鱼池区域、水处理区域以及鱼池支架区域。所述水处理区域安装有若干填料支撑板,填料支撑板之间填充有水处理填料,填料支撑板的下方安装有曝气管。集装箱的顶部设有操作天窗,可拼装式填料挡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具有过水孔板,集装箱的底部设有总排污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吊运和运输,环境适应性强、操作管理简单,能够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它适用于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占用空间少且组装拆卸方便,可单个使用,亦可多个系统并联使用。

A containerized single loop system for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tainer-type unitary 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container. The container is equipped with a fishpond bottom plate, and can be assembled with packing baffles, back baffles and baffles. The assembled packing baffle,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fish pond, the partition plate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container are divided into the fish pond area, the water treatment area and the fish pond support area. The water treatment area is equipped with a number of filler support plates, water treatment fillers are filled between the filler support plates, and an aeration pipe is arranged below the filler support plate. The top of the container is provided with an operation skylight, and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assembled packing baffl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water passage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container is provided with a general sewage pipe. The invention is convenient for hoisting and transportation, has strong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simpl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can realize standardized and large-scale production. It is suitable for areas with complex topography and landform, occupies less space and is easy to assemble and disassemble. It can be used individually or in parallel with multiple syst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式一元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式一元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属于循环水养殖设备

技术介绍
循环水养殖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养殖模式,突破传统养殖方式的弊端,能减少养殖过程中对周边水环境的依赖,降低养殖过程中污水排放,提高成活率、降低养殖风险、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绿色养殖。现有的循环水养殖系统通常具有养殖规模较大、一次性投入大、日常运行成本高且对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等特点,同时对相关配套要求严格,通常需有建设标准化厂房和车间,且需配备完善的交通及配电等配套设施,灵活性较差,所需资金大,成本高。不适用于地形复杂且配套不完善的偏远山区或对规模要求较小的地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式一元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将养殖单元与水处理单元整体构建于一个箱体内,实现标准化和模块化生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装箱式一元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内安装一宽度小于集装箱宽度的鱼池底板,所述鱼池底板的一侧与集装箱侧壁固接,鱼池底板的另一侧竖向固接可拼装式填料挡板,鱼池底板及可拼装式填料挡板的尾端固接一设置在集装箱两侧壁间的后挡板,鱼池底板与集装箱底板之间设有隔板,所述可拼装式填料挡板、鱼池底板及集装箱的一侧壁之间构成鱼池区域,可拼装式填料挡板、隔板以及集装箱的另一侧壁之间形成水处理区域,鱼池底板与隔板以及集装箱底板之间形成鱼池支架区域,所述水处理区域安装有若干填料支撑板,所述填料支撑板之间填充有水处理填料,填料支撑板的下方安装有曝气管,所述集装箱的顶部设有操作天窗,所述可拼装式填料挡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具有过水孔板,集装箱的底部设有与水处理区域连通的总排污管。进一步,所述总排污管安装于集装箱的底角处。进一步,所述隔板由鱼池底板处朝总排污管方向倾斜设置。进一步,所述鱼池底板与集装箱的侧壁之间通过导流板连接。进一步,所述操作天窗的数量为2个。进一步,所述集装箱的后端安装有大门,所述鱼池底板的长度小于集装箱的长度,所述大门与后挡板之间为控制及操作区域。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一个集装箱的改造,使其提供养殖和水处理的场所,具备养殖和水处理的功能。具体是指,通过在集装箱箱体内设置鱼池底板、可拼装式填料挡板、隔板将内部区域划分形成一体化的养殖单元及水处理单元,实现集中式、立体式构成。本专利技术中鱼池区域为养殖单元,其内部水路循环主要分为两路:一路是该区域内部自循环,在集装箱侧壁、导流板、鱼池池底和可拼装式填料挡板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在纵向切面上的环流;另一路是鱼池区域的养殖水体经由可拼装式填料挡板下端的过水孔板进入水处理区域,而后在曝气管的曝气气提作用带动下,水体流经水处理填料进行水质净化,最终在上方通过可拼装式填料挡板上端的过水孔板流回鱼池区域,并为鱼池区域自循环提供环流动力。曝气管的作用是通过曝气产生循环的动力,并为整个系统供氧。水处理区域最下方集污区域,隔板的设置构成为一斜坡,更方便集污。由鱼池区域流入水处理区域的养殖水体中所含颗粒物因重力沉淀作用直接沉入底部集污区域,经规整填料过滤拦截的颗粒物也会沉淀在集污区域,并最终经由总排污管排出。操作天窗便于工作人员主要在此处进行养殖的日常操作及起鱼、放鱼操作。控制及操作区域主要用于放置总控制箱等日常操作工具,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此设置具备其他功能的设备,如微滤机等。该区域同时设置的大门,可方便工作人员进入。鱼池支架区域为架空结构,此区域内部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具备其他功能的设备,如紫外杀菌器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本专利技术使养殖和水处理在一个集装箱内就可以实现,体现了两种功能的一元化和一体化。它具有灵活性强,方便吊运和运输,具有投资及养殖规模可控、环境适应性强、操作管理简单等特点,能够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2、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占用空间少且组装拆卸方便,可单个使用,亦可多个系统并联使用。3、本专利技术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套水质监测模块、视频监控模块、控温模块及增氧模块,从而实现集中式、立体式养殖。同时也可以用于其他养殖领域。4、本专利技术无需额外动力,整体循环由曝气产生水循环动力,同时可完成鱼池增氧。5、本专利技术该系统大规模推广可为我国扶贫政策的有效推动发展和现代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思路及示范。6、本专利技术便于构建以集装箱-池塘养殖模式及集装箱-鱼菜共生养殖模式为主的生态养殖模型,形成“鱼、菜、菌”共生的零排放绿色高效养殖模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沿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将更加清楚。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4所示,一种集装箱式一元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集装箱1,所述集装箱1内安装一宽度小于集装箱宽度的鱼池底板3,所述鱼池底板3的一侧与集装箱侧壁固接,鱼池底板3的另一侧竖向固接可拼装式填料挡板13,鱼池底板3及可拼装式填料挡板13的尾端固接一设置在集装箱两侧壁间的后挡板1-1,鱼池底板3与集装箱底板之间设有隔板9。为了有利于箱体内水循环,所述鱼池底板3与集装箱的侧壁之间通过导流板2连接。所述可拼装式填料挡板13、鱼池底板3以及集装箱的一侧壁之间构成鱼池区域10,可拼装式填料挡板13、隔板9以及集装箱的另一侧壁之间形成水处理区域8,鱼池底板3与隔板9以及集装箱底板之间形成鱼池支架区域4。所述水处理区域8安装有若干填料支撑板11,所述填料支撑板11之间填充有水处理填料8a,填料支撑板11的下方安装有曝气管7。所述集装箱的顶部设有2个操作天窗15,所述可拼装式填料挡板1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具有过水孔板5,集装箱的底部设有与水处理区域8连通的总排污管6。作为优选,所述总排污管6安装于集装箱1的底角处。所述隔板9由鱼池底板3处朝总排污管6方向倾斜设置。所述集装箱A的后端安装有大门14,所述鱼池底板3的长度小于集装箱A的长度,所述大门14与后挡板1-1之间为控制及操作区域1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集装箱内设置鱼池底板、可拼装式填料挡板、隔板将内部区域划分形成一体化的养殖单元及水处理单元,实现集中式、立体式构成。本专利技术的鱼池区域为养殖单元,其内部水路循环主要分为两路:一路是该区域内部自循环,在集装箱侧壁、导流板、鱼池池底和可拼装式填料挡板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在纵向切面上的环流;另一路是鱼池区域的养殖水体经由可拼装式填料挡板下端的过水孔板进入水处理区域,而后在曝气管的曝气气提作用带动下,水体流经水处理填料进行水质净化,最终在上方通过可拼装式填料挡板上端的过水孔板流回鱼池区域,并为鱼池区域自循环提供环流动力。曝气管的作用是通过曝气产生循环的动力,并为整个系统供氧。水处理区域最下方集污区域,隔板的设置构成为一斜坡,更方便集污。由鱼池区域流入水处理区域的养殖水体中所含颗粒物因重力沉淀作用直接沉入底部集污区域,经规整填料过滤拦截的颗粒物也会沉淀在集污区域,并最终经由总排污管排出。操作天窗便于工作人员主要在此处进行养殖的日常操作及起鱼、放鱼操作。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式一元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集装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1)内安装一宽度小于集装箱宽度的鱼池底板(3),所述鱼池底板(3)的一侧与集装箱侧壁固接,鱼池底板(3)的另一侧竖向固接可拼装式填料挡板(13),鱼池底板(3)及可拼装式填料挡板(13)的尾端固接一设置在集装箱两侧壁间的后挡板(1‑1),鱼池底板(3)与集装箱底板之间设有隔板(9),所述可拼装式填料挡板(13)、鱼池底板(3)及集装箱的一侧壁之间构成鱼池区域(10),可拼装式填料挡板(13)、隔板(9)以及集装箱的另一侧壁之间形成水处理区域(8),鱼池底板(3)与隔板(9)以及集装箱底板之间形成鱼池支架区域(4),所述水处理区域(8)安装有若干填料支撑板(11),所述填料支撑板(11)之间填充有水处理填料(8a),填料支撑板(11)的下方安装有曝气管(7),所述集装箱的顶部设有操作天窗(15),所述可拼装式填料挡板(1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具有过水孔板(5),集装箱的底部设有与水处理区域(8)连通的总排污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式一元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集装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1)内安装一宽度小于集装箱宽度的鱼池底板(3),所述鱼池底板(3)的一侧与集装箱侧壁固接,鱼池底板(3)的另一侧竖向固接可拼装式填料挡板(13),鱼池底板(3)及可拼装式填料挡板(13)的尾端固接一设置在集装箱两侧壁间的后挡板(1-1),鱼池底板(3)与集装箱底板之间设有隔板(9),所述可拼装式填料挡板(13)、鱼池底板(3)及集装箱的一侧壁之间构成鱼池区域(10),可拼装式填料挡板(13)、隔板(9)以及集装箱的另一侧壁之间形成水处理区域(8),鱼池底板(3)与隔板(9)以及集装箱底板之间形成鱼池支架区域(4),所述水处理区域(8)安装有若干填料支撑板(11),所述填料支撑板(11)之间填充有水处理填料(8a),填料支撑板(11)的下方安装有曝气管(7),所述集装箱的顶部设有操作天窗(15),所述可拼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林张宇雷宿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