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理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安装的铁路用电线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79021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铁路用电线杆,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的相对面通过两个滑杆固定连接,且两个滑杆的表面均套接有滑套,且两个滑套的上表面均与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面卡接有螺纹帽,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与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该便于安装的电线杆,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电动推杆、滑杆、滑套、螺纹柱和螺纹帽之间的配合,进而使卡块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连接的更紧密,进而使人们不需要用扳手等工具对电线杆进行固定,进而使固定电线杆的过程比较简单和快捷,进而节省的人们的时间,保证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铁路用电线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铁路用电线杆。
技术介绍
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引列车车辆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驶。传统方式是钢轮行进,但广义的铁路运输尚包括磁悬浮列车、缆车、索道等非钢轮行进的方式,或称轨道运输。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列车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使这上面的人感到更舒适,而且它还能节省能量。如果配置得当,铁路运输可以比路面运输运载同一重量物时节省五至七成能量。而且,铁轨能平均分散列车的重量,使列车的载重能力大大提高。铁路的两侧架设有电线杆,传统的电线杆通常是使用螺栓进行固定,固定的过程通常是人们使用扳手等工具进行,进而固定电线杆的过程需要将电线杆一直固定住,操作过程比较繁琐,进而浪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使人们安装电线杆的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铁路用电线杆,解决了传统的电线杆通常是使用螺栓进行固定,固定的过程通常是人们使用扳手等工具进行,进而固定电线杆的过程需要将电线杆一直固定住,操作过程比较繁琐,进而浪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铁路用电线杆,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内壁的相对面通过两个滑杆(3)固定连接,且两个滑杆(3)的表面均套接有滑套(4),且两个滑套(4)的上表面均与连接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的右侧面卡接有螺纹帽(6),所述连接板(5)的上表面与第一固定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7)的上表面与第一电机(8)机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帽(6)与螺纹柱(10)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10)的右端与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铁路用电线杆,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内壁的相对面通过两个滑杆(3)固定连接,且两个滑杆(3)的表面均套接有滑套(4),且两个滑套(4)的上表面均与连接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的右侧面卡接有螺纹帽(6),所述连接板(5)的上表面与第一固定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7)的上表面与第一电机(8)机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帽(6)与螺纹柱(10)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10)的右端与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1)机身的下表面与固定块(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2)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分别与四个电动推杆(17)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右侧两个电动推杆(17)的顶端均与第二固定板(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电机(11)位于右侧两个电动推杆(17)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16)的上表面卡接有轴承(15),所述轴承(15)内套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外表面卡接有从动齿轮(13),所述转轴(14)的顶端与卡块(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块(18)位于第一凹槽(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理
申请(专利权)人:李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