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晶组合物及液晶显示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电各向异性为负的液晶组合物、含有所述组合物的液晶显示元件等。尤其涉及一种含有极性化合物与聚合性化合物(或其聚合物)、且通过这些化合物的作用可达成液晶分子的垂直取向的液晶组合物,及液晶显示元件。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元件中,基于液晶分子的运作模式的分类为相变(phasechange,PC)、扭转向列(twistednematic,TN)、超扭转向列(supertwistednematic,STN)、电控双折射(electricallycontrolledbirefringence,ECB)、光学补偿弯曲(opticallycompensatedbend,OCB)、面内切换(in-planeswitching,IPS)、垂直取向(verticalalignment,VA)、边缘场切换(fringefieldswitching,FFS)、电场感应光反应取向(field-inducedphoto-reactivealignment,FPA)等模式。基于元件的驱动方式的分类为无源矩阵(passivematrix,PM)与有源矩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组合物,其含有极性化合物作为第一添加物及含有具有至少三个聚合性基的聚合性化合物作为第二添加物,而且具有负的介电各向异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1.29 JP 2016-0151291.一种液晶组合物,其含有极性化合物作为第一添加物及含有具有至少三个聚合性基的聚合性化合物作为第二添加物,而且具有负的介电各向异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含有选自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第一成分,式(1)中,R1及R2独立地为碳数1至12的烷基、碳数1至12的烷氧基、碳数2至12的烯基、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2至12的烯基、或者碳数2至12的烯氧基;环A及环C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1,4-亚环己烯基、四氢吡喃-2,5-二基、1,4-亚苯基、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1,4-亚苯基、萘-2,6-二基、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萘-2,6-二基、色原烷-2,6-二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色原烷-2,6-二基;环B为2,3-二氟-1,4-亚苯基、2-氯-3-氟-1,4-亚苯基、2,3-二氟-5-甲基-1,4-亚苯基、3,4,5-三氟萘-2,6-二基或7,8-二氟色原烷-2,6-二基;Z1及Z2独立地为单键、-CH2CH2-、-CH2O-、-OCH2-、-COO-或-OCO-;a为1、2或3,b为0或1,而且a与b之和为3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含有选自式(1-1)至式(1-22)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第一成分,式(1-1)至式(1-22)中,R1及R2独立地为碳数1至12的烷基、碳数1至12的烷氧基、碳数2至12的烯基、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2至12的烯基、或者碳数2至12的烯氧基。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中基于液晶组合物的重量,第一成分的比例为10重量%至90重量%的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含有选自式(2)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第二成分,式(2)中,R3及R4独立地为碳数1至12的烷基、碳数1至12的烷氧基、碳数2至12的烯基、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1至12的烷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2至12的烯基;环D及环E独立地为1,4-亚环己基、1,4-亚苯基、2-氟-1,4-亚苯基或2,5-二氟-1,4-亚苯基;Z3为单键、-CH2CH2-、-CH2O-、-OCH2-、-COO-或-OCO-;c为1、2或3。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含有选自式(2-1)至式(2-13)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第二成分,式(2-1)至式(2-13)中,R3及R4独立地为碳数1至12的烷基、碳数1至12的烷氧基、碳数2至12的烯基、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1至12的烷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2至12的烯基。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中基于液晶组合物的重量,第二成分的比例为10重量%至70重量%的范围。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含有极性化合物作为第一添加物,所述极性化合物含有具有选自氮、氧、硫及磷中的杂原子的极性基。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含有选自式(3)及式(4)所表示的极性化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第一添加物,MES-R6(3)(R5)x-R6(4)式(3)中,MES为具有至少一个环的液晶原基;式(4)中,R5为碳数4至20的烷基,所述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CH=CH-、-CF=CH-、-CH=CF-、-C≡C-或碳数3至8的亚环烷基取代,这些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氯取代;式(3)及式(4)中,R6为具有OH结构的氧原子、SH结构的硫原子及一级、二级或三级氨结构的氮原子中的至少一种的极性基;x为1或2。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含有选自式(3-1)所表示的极性化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第一添加物,式(3-1)中,R7为氢、氟、氯或碳数1至25的烷基,所述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NR0-、-O-、-S-、-CO-、-CO-O-、-O-CO-、-O-CO-O-或碳数3至8的亚环烷基取代,而且至少一个三级碳(>CH-)可经氮(>N-)取代,这些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氯取代,此处,R0为氢或碳数1至12的烷基;R8为碳数1至25的烷基,所述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NR0-、-O-、-S-、-CO-、-COO-、-OCO-、-OCOO-或碳数3至8的亚环烷基取代,至少一个三级碳(>CH-)可经氮(>N-)取代,这些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氯取代,此处,R0为氢或碳数1至12的烷基,其中,R8具有OH结构的氧原子、SH结构的硫原子、或者一级、二级或三级氨结构的氮原子中的至少一种;环F及环G独立地为碳数6至25的芳香族基、碳数5至25的杂芳香族基、碳数3至25的脂环式基或碳数4至25的杂脂环式基,这些基可为缩合环,这些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基T取代,此处,基T为-OH、-(CH2)i-OH、氟、氯、-CN、-NO2、-NCO、-NCS、-OCN、-SCN、-C(=O)N(R0)2、-C(=O)R0、-N(R0)2、-(CH2)i-N(R0)2、碳数6至20的芳基、碳数6至20的杂芳基、碳数1至25的烷基、碳数1至25的烷氧基、碳数2至25的烷基羰基、碳数2至25的烷氧基羰基、碳数2至25的烷基羰氧基或碳数2至25的烷氧基羰氧基,这些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氯取代,此处,R0为氢或碳数1至12的烷基,而且i为1、2、3或4;Z4为-O-、-S-、-CO-、-CO-O-、-OCO-、-O-CO-O-、-OCH2-、-CH2O-、-SCH2-、-CH2S-、-CF2O-、-OCF2-、-CF2S-、-SCF2-、-(CH2)i-、-CF2CH2-、-CH2CF2-、-(CF2)i-、-CH=CH-、-CF=CF-、-C≡C-、-CH=CH-COO-、-OCO-CH=CH-、-C(R0)2-或单键,此处,R0为氢或碳数1至12的烷基,而且i为1、2、3或4;d为0、1、2、3、4或5。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含有选自式(4-1)所表示的极性化合物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作为第一添加物,R9-R10(4-1)式(4-1)中,R9为碳数4至20的烷基,所述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CH=CH-、-CF=CH-、-CH=CF-、-C≡C-或碳数3至8的亚环烷基取代,这些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氯取代;R10为碳数1至25的烷基,所述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NR0-、-O-、-S-、-CO-、-COO-、-OCO-、-OCOO-或碳数3至8的亚环烷基取代,至少一个三级碳(>CH-)可经氮(>N-)取代,这些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氯取代,此处,R0为氢或碳数1至12的烷基,其中,R10具有OH结构的氧原子、SH结构的硫原子及一级、二级或三级氨结构的氮原子中的至少一种。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组合物,其中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式(3)及式(4)中,R6为选自式(A1)至式(A4)所表示的极性基的群组中的基,式(A1)至式(A4)中,Sp4、Sp6及Sp7独立地为单键或基(-Sp”-X”-),此处,Sp”为碳数1至20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中,至少一个-CH2-可经-O-、-S-、-NH-、-N(R0)-、-CO-、-CO-O-、-O-CO、-O-CO-O-、-S-CO-、-CO-S-、-N(R0)-CO-O-、-O-CO-N(R0)-、-N(R0)-CO-N(R0)-、-CH=CH-或-C≡C-取代,这些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氯或-CN取代,而且X”为-O-、-S-、-CO-、-CO-O-、-O-CO-、-O-CO-O-、-CO-N(R0)-、-N(R0)-CO-、-N(R0)-CO-N(R0)-、-OCH2-、-CH2O-、-SCH2-、-CH2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将之,
申请(专利权)人:捷恩智株式会社,捷恩智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