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增材制造系统泄漏控制
技术介绍
出于原型制作和/或生产目的,增材制造系统越来越多地用于制造三维物理物体。物理物体是逐层构造的。一些增材制造系统使用填充有惰性气体的气密密封的壳体,和/或在特殊控制的环境中定位和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增材制造系统的示意性表示。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另一增材制造系统的示意性表示。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可与图2的增材制造系统一起使用的构建机构的示意性侧视图表示。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具有附加压力受控区的图2的增材制造系统的示意性表示。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操作增材制造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增材制造系统中,可以首先将待制造物体的3D数字表示(设计)划分(“切分”)成一系列薄的相邻的平行平面切片。然后可以通过逐层地打印物体来制造3D物体。每一个表示切片对应于待打印的物理物体的一层。在制造期间,下一层形成在相邻的前一层的顶部上。在一个示例中,每层的厚度为约0.1毫米。这种制造工艺通常被称为“增材制造”。一些增材制造系统使用构建材料作为制造每层的材料。在一个示例中,构建材料是细粉末,例如聚酰胺(尼龙)。在一个示例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材制造系统,包括:清洁空气的未密封的空气供应壳体,所述空气供应壳体被维持在高于外界空气压力的第一压力下,以抑制未过滤的外界空气泄漏到所述空气供应壳体中;未密封的处理室,所述处理室被维持在低于所述外界空气压力的第二压力下,以抑制处理室空气从所述处理室泄漏出去;以及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空气供应壳体与所述处理室之间,以将来自所述空气供应壳体的清洁空气提供给所述处理室。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增材制造系统,包括:清洁空气的未密封的空气供应壳体,所述空气供应壳体被维持在高于外界空气压力的第一压力下,以抑制未过滤的外界空气泄漏到所述空气供应壳体中;未密封的处理室,所述处理室被维持在低于所述外界空气压力的第二压力下,以抑制处理室空气从所述处理室泄漏出去;以及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空气供应壳体与所述处理室之间,以将来自所述空气供应壳体的清洁空气提供给所述处理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系统,包括:第一风扇,耦接到所述空气供应壳体的入口,以在所述空气供应壳体中产生所述第一压力;第一过滤器,耦接到所述第一风扇的进口,以从通过所述第一风扇吸入到所述空气供应壳体中的所述未过滤的外界空气中去除微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材制造系统,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气供应壳体中,以检测所述第一压力;第一风扇速度控件,用于设置所述第一风扇的运行速度;以及控制器,耦接到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风扇速度控件,以将所述第一压力维持在预定的第一压力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材制造系统,包括:管道风扇,设置在所述空气通道中,以使所述清洁空气从所述空气供应壳体流到所述处理室,所述管道风扇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风扇的最大流速的管道风扇工作流速,以确保所述第一风扇能够维持所述空气供应壳体中的所述第一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系统,包括:构建机构,设置在所述处理室中,以在制造操作期间产生3D零件,所述制造操作由于所述清洁空气被构建材料的微粒污染而进一步产生所述处理室空气;第二风扇,耦接到所述处理室的出口,以产生所述第二压力,并从所述处理室排出处理室空气;以及第二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以捕获所述处理室空气中的所述微粒,从而抑制所述微粒逸出所述处理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材制造系统,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处理室中,以检测所述第二压力;第二风扇速度控件,用于设置所述第二风扇的运行速度;以及控制器,耦接到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风扇速度控件,以将所述第二压力维持在预定的第二压力范围内。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材制造系统,包括:管道风扇,设置在所述空气通道中,以使所述清洁空气从所述空气供应壳体流到所述处理室,所述管道风扇具有小于所述第二风扇的最大流速的管道风扇工作流速,以确保所述第二风扇能够维持所述处理室中的所述第二压力。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材制造系统,包括:未密封的子系统,耦接到所述空气供应壳体和所述处理室,所述子系统被维持在所述第一压力与所述第二压力之间并且低于所述外界空气压力的第三压力下,以抑制所述子系统中的空气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米利·卡洛斯·卡诺,伊格纳西奥·亚历杭德雷,埃斯特韦·科马斯,
申请(专利权)人: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