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音性表皮材、吸音材及它们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762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使吸音性能适宜、能够抑制外观品质的降低、并且能够容易地制造的吸音性表皮材、吸音材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吸音性表皮材(10)具有通气阻力为0.01~0.1kPa·s/m的无纺布制的基材(11)、和覆盖该基材的一面的半固化状态的热固性树脂制的树脂膜(12),在上述树脂膜(12)中分散有由平均粒径为1~100μm的粉体形成的填料(13),吸音性表皮材整体的通气阻力为0.2~5.0kPa·s/m,此外,吸音材(20)包含:吸音性基材(21):其由多孔质材料形成;以及吸音性表皮材(10):其以使上述树脂膜(12)朝向该吸音性基材(21)侧的方式被层叠在上述吸音性基材(21)的单面或两面,所述吸音材(20)被形成为规定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音性表皮材、吸音材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在汽车等车辆、房屋等建筑物、航空器、船舶等内部装饰材和外部装饰材中所使用的吸音性表皮材、吸音材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作为汽车等车辆、房屋等建筑物、航空器、船舶等(以下,也简记为“汽车等”)的内部装饰材和外部装饰材的材料,为了抑制噪音,例如使用了玻璃棉、岩棉、毛毡等多孔质材料。但是,玻璃棉、岩棉、毛毡等多孔质材虽然对于特定的高频带的声音显示出优异的吸音特性,但是对于例如低频带的声音等那样的特定的高频带以外的声音,几乎不显示出吸音特性。此外,该多孔质材在谋求吸音性能的提高的情况下需要增加厚度,但是会产生在汽车等上的搭载空间的确保变得困难、重量增大等不良情况。于是,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吸音材通过在多孔质材料的表面设置由粉体形成的粉体层、并利用上述粉体在声音的入射时的振动,从而在不增加多孔质材的厚度和重量的情况下来谋求吸音性能的提高。此外,该粉体层是通过将含有粉体的粘合剂树脂涂布于多孔质材料的表面、并使该粘合剂树脂固化而形成的。另一方面,对于近年来的汽车等的特别是内部装饰材,要求纤维的手感所带来的外观的体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直通过在上述那样的多孔质材料的表面层叠由纤维形成的表皮材,从而谋求外观品质的提高。作为上述那样的表皮材,例如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表皮材,其在浸渗有合成树脂的无纺布的单面(背面)涂布有粉末状的热熔粘接剂。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表皮材,其是从在表面形成有防水剂涂布层的纤维片材的背面浸渗水性合成树脂液而成的。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表皮材,其是在通过将表皮材与基材(多孔质材料)重叠、并进行热压而成形为规定形状的内部装饰材的制造方法中,使无纺布中浸渗合成树脂而得到的。进而,提出了不仅谋求上述那样的外观品质的提高、而且赋予了吸音性能的表皮材。例如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一种表皮材,其通过在纤维片材的单面或两面层叠表面形成有许多的凹凸并且具有规定的通气阻力的拉伸性纸材,从而赋予了吸音性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3398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1918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31961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301384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8-087430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2148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汽车等的内部装饰材和外部装饰材是通过在多孔质材料的表面粘贴表皮材后、通过热压成形进行加热而制成规定形状来获得的。但是,对多孔质材料或表皮材涂布或使其浸渗有合成树脂的情况(例如专利文献1到专利文献3)下,往往会导致合成树脂因热压成形时的加压而从多孔质材料中或表皮材中被挤出而渗出到表皮材的表面。在表皮材的表面合成树脂渗出的部位通过成为光泽等那样的合成树脂特有的质感,从而导致由纤维带来的质感消失,外观品质降低。此外,就近年来的汽车等特别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而言,发动机声音减少,从而导致甚至于迄今为止不被识别为噪音的频带的声音、以及从车外侵入的路面噪音和风噪也被识别为噪音,这成为问题,为了应对该噪音,要求吸音性能的进一步提高。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由于主要对于高频带(2000Hz以上)的声音显示出优异的吸音特性,但是对于低频带的声音的吸音性能并不充分,所以不能说对于近年来的汽车等中变得被识别为噪音的声音具有充分的吸音性能。特别是若为了提高外观品质而在该多孔质材料粘贴表皮材,则吸音特性因该表皮材而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也高,需要也考虑这种吸音特性的变化。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关于上述的外观品质的降低尝试进行解决,但是,并非尝试提高吸音性能。并且,专利文献6虽然是尝试外观品质和吸音性能的提高,但是在纤维片材上粘贴拉伸性纸材的作业繁杂,此外由于拉伸性纸材容易破损,所以具有成形性差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这样的以往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吸音性能适宜、能够抑制外观品质的降低、并且能够容易地制造的吸音性表皮材、吸音材及它们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作为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的手段,方案1所述的吸音性表皮材的主旨在于,其具有通气阻力为0.01~0.1kPa·s/m的无纺布制的基材、和覆盖该基材的一面的半固化状态的热固性树脂制的树脂膜,在上述树脂膜中分散有由平均粒径为1~100μm的粉体形成的填料,所述吸音性表皮材整体的通气阻力为0.2~5.0kPa·s/m。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方案1所述的吸音性表皮材的专利技术,其主旨在于,上述基材中使用的无纺布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10g/m2~120g/m2,厚度为0.1~2.0mm。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方案1或方案2所述的吸音性表皮材的专利技术,其主旨在于,上述树脂膜中使用的热固性树脂为间苯二酚系树脂、或酯键形成固化型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方案1至方案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性表皮材的专利技术,其主旨在于,在上述树脂膜中,填料/热固性树脂的混合比以固体成分比计为55/45~70/30。方案5所述的吸音材的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其包含:吸音性基材:其由多孔质材料形成;以及方案1至方案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性表皮材:其以使上述树脂膜朝向该吸音性基材侧的方式被层叠在所述吸音性基材的单面或两面,所述吸音材被形成为规定形状。方案6所述的吸音性表皮材的制造方法的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其是方案1至方案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性表皮材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在通气阻力为0.01~0.1kPa·s/m的无纺布制的基材上,按照涂布量以固体成分换算计成为10g/m2~50g/m2的范围的方式涂布在处于未固化状态的热固性树脂的液体中分散填料而成的涂装液的工序;和为了使上述热固性树脂成为半固化状态而将涂布有上述涂装液的上述基材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干燥,从而形成树脂膜的工序。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方案6所述的吸音性表皮材的制造方法的专利技术,其主旨在于,上述热固性树脂为间苯二酚系树脂、或酯键形成固化型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在120℃以上且16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上述加热干燥。方案8所述的吸音材的制造方法的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在由多孔质材料形成的吸音性基材的单面或两面,按照上述树脂膜朝向该吸音性基材侧的方式层叠方案1至方案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性表皮材,得到具有该吸音性表皮材及该吸音性基材的片材状吸音性坯材后,将该吸音性坯材在18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热压成形,从而将该吸音性坯材成形为规定形状,并且使上述树脂膜的热固性树脂成为固化状态。专利技术效果〔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吸音性表皮材具有无纺布制的基材和覆盖该基材的一面的热固性树脂制的树脂膜,例如其被粘贴于多孔质材料的表面,是为了通过无纺布制的上述基材带来纤维的手感从而体现出外观而使用的。进而,该吸音性表皮材由于整体的通气阻力被设定为0.2~5.0kPa·s/m,所以具有适宜的吸音性能,作为吸音材是有用的。这里,本专利技术的通气阻力(Pa·s/m)是指通过通气性试验机(制品名:KES-F8-AP1、KatoTech株式会社制、稳流压差测定方式)测定得到的值。在上述吸音性表皮材中,对于上述基材的无纺布,通过使用通气阻力为0.01~0.1kPa·s/m的无纺布,从而按照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音性表皮材,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通气阻力为0.01~0.1kPa·s/m的无纺布制的基材、和覆盖该基材的一面的半固化状态的热固性树脂制的树脂膜,在所述树脂膜中分散有由平均粒径为1~100μm的粉体形成的填料,所述吸音性表皮材整体的通气阻力为0.2~5.0kPa·s/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0.03 JP 2016-1958011.一种吸音性表皮材,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通气阻力为0.01~0.1kPa·s/m的无纺布制的基材、和覆盖该基材的一面的半固化状态的热固性树脂制的树脂膜,在所述树脂膜中分散有由平均粒径为1~100μm的粉体形成的填料,所述吸音性表皮材整体的通气阻力为0.2~5.0kPa·s/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性表皮材,其中,所述基材中使用的无纺布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10g/m2~120g/m2,厚度为0.1~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音性表皮材,其中,所述树脂膜中使用的热固性树脂为间苯二酚系树脂、或酯键形成固化型热固性丙烯酸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性表皮材,其中,在所述树脂膜中,填料/热固性树脂的混合比以固体成分比计为55/45~70/30。5.一种吸音材,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吸音性基材:其由多孔质材料形成;以及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性表皮材:其以使所述树脂膜朝向该吸音性基材侧的方式被层叠在所述吸音性基材的单面或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正则藤井慎
申请(专利权)人:名古屋油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