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断面陡坡水工隧洞掘进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小断面陡坡水工隧洞掘进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自然的改造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地下施工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进一步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内地下施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施工项目也越来越多。隧道开挖施工中伴随着地层应力状态的改变和调整,相应地引起地层和地表位移与变形。地层变形向外传递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通过向隧道上方、下方及侧方的传递,对地表建筑物产生影响,尤其在城市中,几乎所有隧道施工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地表建筑物。建筑物发生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的机制和过程是十分复杂的。通常,在地基土体原有的稳定状态遭到破坏时,建筑物就会产生变形甚至破坏。而隧道开挖卸载改变了建筑物原有地基的平衡状态,使基础及上部结构受到的支承反力的大小和分布发生改变,从而表现为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在现有技术中,为解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地质条件的改变而导致的安全风险,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从而在施工参数发生异常变化或发生施工事故时,能够及时做出应对,调整对应的施工参数,以缓解或改善施工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断面陡坡水工隧洞掘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的施工模式;获取当前的监控状况,并基于所述监控状况获得隧道周围建筑物的异常量;基于所述施工模式对所述异常量进行处理,以获得处理后异常量;基于所述处理后异常量对所述施工模式进行调整,以获得调整后施工模式;以所述调整后施工模式继续对所述隧道进行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断面陡坡水工隧洞掘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的施工模式;获取当前的监控状况,并基于所述监控状况获得隧道周围建筑物的异常量;基于所述施工模式对所述异常量进行处理,以获得处理后异常量;基于所述处理后异常量对所述施工模式进行调整,以获得调整后施工模式;以所述调整后施工模式继续对所述隧道进行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模式为先拱后墙法、漏斗棚架法、台阶法、全断面法、上下导坑先墙后拱法、蘑菇形法、侧壁导坑先墙后拱法、爆破开挖、矿山法中的一种,所述获取当前的施工模式,包括:对所述施工模式进行步骤分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的监控状况,并基于所述监控状况获得隧道周围建筑物的异常量,包括:获取在所述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监控信息;当出现施工异常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监控信息获得与所述施工异常对应的当前施工步骤以及与所述施工异常对应的隧道周围建筑物的异常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施工模式对所述异常量进行处理,以获得处理后异常量,包括:基于所述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荣耀,张彦,刘雪冰,郑明明,杨凯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