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ARRDC1基因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757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ARRDC1基因在诊断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中的用途。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血液中ARRDC1基因含量与正常人之前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差异可以区分登革热患者、登革出血热患者、正常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诊断产品,该诊断产品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ARRDC1基因来实现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诊断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诊断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ARRDC1基因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行病学诊断防治领域,涉及一种诊断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ARRDC1基因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从公元2世纪的Antonine瘟疫(ShrapR,LotkaAJ.AProbleminAgeDistribution[J].PhilosophicalMagazine,1911,21:35-438)开始,传染病就一直危害人类的健康,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登革热传染病的发病率迅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而且作为一种疾病记录在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附录II中。登革热(dengue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开始,人们根据它的症状将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Monath,T.P.Dengue:Therisktodevelopedanddevelopingcountries:Proc.Nat.Acad.Sci.USA91(1994),2395-2400)。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将其命名为登革热(M.G.Guzman,G.P.Kouri,L.Valdes,J.Bravo,M.Alvares,S.Vasquez,I.DelgadoandS.B.Halstead,EpidemiologicstudiesondengueinSantiagodeCuba.Am.J.Epidemiol,152(2000),793-799)。登革热是一种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传染病,临床表明,登革热早在200多年前已经被发现,最早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被发现,但它的病因只到1944年才被发现。登革热的传染物是黄病毒科中的一种,此后,于1979,1980,1985年的小流行中分离出Ⅰ,Ⅱ,Ⅲ型病株(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23,(2010),129-145)。1978年登革热在我国广东流行,并分离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株(Rico-Hesse,R.Harrison,L.M.Salas,R.A.Tovar,D.Nisalak,A.Ramos,C.Boshell,J.deMesa,T.R.Nogheira,M.R.TavassosdaRosa,OriginsofDengueType2VirusesAssociatedwithIncreasedPathogenicityintheAmericas.JournalofClinicalVirol-ogy,230(1997),244-251)。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临床类型。起病类似典型登革热,发热2~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发生多器官较大量的出血和休克,出现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肝大。多见于青少年患者,病死率较高。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有如下看法。(1)免疫机理Halstead等认为初次感染登革病毒的人,临床上表现为典型登革热,不发生出血和休克;再次感染异型登革病毒时,病毒在血液中与原有的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引起组织免疫病理损伤,临床上呈现出血和休克。(2)病毒的变异Hammon认为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不同临床表现与病毒的变异有关。通过塔希堤、斐济等太平洋岛屿的流行病学观察,发现不少初次感染的登革热病人也出现登革出血热临床经过,病人的血清反应也属初次感染类型,且儿童占多数。有人认为登革病毒感染的临床病情轻重与病毒的毒力有关。登革病毒通过变异产生毒力更强的病毒株可能是登革出血热发生的重要原因。(3)病理变化a、登革热本病肝、肾、心和脑均有退行性变。心内膜、心包、胸膜、腹膜、胃肠粘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皮疹中小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瘀斑中广泛血管外溢血。b、登革出血热本病的主要病变为全身血管损害引起的血管扩张、充血,导致出血和血浆外渗。消化道、心内膜下、皮下、肝包膜下、肺及软组织出血。内脏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周围出血、水肿及淋巴细胞浸润,肝脾及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增生,吞噬现象活跃,肺充血及出血,间质细胞增多,肝实质脂肪变并有灶性坏死,汇管区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肾上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灶性出血,球状带脂肪消失,有灶性坏死。骨髓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登革热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而且多数症状与疟病、伤寒以及基孔肯亚热等疾病难以区分,单纯依据患者的流行病资料和临床表现很难明确诊断,因此需要实验室检测进一步确诊。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包括:(1)一般常规检查a、周围血象登革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起病时即有减少,至出疹期尤为明显;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见降低,并有明显核左移现象,有异常淋巴细胞,退热后1周血象恢复正常。登革出血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后者见于严重病例及有继发感染者,一般在1万/mm3以上。血小板减少,最低可达1万/mm3以下。b、尿常规可有少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有时有管型。(2)病毒分离取早期病人血液,接种于白纹伊蚊细胞株(C6/36)、分离病毒后须经型特异性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加以鉴定。(3)血清免疫学检查取双份血清作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以血凝抑制试验的灵敏性较高,而以补体结合试验最具特异性。恢复期单份标本补体结合抗体效价达到1∶32以上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效价递升4倍以上可确诊。(4)其他在登革出血热病例中尚可见血液浓缩,出、凝血时间延长,血清谷草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电解质紊乱,血白蛋白降低,代谢性酸中毒等。各种凝血因子轻度降低,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原降解物轻至中度增加。半数以上的休克病例有DIC表现。但是上述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的敏感度低,因此开发一种敏感性高、有效检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申请对登革热患者、登革出血热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液样本高通量转录组数据进行多中心、多样本的数据整合分析,获得登革出血热疾病发生发展中关键的mRNA、可能的登革出血热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深入研究登革出血热和登革热疾病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以及随着登革热疾病的严重程度,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为登革出血热和登革热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相比传统的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诊断方法,使用基因标志物来诊断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具有及时性、特异性和灵敏性,从而使患者在疾病早期就能知晓疾病风险,针对风险高低,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检测ARRDC1基因表达的产品在制备诊断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工具中的应用。进一步,上面所提到的检测ARRDC1基因表达的产品包括:通过反转录PCR、荧光实时定量PCR、免疫检测、原位杂交、芯片或高通量测序平台检测ARRDC1基因表达以诊断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产品。进一步,所述用反转录PCR诊断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产品至少包括一对特异扩增ARRDC1基因的引物;所述用荧光实时定量PCR诊断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产品至少包括一对特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检测ARRDC1基因表达的产品在制备诊断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工具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测ARRDC1基因表达的产品在制备诊断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工具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通过反转录PCR、荧光实时定量PCR、免疫检测、原位杂交、芯片或高通量测序平台检测ARRDC1基因表达水平以诊断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产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反转录PCR诊断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产品至少包括一对特异扩增ARRDC1基因的引物;所述用荧光实时定量PCR诊断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产品至少包括一对特异扩增ARRDC1基因的引物;所述用免疫检测诊断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产品包括:与ARRDC1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所述用原位杂交诊断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产品包括:与ARRDC1基因的核酸序列杂交的探针;所述用芯片诊断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产品包括:蛋白芯片和基因芯片;其中,蛋白芯片包括与ARRDC1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基因芯片包括与ARRDC1基因的核酸序列杂交的探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反转录PCR诊断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产品至少包括的一对特异扩增ARRDC1基因的引物如SEQIDNO.1和SEQIDNO.2所示。5.一种用于诊断登革热和/或登革出血热的工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宏毅向常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