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基坑、地下构筑物、水利水电、矿山、环保和港湾等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连续墙施工法又称混凝土帷幕法,是在地面沿着拟建的地下结构或高层建筑基坑的周边,用特制的挖槽机械,在泥浆护壁状态下开挖一定长度的沟槽,然后将钢筋笼吊放入沟槽,用导管法在充满泥浆的沟槽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从沟槽底部逐渐向上浇筑,同时将泥浆置换出来,在地下形成钢筋混凝土墙段,即地下连续墙段,把各单元墙段用接头逐一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内部的钢筋设计根据地下连续墙在地下结构的施工和使用的全程过程中所受到的最大荷载进行计算。在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前,地下连续墙所受到的内力大于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所受到的内力。现有技术中,没有利用这一特性,对地下连续墙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差额部分的配筋进行回收,造成了钢材的浪费和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施工方法,在现有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基础上,配置用于在地下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预应力群束与多孔固定端锚具组装形成预应力群束组件,所述预应力群束的下端安装于所述多孔固定端锚具内,每一预应力群束包括若干用于对地下连续墙施加预应力的工作索以及用于对工作索进行解锚的工具索,所述工作索围绕设置于所述工具索外侧,所述工具索与所述工作索均为直线型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包括钢绞线以及套设于钢绞线外侧的护套管,多孔固定端锚具既能锚固又能解锚工作索的钢绞线;在钢筋笼上安装若干预应力群束组件;将安装有若干预应力群束组件的钢筋笼吊装至开挖完成的槽段内;浇筑槽段混凝土形成地下连续墙段;地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预应力群束与多孔固定端锚具组装形成预应力群束组件,所述预应力群束的下端安装于所述多孔固定端锚具内,每一预应力群束包括若干用于对地下连续墙施加预应力的工作索以及用于对工作索进行解锚的工具索,所述工作索围绕设置于所述工具索外侧,所述工具索与所述工作索均为直线型无粘结预应力筋,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包括钢绞线以及套设于钢绞线外侧的护套管,多孔固定端锚具既能锚固又能解锚工作索的钢绞线;在钢筋笼上安装若干预应力群束组件;将安装有若干预应力群束组件的钢筋笼吊装至开挖完成的槽段内;浇筑槽段混凝土形成地下连续墙段;地下连续墙段达到设计强度后,在预应力群束伸出地下连续墙段顶面的那一端依次安装锚垫板以及多孔张拉端锚具,张拉预应力群束中工作索的钢绞线;进行地下结构施工,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对工作索的钢绞线进行卸荷;回收工具索的钢绞线,使得工作索的钢绞线解锚,解锚后采用人力或者收线机回收工作索的钢绞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固定端锚具包括外锚环、内锚块、第一夹片组、承压端板、以及封闭罩,所述承压端板上对应设有供工作索和工具索的钢绞线穿越的通孔,所述外锚环设置于所述承压端板的下表面,所述内锚块围绕所述工具索的钢绞线设置于所述外锚环的内侧,每个内锚块与外锚环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置第一夹片组的空间,所述工作索的钢绞线的下端依次穿经钢套管连接头、承压端板的对应通孔以及内锚块与外锚环之间的用于容置第一夹片组的空间,所述第一夹片组包括至少两片第一夹片,所述至少两片第一夹片围绕对应的钢绞线设置,所述第一夹片组在用于容置第一夹片组的空间内做压紧处理,所述封闭罩设置于所述承压端板的下侧,所述外锚环、内锚块、第一夹片组以及群预应力束的下端位于所述封闭罩内,所述封闭罩内注入油脂,当内锚块位于工具索的钢绞线的外侧时,所述用于容置第一夹片组的空间为上下贯通的第一锥形孔;当将所述工具索的钢绞线拔离内锚块时,内锚块与外锚块之间的容置第一夹片组的空间变大,使得第一夹片组放松对工作索的钢绞线的咬合力实现解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端板的上表面对应每个通孔固定设有钢管套连接头,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护套管穿入对应的钢套管连接头中,采用液压设备将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护套管与对应的钢套管连接头咬合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垫板设置于地下连续墙段的顶面,所述多孔张拉端锚具包括张拉锚板以及若干第二夹片组,所述张拉锚板设置于锚垫板的上侧,所述张拉锚板上对应设有供工作索和工具索的钢绞线穿越的第二锥形孔,对应工作索的第二锥形孔中设有所述第二夹片组,每个第二夹片组包括至少两块第二夹片,所述至少两块第二夹片绕设于工具索的钢绞线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夹片与钢绞线相接触的表面设有锯齿,第二夹片相对张拉锚板向外移动时放松钢绞线,第二夹片相对张拉锚板向内移动时咬紧钢绞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张拉装置对工具索的钢绞线进行张拉,所述张拉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限位板、穿心式千斤顶以及多孔工具锚,所述限位板的四周具有外凸的支撑部,所述限位板通过所述支撑部设置于多孔张拉锚具上,使得限位板与多孔张拉锚具之间设有间隙。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卸荷装置对工作索的钢绞线进行卸荷,所述卸荷装置包括托架、穿心式千斤顶以及多孔工具锚,所述托架设置于多孔张拉锚具与穿心式千斤顶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群束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回收时,先用前卡式穿心千斤顶对工具索的钢绞线施加拉拔力,将工具索的钢绞线拔离多孔固定端锚具,回收工具索的钢绞线的同时实现对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祖光,侯建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