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市的海绵型立箅式雨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7860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的海绵型立箅式雨水口,包括路缘石,以及设置在路缘石一侧的井室,其特征在于路缘石中开孔,并通过孔道与井室连通,所述路缘石开孔内嵌设收水篦子,井室下部设雨水连管,所述井室上方设置种植盆,种植盆顶面与人行道铺装顶面齐平,种植盆内从下至上依次布置土工布、营养基质、种植土。该雨水口对国标立箅式雨水口做了优化改进,优化井室结构,在井室上部设置种植盆,栽种草皮和花卉。海绵型的立箅式雨水口维护管理方便,在不增加造价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城市绿化面积,美化道路景观,削减城市降雨径流系数,响应国家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城市的海绵型立箅式雨水口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和排水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城市的海绵型立箅式雨水口,降低城市雨水径流量。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的地表硬化率越来越高。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城市安全,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因此建设海绵型城市的需求日趋强烈。道路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路面雨水会通过雨水口排入雨水管网系统,最终流入现状水系。国标图集<06MS201>中雨水口分为三类:平箅式、偏沟式和立箅式。实际工程应用中主要采用平箅式和立箅式雨水口。目前,海绵城市建设标准中已经明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满足标准要求,海绵城市技术在城市道路中主要有三种应用形式,分别为道路铺装、绿化分隔带和人行道绿化带。上海、厦门等城市已经分别出版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明确了这三种形式的具体做法。但是在微观层面却忽略了雨水口的海绵化改造。按照《室外排水规范GB50014-2006》,雨水口间距为25~50m。考虑1Km长的道路,道路断面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开,则每隔约3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城市的海绵型立箅式雨水口,包括路缘石,以及设置在路缘石一侧的井室,其特征在于路缘石中开孔,并通过孔道与井室连通,所述路缘石开孔内嵌设收水篦子,井室下部设雨水连管,所述井室上方设置种植盆,种植盆顶面与人行道铺装顶面齐平,种植盆内从下至上依次布置土工布、营养基质、种植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城市的海绵型立箅式雨水口,包括路缘石,以及设置在路缘石一侧的井室,其特征在于路缘石中开孔,并通过孔道与井室连通,所述路缘石开孔内嵌设收水篦子,井室下部设雨水连管,所述井室上方设置种植盆,种植盆顶面与人行道铺装顶面齐平,种植盆内从下至上依次布置土工布、营养基质、种植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的海绵型立箅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盆内土工布厚度为0.4~0.6cm,营养基质厚度为2.5~3.5cm,种植土厚度为12~18cm,其中营养基质厚度与种植土厚度按照1:5进行控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的海绵型立箅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盆下部设有条形开孔区域,所述条形开孔区域内设若干条形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的海绵型立箅式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整个条形开孔区域有效面积按公式进行计算,W为渗透设施渗透量,取0.005~0.01m3;β为安全系数,取1.0;K为土壤渗透系数(m/s),取0.002mm/s~0.003mm/s;J为水力坡降,取1.0;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