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水底泥晾晒摊平机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700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5:37
一种湖水底泥晾晒摊平机及其工作方法,底盘下方连接有两组行走装置,底盘上部设有摊平装置和两个药剂混合器;一组行走装置中的三通连接件的两口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弯管与两个药剂喷洒管的里端连接;两个药剂喷洒管的外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过渡梁固接,连接过渡梁与行走轮中心的转轴转动连接;药剂混合器包括混合室、多个药剂罐和搅拌电机、连接在搅拌轴上的叶片、绕设在搅拌轴外侧的温控管及连接在药剂混合器下端中心的出液管路;药剂罐连接的出药管路穿入混合室内腔中;出液管路的下端与三通连接件的进口连接;摊平装置中摊平电机的输出轴可转动地穿过底盘后与摊平刀片上部的旋转中心固定连接。该摊平机作业效率高,能降低底泥处理成本,摊平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水底泥晾晒摊平机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泥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湖水底泥晾晒摊平机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摊平是指为了对底泥进行晾晒或者为了特定的目的使底泥晾晒保持一定高度而进行的定期翻耕的工作。摊平主要是去除底泥晾晒凸起物,使得晾晒底泥更加均匀。由于底泥在进行晾晒处理时需要对底泥进行摊平,传统摊平都是通过手工处理完成,因此摊平的效率较低,且工人作业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高。现有的摊平效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解决。另外,底泥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喷洒一些药剂以进行杀菌或消毒作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底泥晾晒摊平设备的技术尚未发展成熟,现有的传统工艺、处理方法仍具有处理成本高、摊平效率低等缺点。而且现有技术中药剂的喷洒均是通过人工进行,这种方式不仅作业效率底在,而且喷洒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湖水底泥晾晒摊平机,该摊平机能显著提高摊平作业效率,有效降低底泥处理成本,其摊平效果好,不依赖人为因素的影响,且能在摊平作业过程中进行药剂的同步喷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湖水底泥晾晒摊平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在其下方的左部和右部各连接有一组行走装置,还包括位于底盘上部的且与两组行走装置相配合的两个药剂混合器,所述底盘的中央区域固定连接有摊平装置;一组行走装置包括设置在前后两端的两个行走轮、分别位于两个行走轮内侧的两个连接过渡梁、分别位于两个连接过渡梁内侧的两个药剂喷洒管、分别位于两个连接过渡梁里侧的两个连接弯管和位于连接弯管之间的三通连接件;所述三通连接件的两个出口端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弯管与两个药剂喷洒管的里端连接;两个药剂喷洒管的外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过渡梁的一个端部固定连接,两个连接过渡梁的一个端部的另一个端部分别与两个行走轮中心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两个连接过渡梁均与底盘固定连接;两个药剂喷洒管的下部均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喷嘴;所述药剂混合器包括固定连接在底盘上部中心的混合室、环向均匀地固定连接在混合室外表面的多个药剂罐、固定设置在混合室内腔上部的搅拌电机、与搅拌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且向混合室的内腔下部延伸的搅拌轴、固定连接在混合室的底部且呈螺旋形的绕设在搅拌轴外侧的温控管及连接在药剂混合器下端中心的出液管路;所述药剂罐底部连接的出药管路穿入混合室的内腔中;所述出药管路上连接有电磁阀;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叶片;所述出液管路上设置有电控阀,出液管路的下端穿过底盘后与三通连接件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摊平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底盘上部的保护壳、固定连接在保护壳内部的摊平电机、位于底盘下部的摊平刀片;所述摊平电机的输出轴可转动地穿过底盘后与摊平刀片上部的旋转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推柄的上部设有操纵遥控装置;所述搅拌电机、电磁阀、温控管、摊平电机、电控阀均与操纵遥控装置均通过导线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由推柄推动的摊平机的底盘下部设置有由摊平电机驱动的摊平刀片,能便捷地实现对待摊平底泥的快速摊平,其摊平效果好,能有效提高摊平效率,且能在幅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通过使药剂混合器与药剂喷洒管连通,并使药剂喷洒管下部设置有喷嘴,这样能在摊平作业过程中同步地实现药剂的喷洒,不仅能保证喷洒的均匀性,而且能有效节省作业工序,可进一步提高底泥处理的效率。药剂混合器中搅拌电机的设置能便于将多个药剂罐加注的药剂混合均匀,而温控管能便捷地实现对药剂的加温,从而能有助于提高药剂的活性,进而保证对底泥的处理效果。使搅拌电机、电磁阀、温控管、摊平电机、电控阀均与操纵遥控装置均通过导线连接,能便于实现智能化控制,便于实现集中控制,从而能提高该摊平机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为了便于操作人员的推动,所述推柄与水平面夹角在48°~72°之间。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混合室为圆筒状,所述药剂罐数量为9个;所述喷嘴的数量为4个。进一步,为了便于对电机进行散热,所述保护壳侧壁底部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为U型通孔,多个散热孔以保护壳的中轴线为轴心周向均匀地分布。进一步,为了便于对电机进行散热,还包括位于保护壳内部且套装于搅拌电机输出轴上的散热叶轮。进一步,为了保证摊平刀片转动过程中的平稳性,所述摊平电机的输出轴与底盘之间通过滚动轴承连接。进一步,为了自动地识别出硬物,所述摊平刀片下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坚硬物探测仪,坚硬物探测仪与操纵遥控装置通过导线连接。进一步,为了使摊平刀片具有较好的硬度,同时,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所述摊平刀片由高分子材料压模成型,摊平刀片按重量份数计的组成成分如下:6-(3-甲基-2-羟基-3-烯-1-丁基)-3,4-二甲氧基-2,5二苄氧基甲苯47~367份,5-[(3,4-二氯苯基)偶氮]-1,2-二氢-6-羟-4-甲基-2-氧代-1-苯氨基-3-吡啶腈37~247份,1-(3-甲氧基-4-羟基苯基)-7(4-羟基苯基)-1,6-庚二烯-3,5-二酮137~317份,浓度为97ppm~237ppm的3-(4-羟基-3-甲氧基苯基)2-丙烯酸37~247份,2,3,5,6-四氟-4-甲基苄基(Z)-(1R,3R,1S,3S)-3-(2-氯-3,3,3-三氟丙-1-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67~217份,3-[1-羟基-2,6,6-三甲基-4,4-(乙二氧基)-2-环己烯基]丙炔醇87~217份,交联剂57~217份,2,2-二甲基-3-(2-氯-3,3,3-三氟-1-丙烯基)环丙烷羧酸-alpha-氰基-3-苯氧基苄酯37~147份,(R)-4-羟基-2-[3-甲氧基-1-甲基-3-氧代-1-丙烯基氨基]-单钾盐苯乙酸157~317份,2-[1-(乙氧基亚氨基)丙基]-3-羟基-5-(2,4,6-三甲苯基)环己-2-烯酮47~87份,1,5-环氧-3-羟基-1-(3,4-二羟基-5-甲氧基苯基)-7-(3,4-二羟基苯基)庚烷137~317份;所述交联剂为5-[(3-羧基-4-羟基苯基)(3-羧基-4-氧代-2,5-环己二烯-1-亚基)甲基]-2-羟基苯甲酸三铵盐、5-[(3-羧基-5-甲基-4-氧代-2,5-环己二烯-1-亚基)[4-(二乙基氨基)苯基]甲基]-2-羟基-3-甲基苯甲酸、(S)-3-烯丙基-2-甲基-4-氧代-环戊-2-烯基(1R,3R)-2,2-二甲基-3-(2-甲基-1-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为了使摊平刀片具有较好的硬度,同时,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所述摊平刀片的制造过程如下:S1:在反应釜中加入电导率为1.27μS/cm~3.17μS/cm的超纯水227~327份,启动反应釜内搅拌器,转速为127rpm~377rpm,启动加热泵,使反应釜内温度上升至77℃~187℃;S2:依次加6-(3-甲基-2-羟基-3-烯-1-丁基)-3,4-二甲氧基-2,5二苄氧基甲苯,5-[(3,4-二氯苯基)偶氮]-1,2-二氢-6-羟-4-甲基-2-氧代-1-苯氨基-3-吡啶腈,1-(3-甲氧基-4-羟基苯基)-7(4-羟基苯基)-1,6-庚二烯-3,5-二酮,搅拌至完全溶解;S3:用盐酸调节pH值为5.7~8.7,继续升温至117℃~397℃;S4:将3-(4-羟基-3-甲氧基苯基)2-丙烯酸加入反应釜,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湖水底泥晾晒摊平机,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在其下方的左部和右部各连接有一组行走装置(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底盘(1)上部的且与两组行走装置(4)相配合的两个药剂混合器(4‑6),所述底盘(1)的中央区域固定连接有摊平装置(5);一组行走装置(4)包括设置在前后两端的两个行走轮(4‑3)、分别位于两个行走轮(4‑3)内侧的两个连接过渡梁(4‑4)、分别位于两个连接过渡梁(4‑4)内侧的两个药剂喷洒管(4‑1)、分别位于两个连接过渡梁(4‑4)里侧的两个连接弯管(4‑2)和位于连接弯管(4‑2)之间的三通连接件(4‑5);所述三通连接件(4‑5)的两个出口端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弯管(4‑2)与两个药剂喷洒管(4‑1)的里端连接;两个药剂喷洒管(4‑1)的外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过渡梁(4‑4)的一个端部固定连接,两个连接过渡梁(4‑4)的一个端部的另一个端部分别与两个行走轮(4‑3)中心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两个连接过渡梁(4‑4)均与底盘(1)固定连接;两个药剂喷洒管(4‑1)的下部均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喷嘴(4‑7);所述药剂混合器(4‑6)包括固定连接在底盘(1)上部中心的混合室(4‑6‑2)、环向均匀地固定连接在混合室(4‑6‑2)外表面的多个药剂罐(4‑6‑1)、固定设置在混合室(4‑6‑2)内腔上部的搅拌电机(4‑6‑3)、与搅拌电机(4‑6‑3)输出轴连接的且向混合室(4‑6‑2)的内腔下部延伸的搅拌轴、固定连接在混合室(4‑6‑2)的底部且呈螺旋形的绕设在搅拌轴外侧的温控管(4‑6‑5)及连接在药剂混合器(4‑6)下端中心的出液管路;所述药剂罐(4‑6‑1)底部连接的出药管路穿入混合室(4‑6‑2)的内腔中;所述出药管路上连接有电磁阀(4‑6‑4);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叶片(4‑6‑6);所述出液管路上设置有电控阀,出液管路的下端穿过底盘(1)后与三通连接件(4‑5)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摊平装置(5)包括固定连接在底盘(1)上部的保护壳(5‑1)、固定连接在保护壳(5‑1)内部的摊平电机(5‑3)、位于底盘(1)下部的摊平刀片(5‑5);所述摊平电机(5‑3)的输出轴可转动地穿过底盘(1)后与摊平刀片(5‑5)上部的旋转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推柄(2)的上部设有操纵遥控装置(3);所述搅拌电机(4‑6‑3)、电磁阀(4‑6‑4)、温控管(4‑6‑5)、摊平电机(5‑3)、电控阀均与操纵遥控装置(3)均通过导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水底泥晾晒摊平机,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在其下方的左部和右部各连接有一组行走装置(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底盘(1)上部的且与两组行走装置(4)相配合的两个药剂混合器(4-6),所述底盘(1)的中央区域固定连接有摊平装置(5);一组行走装置(4)包括设置在前后两端的两个行走轮(4-3)、分别位于两个行走轮(4-3)内侧的两个连接过渡梁(4-4)、分别位于两个连接过渡梁(4-4)内侧的两个药剂喷洒管(4-1)、分别位于两个连接过渡梁(4-4)里侧的两个连接弯管(4-2)和位于连接弯管(4-2)之间的三通连接件(4-5);所述三通连接件(4-5)的两个出口端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弯管(4-2)与两个药剂喷洒管(4-1)的里端连接;两个药剂喷洒管(4-1)的外端分别与两个连接过渡梁(4-4)的一个端部固定连接,两个连接过渡梁(4-4)的一个端部的另一个端部分别与两个行走轮(4-3)中心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两个连接过渡梁(4-4)均与底盘(1)固定连接;两个药剂喷洒管(4-1)的下部均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喷嘴(4-7);所述药剂混合器(4-6)包括固定连接在底盘(1)上部中心的混合室(4-6-2)、环向均匀地固定连接在混合室(4-6-2)外表面的多个药剂罐(4-6-1)、固定设置在混合室(4-6-2)内腔上部的搅拌电机(4-6-3)、与搅拌电机(4-6-3)输出轴连接的且向混合室(4-6-2)的内腔下部延伸的搅拌轴、固定连接在混合室(4-6-2)的底部且呈螺旋形的绕设在搅拌轴外侧的温控管(4-6-5)及连接在药剂混合器(4-6)下端中心的出液管路;所述药剂罐(4-6-1)底部连接的出药管路穿入混合室(4-6-2)的内腔中;所述出药管路上连接有电磁阀(4-6-4);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叶片(4-6-6);所述出液管路上设置有电控阀,出液管路的下端穿过底盘(1)后与三通连接件(4-5)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摊平装置(5)包括固定连接在底盘(1)上部的保护壳(5-1)、固定连接在保护壳(5-1)内部的摊平电机(5-3)、位于底盘(1)下部的摊平刀片(5-5);所述摊平电机(5-3)的输出轴可转动地穿过底盘(1)后与摊平刀片(5-5)上部的旋转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推柄(2)的上部设有操纵遥控装置(3);所述搅拌电机(4-6-3)、电磁阀(4-6-4)、温控管(4-6-5)、摊平电机(5-3)、电控阀均与操纵遥控装置(3)均通过导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水底泥晾晒摊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柄(2)与水平面夹角在48°~7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湖水底泥晾晒摊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4-6-2)为圆筒状,所述药剂罐(4-6-1)数量为9个;所述喷嘴(4-7)的数量为4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湖水底泥晾晒摊平机及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5-1)侧壁底部设有多个散热孔(5-2),所述散热孔(5-2)为U型通孔,多个散热孔(5-2)以保护壳(5-1)的中轴线为轴心周向均匀地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湖水底泥晾晒摊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保护壳(5-1)内部且套装于搅拌电机(4-6-3)输出轴上的散热叶轮(5-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湖水底泥晾晒摊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摊平电机(5-3)的输出轴与底盘(1)之间通过滚动轴承(5-6)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湖水底泥晾晒摊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摊平刀片(5-5)下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坚硬物探测仪(5-7),坚硬物探测仪(5-7)与操纵遥控装置(3)通过导线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湖水底泥晾晒摊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摊平刀片(5-5)由高分子材料压模成型,摊平刀片(5-5)按重量份数计的组成成分如下:6-(3-甲基-2-羟基-3-烯-1-丁基)-3,4-二甲氧基-2,5二苄氧基甲苯47~367份,5-[(3,4-二氯苯基)偶氮]-1,2-二氢-6-羟-4-甲基-2-氧代-1-苯氨基-3-吡啶腈37~247份,1-(3-甲氧基-4-羟基苯基)-7(4-羟基苯基)-1,6-庚二烯-3,5-二酮137~317份,浓度为97ppm~237ppm的3-(4-羟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峙梁骁马捷韩宝平刘喜坤许旭张明胜陈兴祥董平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