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井回注工艺管柱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气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井回注工艺管柱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天然气开采中,随着气藏压力和天然气流动速度的逐步降低,致使气藏中的产出水或凝析液不能随天然气流携带出井筒,从而滞留在井筒中,形成气田水。气田水聚集于井底,形成液柱,对气藏造成额外的静水回压,导致气井自喷能量持续下降,影响气井产量。因此,有必要对气田水进行处理。现有技术通过下述方式对气田水进行处理:采用倒置的电潜泵将含气水(产出水或凝析液与天然气的混合物)在井下分离后,天然气通过套管采出,电潜泵将气田水注入产层以下地层。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气田水注入产层以下地层变为边、底水,影响气井的采收率。且气井为含硫化氢气井时,天然气通过套管采出时其内的硫化氢对套管腐蚀较严重,影响井筒寿命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井回注工艺管柱及方法,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同井回注工艺管柱,包括倒置的电潜泵,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油管、筛管,以及回注管段;所述筛管的下端与所述电潜泵的上端连接;所述油管的外壁设置有能使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井回注工艺管柱,包括倒置的电潜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还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油管(2)、筛管(3),以及回注管段(4);所述筛管(3)的下端与所述电潜泵(1)的上端连接;所述油管(2)的外壁设置有能使所述电潜泵(1)的电缆穿过的可穿越式封隔器(201);所述回注管段(4)包括:内管(401)与外管(402),所述内管(401)的上端与所述电潜泵(1)连通,下端封堵;所述外管(402)设置在所述内管(401)的外部,所述外管(402)与所述内管(401)之间形成有上下连通的第一环形空间(I),所述外管(402)的外壁上设置有上封隔器(5)和下封隔器(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井回注工艺管柱,包括倒置的电潜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还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油管(2)、筛管(3),以及回注管段(4);所述筛管(3)的下端与所述电潜泵(1)的上端连接;所述油管(2)的外壁设置有能使所述电潜泵(1)的电缆穿过的可穿越式封隔器(201);所述回注管段(4)包括:内管(401)与外管(402),所述内管(401)的上端与所述电潜泵(1)连通,下端封堵;所述外管(402)设置在所述内管(401)的外部,所述外管(402)与所述内管(401)之间形成有上下连通的第一环形空间(I),所述外管(402)的外壁上设置有上封隔器(5)和下封隔器(6);位于所述上封隔器(5)与所述下封隔器(6)之间的第一环形空间(I)内沿径向设置有回注通道(7),用于使所述内管(401)的内部与所述外管(402)的外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401)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8);所述单向阀(8)设置在所述回注通道(7)的上方,且,液体能够通过所述单向阀(8)自上而下流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8)包括:阀座(801)、阀球(802)、弹簧(803);所述阀座(801)设置于所述内管(401)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回注通道(7)的上方;所述阀球(802)位于所述阀座(801)的下方;所述弹簧(803)位于所述阀球(802)下方,且在释放状态下支撑所述阀球(802)使所述阀球(802)与所述阀座(801)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隔器(5)、所述下封隔器(6)为可取式机械封隔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2)、所述回注管段(4)均为高抗硫材质。6.利用权利要求1-5所述的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林峰,何明格,陆小锋,梁蕊,朱达江,唐思洪,彭杨,王晓娇,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