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在线改变混纺比及纱线细度的长丝短纤复合纱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770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线改变混纺比及纱线细度的长丝短纤复合纱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短纤须条、第二短纤须条、第三短纤须条中的一种或多种分别经过短纤输送装置输送到分梳辊;所述第一短纤须条、第二短纤须条、第三短纤须条由短纤输送装置分别独立控制速度,以确定第一短纤须条、第二短纤须条、第三短纤须条的组分比与纱线细度;(2)经分梳辊分离成单根纤维,经由纤维输送通道运送到转杯凝聚槽内在转杯内并合成纤维须条;同时,长丝由长丝导丝管引入转杯内;(3)长丝与短纤并合成的纤维须条复合成纱,经由阻捻器和引纱管由引纱罗拉引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在线改变组分与纱线细度生产多品种的纱线,使产品形式多种多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线改变混纺比及纱线细度的长丝短纤复合纱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线改变混纺比及纱线细度的长丝短纤复合纱生产方法,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长丝与短纤维复合而成的纱线称为长丝短纤复合纱,其同时具有长丝优越的弹性、强力、耐磨等功能性和短纤维柔软、膨松、吸湿等舒适性,是开发新型纱线常用的成纱方法。目前长丝短纤复合纱的生产方法有环锭纺、转杯纺、喷气涡流纺等,但都是单根短纤维须条喂入的形式,产品形式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线改变混纺比及纱线细度的长丝短纤复合纱生产方法,能够通过在线改变组分与纱线细度生产多品种的纱线,使产品形式多种多样。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在线改变混纺比及纱线细度的长丝短纤复合纱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短纤须条、第二短纤须条、第三短纤须条中的一种或多种分别经过短纤输送装置输送到分梳辊;所述第一短纤须条、第二短纤须条、第三短纤须条由短纤输送装置分别独立控制速度,以确定第一短纤须条、第二短纤须条、第三短纤须条的组分比与纱线细度;(2)经分梳辊对短纤纤维束分离成单根纤维,经由纤维输送通道运送到转杯凝聚槽内在转杯内并合成纤维须条;同时,长丝由长丝导丝管引入转杯内;(3)长丝与短纤并合成的纤维须条复合成纱,经由阻捻器和引纱管由引纱罗拉引出。进一步地,所述分梳辊的旋转速度为3000-12000转/分钟。进一步地,所述转杯的旋转速度为20000-200000转/分钟。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短纤须条、第二短纤须条、第三短纤须条的定量为1.8-40g/10m。进一步地,所述引纱罗拉的引纱速度为10-300米/分钟。进一步地,所述短纤输送装置采用分别对第一短纤须条、第二短纤须条、第三短纤须条进行输送的给棉罗拉。进一步地,所述给棉罗拉的控制速度为0-999米/分钟。本专利技术采用带有长丝喂入装置的三通道转杯纺纱器,能够纺制可在线改变混纺比及纱线细度的长丝短纤复合纱,包括在线改变色彩的混色混纺包芯纱、混色混纺包覆纱、渐变色包芯纱、渐变色包覆纱、段彩包芯纱、段彩包覆纱及竹节包芯纱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在线改变混纺比及纱线细度的长丝短纤复合纱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短纤纱条、2-第二短纤纱条、3-第三短纤纱条、4-给棉罗拉、5-分梳辊、6-引纱罗拉、7-纤维流、8-转杯、9-长丝、10-复合纱、11-长丝导丝管、12-阻捻器、13-引纱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在线改变混纺比及纱线细度的长丝短纤复合纱生产装置进行生产,以实现长丝与短纤复合的混纺包芯纱;以喂入三根短纤纱条为例,所述在线改变混纺比及纱线细度的长丝短纤复合纱生产装置包括短纤维输送装置、分梳辊5和转杯8,短纤维输送装置采用能够分别输送第一短纤纱条1、第二短纤纱条2和第三短纤纱条3的给棉罗拉4,分梳辊5设置于给棉罗拉4的输出端和转杯8的短纤输入端之间,分梳辊5将短纤纱条的纤维束分离成单根纤维,单根纤维形成的纤维流7经转杯8的纤维输送通道输送到转杯凝聚槽内;在所述转杯8的长丝输入端设置长丝通道,在长丝通道处设置长丝导丝管11,长丝导丝管11用于将长丝9输送入转杯8内与短纤并合成的纤维须条复合成纱,转杯8的引纱端设置阻捻器12和引纱管13,在转杯8的引纱端外侧设置引纱罗拉6,引纱罗拉将复合得到的复合纱10引出至卷绕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采用的短纤和长丝的种类没有具体限制,只要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产生限制即可,如可以采用棉、毛、涤等。实施例一:一种在线改变混纺比及纱线细度的长丝短纤复合纱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红、黄、蓝三色短纤粗纱分别经过短纤输送装置输送到分梳辊5;所述红、黄、蓝三色的短纤粗纱由给棉罗拉4分别独立控制速度,以确定红、黄、蓝三色的短纤粗纱的组分比为3:3:4;所述分梳辊5的旋转速度为5000转/分钟;所述红、黄、蓝三色的短纤粗纱的定量为5g/10m;(2)经分梳辊对短纤纤维束分离成单根纤维,经由纤维输送通道运送到转杯凝聚槽内在转杯内并合成纤维须条;同时,白色50D氨纶长丝由长丝导丝管11引入转杯8内,长丝喂给速度为24m/min;(3)白色50D氨纶长丝与短纤并合成的纤维须条复合成纱,经由阻捻器12和引纱管13由引纱罗拉6引出得到混色比例为3:3:4的13S+50D长丝短纤包芯纱,引纱速度为26m/min;所述转杯(8)的旋转速度为20000-200000转/分钟。实施例二:一种在线改变混纺比及纱线细度的长丝短纤复合纱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红、黄、蓝三色短纤粗纱分别经过短纤输送装置输送到分梳辊5;所述红、黄、蓝三色的短纤粗纱由独立的左、中、右给棉罗拉4分别独立控制速度以确定红、黄、蓝三色的短纤粗纱的组分比,具体如表1所示;所述分梳辊5的旋转速度为5000转/分钟;所述红、黄、蓝三色的短纤粗纱的定量为5g/10m;(2)经分梳辊对短纤纤维束分离成单根纤维,经由纤维输送通道运送到转杯凝聚槽内在转杯内并合成纤维须条;同时,黑色70D涤纶长丝由长丝导丝管11引入转杯8内,长丝喂给速度为28m/min;(3)黑色70D涤纶长丝与短纤并合成的纤维须条复合成纱,经由阻捻器12和引纱管13由引纱罗拉6引出得到13S+70D的渐变色包覆纱,引纱速度为26m/min;所述转杯(8)的旋转速度为20000-200000转/分钟。表1实施例三:一种在线改变混纺比及纱线细度的长丝短纤复合纱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红、黄、蓝三色短纤粗纱分别经过短纤输送装置输送到分梳辊5;所述红、黄、蓝三色的短纤粗纱由独立的左、中、右给棉罗拉4分别独立控制速度以确定红、黄、蓝三色的短纤粗纱的组分比和纱线细度,具体如表2所示;所述分梳辊5的旋转速度为5000转/分钟;所述红、黄、蓝三色的短纤粗纱的定量为5g/10m;(2)经分梳辊对短纤纤维束分离成单根纤维,经由纤维输送通道运送到转杯凝聚槽内在转杯内并合成纤维须条;同时,白色70D锦纶长丝由长丝导丝管11引入转杯8内,长丝喂给速度为27m/min;(3)白色70D锦纶长丝与短纤并合成的纤维须条复合成纱,经由阻捻器12和引纱管13由引纱罗拉6引出得到竹节倍率分别为2和3的两次竹节一次基纱循环且竹节长度不等的13S+70D梯度竹节长丝短纤包覆纱,引纱速度为26m/min;所述转杯(8)的旋转速度为20000-200000转/分钟。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线改变混纺比及纱线细度的长丝短纤复合纱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短纤须条(1)、第二短纤须条(2)、第三短纤须条(3)中的一种或多种分别经过短纤输送装置输送到分梳辊(5);所述第一短纤须条(1)、第二短纤须条(2)、第三短纤须条(3)由短纤输送装置分别独立控制速度,以确定第一短纤须条(1)、第二短纤须条(2)、第三短纤须条(3)的组分比与纱线细度;(2)经分梳辊对短纤纤维束分离成单根纤维,经由纤维输送通道运送到转杯凝聚槽内在转杯内并合成纤维须条;同时,长丝由长丝导丝管(11)引入转杯(8)内;(3)长丝与短纤并合成的纤维须条复合成纱,经由阻捻器(12)和引纱管(13)由引纱罗拉(6)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改变混纺比及纱线细度的长丝短纤复合纱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短纤须条(1)、第二短纤须条(2)、第三短纤须条(3)中的一种或多种分别经过短纤输送装置输送到分梳辊(5);所述第一短纤须条(1)、第二短纤须条(2)、第三短纤须条(3)由短纤输送装置分别独立控制速度,以确定第一短纤须条(1)、第二短纤须条(2)、第三短纤须条(3)的组分比与纱线细度;(2)经分梳辊对短纤纤维束分离成单根纤维,经由纤维输送通道运送到转杯凝聚槽内在转杯内并合成纤维须条;同时,长丝由长丝导丝管(11)引入转杯(8)内;(3)长丝与短纤并合成的纤维须条复合成纱,经由阻捻器(12)和引纱管(13)由引纱罗拉(6)引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改变混纺比及纱线细度的长丝短纤复合纱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分梳辊(5)的旋转速度为3000-12000转/分钟。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华杨广磊高卫东薛元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