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湖面水藻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工艺,特别是一种湖面水藻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工农业生产污水流入水体后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促使藻类过度繁殖,影响城市供水水质。藻类的去除技术日益成为供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大多数水厂采用的是:“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传统工艺。但是由于水藻产生的藻源有机物主要的构成是亲水分子,使得传统工艺处理效率低。在混凝工艺前增设预氧化装置,投加预氧化剂,可以有效提高混凝效果,从而提高处理效果。但是,最佳的投加剂量和反应时间难以在生产中得以控制。过量的预氧化剂投加到混凝反应器中,可能会过度氧化藻源有机物,使得其分解成为分子量更小的亲水性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很可能穿透后续的过滤单元,进入输水官网,被其中的微生物利用,产生二次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高效的湖面水藻处理工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湖面水藻处理工艺,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集水池、粗滤池、隔板反应池和沉淀池;所述隔板反应池内设置有隔板,从而形成供水流通过的通道;所述隔板反应池上设置有多个投料孔;所述投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湖面水藻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集水池、粗滤池、隔板反应池和沉淀池;所述隔板反应池内设置有隔板,从而形成供水流通过的通道;所述隔板反应池上设置有多个投料孔;所述投料孔处设置有用于对水体的UV254进行监测的水体监测装置;还包括能够根据各个投料孔处的水体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控制各个投料孔处的氧化剂的添加量的控制装置;所述集水池上设置有集水池入水口,所述沉淀池上设置有沉淀池出水口和沉淀物排出口;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始水体通入集水池;2)集水池中的原始水体经过粗滤池的过滤得到一级水体;3)一级水体进入隔板反应池,向一级水体中添加助凝剂和混凝剂,反应后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面水藻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集水池、粗滤池、隔板反应池和沉淀池;所述隔板反应池内设置有隔板,从而形成供水流通过的通道;所述隔板反应池上设置有多个投料孔;所述投料孔处设置有用于对水体的UV254进行监测的水体监测装置;还包括能够根据各个投料孔处的水体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控制各个投料孔处的氧化剂的添加量的控制装置;所述集水池上设置有集水池入水口,所述沉淀池上设置有沉淀池出水口和沉淀物排出口;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始水体通入集水池;2)集水池中的原始水体经过粗滤池的过滤得到一级水体;3)一级水体进入隔板反应池,向一级水体中添加助凝剂和混凝剂,反应后得到二级水体;4)控制装置根据各个投料孔处的水体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康,兰彬彬,华雪,王铭,尹海晓,郭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