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806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2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虾装置,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两侧内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移动轨道,且移动轨道上活动连接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清洁板,第一清洁板与养殖池的侧壁接触,所述移动装置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竖切面呈“U”型结构设置,且第二连接板的底端内壁与移动装置的底端之间连接有两组成对称结构设置的导向杆,导向杆上套接有弹簧,弹簧的顶端与移动装置连接,弹簧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可以对养殖池底端的废物进行收集,并且可以对养殖池的侧壁以及底端进行清洁,保证养殖池的整洁,提高虾的成活率。

A shrimp rai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rimp cultur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ulture pond. The inner walls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culture pond are provided with two symmetrically arranged moving tracks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and the moving track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a moving device. The top of the mo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leaning plate, and the first cleaning plate contacts the side wall of the culture po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mo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vertical section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in a U-shaped structure.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moving device are connected with two guiding rods with symmetrical structure. The guiding rod is sleeved with a spring, the top of the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ing device, and the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ottom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moving device. The bottom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novel structure, can collect the waste at the bottom of the culture pond, and can clean the side wall and the bottom of the culture pond, ensure the tidiness of the culture pond, and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shri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虾装置
本技术涉及养殖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养虾装置。
技术介绍
虾,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节肢动物,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种类很多,包括南极红虾、青虾、河虾、草虾、对虾、明虾、龙虾等。虾具有很高的食疗营养价值‘可以有蒸、炸等做法,并可以用做于中药材。虾是甲壳亚门十足目游泳亚目动物,有近2000个品种,大都生活在江湖中。都有胡须钩鼻,背弓呈节状,尾部有硬鳞脚多善于跳跃。许多种为重要食物。大小从数米到几毫米,平均4~8厘米。体型大者称为大虾。藉腹部和尾的弯曲可迅速倒游。吃微小生物,有的吃腐肉。雌虾可产卵1,500~14,000粒,附在游泳肢上。在成体前要经过5个发育期。它的子在腹外,味很鲜,人们喜食。虾体长而扁,外骨骼有石灰质,分头胸和腹两部分。在进行虾的养殖时,由于虾自身所排泄出的废物长期堆积在养殖池的底部,会影响虾的正常生长,严重的则会直接导致其死亡,给养殖人员带来了直接的损失,但是这些废物的清理工作又相当麻烦,无形中给养殖人员加大了劳动强度,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养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养虾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虾装置,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两侧内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移动轨道,且移动轨道上活动连接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清洁板,第一清洁板与养殖池的侧壁接触,所述移动装置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竖切面呈“U”型结构设置,且第二连接板的底端内壁与移动装置的底端之间连接有两组成对称结构设置的导向杆,导向杆上套接有弹簧,弹簧的顶端与移动装置连接,弹簧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两组呈对称设置的圆形通孔,且第一连接板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中间位置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第二连接板且延伸至第二连接板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清洁板,第二清洁板的竖切面呈“U”型结构设置,且第二清洁板的两侧侧壁的底端均连接有铲板,且铲板的竖切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清洁板的两侧侧壁设有呈对称设置的矩形通孔,且矩形通孔处转动连接有门板,且门板与第二清洁板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卷簧。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轮和驱动马达,移动轮上安装有驱动马达,且移动轮活动安装在移动轨道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清洁板靠近养殖池内壁的一侧与第二清洁板靠近养殖池的段内壁的一侧均胶黏有清洁棉。优选的,所述养殖池的两侧内壁分别安装有温度计和增氧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移动轨道、第一清洁板、移动装置、弹簧、第一连接板、导向杆、连接杆、铲板、门板、第二清洁板、第二连接板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对养殖池底端的废物进行收集,并且可以对养殖池的侧壁以及底端进行清洁,保证养殖池的整洁,提高虾的成活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养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养虾装置的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养虾装置的侧视图。图中:1养殖池、2温度计、3移动轨道、4增氧机、5第一清洁板、6移动装置、7弹簧、8第一连接板、9导向杆、10连接杆、11铲板、12门板、13第二清洁板、14第二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养虾装置,包括养殖池1,养殖池1的两侧内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移动轨道3,且移动轨道3上活动连接有移动装置6,移动装置6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清洁板5,第一清洁板5与养殖池1的侧壁接触,所述移动装置6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4的竖切面呈“U”型结构设置,且第二连接板14的底端内壁与移动装置6的底端之间连接有两组成对称结构设置的导向杆9,导向杆9上套接有弹簧7,弹簧7的顶端与移动装置6连接,弹簧7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8,第一连接板8上设有两组呈对称设置的圆形通孔,且第一连接板8与导向杆9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8的底端中间位置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穿过第二连接板14且延伸至第二连接板14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清洁板13,第二清洁板13的竖切面呈“U”型结构设置,且第二清洁板13的两侧侧壁的底端均连接有铲板11,且铲板11的竖切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设置,第二清洁板13的两侧侧壁设有呈对称设置的矩形通孔,且矩形通孔处转动连接有门板12,且门板12与第二清洁板13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卷簧,移动装置6包括移动轮和驱动马达,移动轮上安装有驱动马达,且移动轮活动安装在移动轨道3上,第一清洁板5靠近养殖池1内壁的一侧与第二清洁板13靠近养殖池1的段内壁的一侧均胶黏有清洁棉,养殖池1的两侧内壁分别安装有温度计2和增氧机4。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将启动移动装置6上的驱动马达,使其带动移动装置6在移动轨道3上运动,移动装置6运动时,使得第一清洁板5对养殖池1的侧壁进行清洁,同时铲板11对养殖池1底端的废物进行铲动,由于门板12处设置有卷簧,所以铲除的废物会使得门板12转动,从而使得废物进入到第二清洁板13内,弹簧7以及导向杆9、连接杆10的设置,使得第二清洁板13可以紧贴养殖池1的底端,对其底端内壁进行清洁,由此,完成对养殖池内壁的清洁,为虾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环境。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虾装置,包括养殖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的两侧内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移动轨道(3),且移动轨道(3)上活动连接有移动装置(6),移动装置(6)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清洁板(5),第一清洁板(5)与养殖池(1)的侧壁接触,所述移动装置(6)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4)的竖切面呈“U”型结构设置,且第二连接板(14)的底端内壁与移动装置(6)的底端之间连接有两组成对称结构设置的导向杆(9),导向杆(9)上套接有弹簧(7),弹簧(7)的顶端与移动装置(6)连接,弹簧(7)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8),第一连接板(8)上设有两组呈对称设置的圆形通孔,且第一连接板(8)与导向杆(9)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8)的底端中间位置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穿过第二连接板(14)且延伸至第二连接板(14)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清洁板(13),第二清洁板(13)的竖切面呈“U”型结构设置,且第二清洁板(13)的两侧侧壁的底端均连接有铲板(11),且铲板(11)的竖切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虾装置,包括养殖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的两侧内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移动轨道(3),且移动轨道(3)上活动连接有移动装置(6),移动装置(6)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清洁板(5),第一清洁板(5)与养殖池(1)的侧壁接触,所述移动装置(6)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4)的竖切面呈“U”型结构设置,且第二连接板(14)的底端内壁与移动装置(6)的底端之间连接有两组成对称结构设置的导向杆(9),导向杆(9)上套接有弹簧(7),弹簧(7)的顶端与移动装置(6)连接,弹簧(7)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8),第一连接板(8)上设有两组呈对称设置的圆形通孔,且第一连接板(8)与导向杆(9)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8)的底端中间位置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穿过第二连接板(14)且延伸至第二连接板(14)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清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雷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