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等长锚索或锚杆支护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7843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9:12
一种非等长锚索或锚杆支护设计方法,所述支护方法包括确定长、短锚索或锚杆的长度,采用长、短锚索或锚杆以一定配比间隔布置;根据基坑的整体稳定性及土层滑移面,确定长锚索或锚杆(2)的长度;根据锚索或锚杆的抗拔力,确定短锚索或锚杆(3)的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既适用于单层锚索或锚杆支护,也适用于多层锚索或锚杆支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非等长锚索或锚杆支护设计方法,与传统都采用等长锚索或锚杆支护设计方法不同,充分利用了土层自身的粘结力和锚索或锚杆整体的相互作用,且不同长度的锚索或锚杆有利于分散其末端土体的受力,确保安全可行的前提下,节省用材,缩短工期,施工方便,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等长锚索或锚杆支护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等长锚索或锚杆支护设计方法,属土建施工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需要开挖很深的基坑,且采用锚索或者锚杆作为基坑支护的方法具有支护效果好、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占用施工净空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锚索或锚杆支护方法大多都统一采用等长的锚索或锚杆进行基坑支护,这样的方法虽然在工程中应用较广,但没有充分利用土层自身粘结力及锚索或锚杆整体的作用力,导致材料浪费,施工期长,整体经济效益较差,且锚索或锚杆的末端集中在同一截面,使其末端的受力在同一截面上容易产生新的滑移面,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建设工程中采用锚索或者锚杆作为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非等长锚索或锚杆支护设计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非等长锚索或锚杆支护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长、短锚索或锚杆的长度,采用长、短锚索或锚杆以一定配比间隔布置;根据基坑的整体稳定性及土层滑移面,确定长锚索或锚杆的长度;根据锚索或锚杆的抗拔力,确定短锚索或锚杆的长度;用长锚索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等长锚索或锚杆的支护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长、短锚索或锚杆的长度,采用长、短锚索或锚杆以一定配比间隔布置;根据基坑的整体稳定性及土层滑移面,确定长锚索或锚杆的长度;根据锚索或锚杆的抗拔力,确定短锚索或锚杆的长度;长锚索或锚杆的长度,包括长锚索或锚杆的自由段长度和长锚索或锚杆的固定段长度;所述长锚索或锚杆的锚固段长度根据锚索或锚杆在滑弧面以外的锚固段长度l′a,j确定,满足下面公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等长锚索或锚杆的支护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长、短锚索或锚杆的长度,采用长、短锚索或锚杆以一定配比间隔布置;根据基坑的整体稳定性及土层滑移面,确定长锚索或锚杆的长度;根据锚索或锚杆的抗拔力,确定短锚索或锚杆的长度;长锚索或锚杆的长度,包括长锚索或锚杆的自由段长度和长锚索或锚杆的固定段长度;所述长锚索或锚杆的锚固段长度根据锚索或锚杆在滑弧面以外的锚固段长度l′a,j确定,满足下面公式:其中,cik为第i分条滑裂面处土体固结不排水剪粘聚力标准值;li为第i分条滑裂面处弧长;q0为上覆均布荷载;bi为第i分条宽度;ωi为第i条分条土重;θi为第i分条滑裂面处中点切线与水平面夹角;R′k,j为第j层锚索或锚杆在滑弧面以外的锚固段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θj为滑弧面在第j层锚索或锚杆处的法线与垂直面的夹角;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长节王珏罗文俊武思宇方焘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