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家用报警及照明两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6967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5:29
一种农村家用报警及照明两用电路,包括报警电路和照明电路,所述的报警电路中的第一电源电路和照明电路中的第二电源电路均由市电供电,报警电路中的状态检测电路、振荡电路、驱动电路均与第一电源电路电连接,状态检测电路与振荡电路电连接,振荡电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驱动电路与扬声器电连接;照明电路中的微波振荡电路、比较驱动电路均与第二电源电路电连接,微波振荡电路与比较驱动电路电连接,比较驱动电路与灯泡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防盗报警效果显著,准确率高,还具备照明功能,适用于农村的庭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村家用报警及照明两用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报警照明电路,具体是一种农村家用报警及照明两用电路,属于报警及照明

技术介绍
随着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入室盗窃案件呈多发态势,农村家庭对报警器的需求日益迫切。但是目前大部分农村家庭仅通过简单的“犬防”来进行防盗,即依靠家犬对陌生人的犬叫声来提醒自己,但这种方式的防盗效果不太理想,还有一些简易防盗报警器,存在着报警方式单一、漏报率高的缺点,且以上防盗报警器只存在简单的防盗报警功能,不具备照明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村家用报警及照明两用电路,操作简单,防盗报警效果显著,准确率高,还具备照明功能,适用于农村的庭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村家用报警及照明两用电路,包括报警电路和照明电路,所述的报警电路中的第一电源电路和照明电路中的第二电源电路均由市电供电,报警电路中的状态检测电路、振荡电路、驱动电路均与第一电源电路电连接,状态检测电路与振荡电路电连接,振荡电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驱动电路与扬声器电连接;照明电路中的微波振荡电路、比较驱动电路均与第二电源电路电连接,微波振荡电路与比较驱动电路电连接,比较驱动电路与灯泡电连接;所述的状态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R3、R4,二极管D2、D3、D4、D5、D6、D7、D8和集成电路IC1;振荡电路包括电阻R5、R6,电容C4、C5和集成电路IC2;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7、R8、R9,电容C6,三极管BG1、开关SA;所述的微波振荡电路包括电阻R12、R13、R14、R15、R16,电容C10、C11,三极管BG3、BG4和雷达天线DZ;比较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电容C12、C13、C14、C15,二极管D10、D11,光敏二极管D12,单向可控硅SCR1、集成电路IC3;其中,集成电路IC1的1脚串联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1的4脚、二极管D5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集成电路IC1的2脚、灯泡的一端、照明电路中的第二电源电路、二极管D2的正极、开关SA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集成电路IC1的3脚,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2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集成电路IC1的5脚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容C5的正极、电容C4的正极、集成电路IC2的7脚、电阻R5的一端、集成电路IC1的7脚、单向可控硅SCR1的阴极、电阻R28的一端、集成电路IC3的11脚、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扬声器的一端、报警电路中的第一电源电路;集成电路IC1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5的负极、集成电路IC2的1脚、集成电路IC2的2脚;集成电路IC1的8脚分别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4的负极、集成电路IC2的5脚;集成电路IC2的3脚连接集成电路IC2的6脚,集成电路IC2的4脚通过串联二极管D8后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2的8脚、9脚、电阻R8的一端,集成电路IC2的10脚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2的12脚、13脚、电阻R7的一端,集成电路IC2的11脚分别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2的14脚分别连接三极管BG1的发射极、报警电路中的第一电源电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BG1的基极,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连接扬声器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3的1脚分别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13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集成电路IC3的5脚,集成电路IC3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18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3的3脚分别连接电容C12的负极、电阻R20的另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集成电路IC3的4脚分别连接三极管BG4的集电极、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15的正极、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7的一端、照明电路中的第二电源电路、电容C14的正极、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2的一端;集成电路IC3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电容C14的负极、电阻R22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3的7脚通过串联电阻R24后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3的9脚、光敏二极管D12的负极,集成电路IC3的8脚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二极管D10正极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3的13脚、电容C15的负极、电阻R29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3的10脚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3的12脚、电阻R28的另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3的14脚分别连接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二极管D11的负极,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光敏二极管D12的正极;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单向可控硅SCR1的门极,单向可控硅SCR1的阳极连接灯泡的另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电容C12的正极、电容C11的负极,电容C11的正极分别连接三极管BG4的发射极、电阻R16的另一端,三极管BG4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雷达天线DZ的一端、雷达天线DZ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0的一端、三极管BG3的集电极,电容C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三极管BG3的基极、电阻R15的另一端、三极管BG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C2、C3,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9和熔断器FU1,其中电阻R1和电容C1并联后接在熔断器FU1和二极管D1的正极之间,电容C2、C3的正极和二极管D1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电容C2、C3的负极和稳压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后接地,熔断器FU1接在220V电源和开关SA的另一端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10、R11,电容C7、C8、C9,二极管D13、D14,稳压二极管D15,三极管BG2和熔断器FU2,其中电阻R10与电容C7并联后,再与熔断器FU2串联接在A点和二极管D13的正极之间,电阻R11并接在三极管BG2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电容C8的正极接三极管BG2的集电极,负极接地,电容C9的正极接三极管BG2的发射极,负极接地,二极管D13的正极接电阻R10和电容C7,负极与二极管D14的负极相连接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二极管D14的正极接地,稳压二极管D15的正极接地,负极接三极管BG2的基极。优选地,所述集成电路IC1为光电耦合器,型号为TLP521-2,集成电路IC2为四个二输入或非门,型号为CD4001,集成电路IC3为四运算放大器,型号为LM324。优选地,所述二极管D1、D13、D14的型号为IN4007,二极管D2、D3、D4、D5、D6、D7的型号为IN4004,二极管D8、D10、D11的型号为IN4148。优选地,所述三极管BG1为PNP型三极管,型号为9015;三极管BG2为N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村家用报警及照明两用电路,包括报警电路和照明电路,所述的报警电路中的第一电源电路和照明电路中的第二电源电路均由市电供电,其特征在于,报警电路中的状态检测电路、振荡电路、驱动电路均与第一电源电路电连接,状态检测电路与振荡电路电连接,振荡电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驱动电路与扬声器电连接;照明电路中的微波振荡电路、比较驱动电路均与第二电源电路电连接,微波振荡电路与比较驱动电路电连接,比较驱动电路与灯泡电连接;所述的状态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R3、R4,二极管D2、D3、D4、D5、D6、D7、D8和集成电路IC1;振荡电路包括电阻R5、R6,电容C4、C5和集成电路IC2;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7、R8、R9,电容C6,三极管BG1、开关SA;所述的微波振荡电路包括电阻R12、R13、R14、R15、R16,电容C10、C11,三极管BG3、BG4和雷达天线DZ;比较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电容C12、C13、C14、C15,二极管D10、D11,光敏二极管D12,单向可控硅SCR1、集成电路IC3;其中,集成电路IC1的1脚串联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1的4脚、二极管D5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集成电路IC1的2脚、灯泡的一端、照明电路中的第二电源电路、二极管D2的正极、开关SA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集成电路IC1的3脚,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2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集成电路IC1的5脚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容C5的正极、电容C4的正极、集成电路IC2的7脚、电阻R5的一端、集成电路IC1的7脚、单向可控硅SCR1的阴极、电阻R28的一端、集成电路IC3的11脚、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扬声器的一端、报警电路中的第一电源电路;集成电路IC1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5的负极、集成电路IC2的1脚、集成电路IC2的2脚;集成电路IC1的8脚分别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4的负极、集成电路IC2的5脚;集成电路IC2的3脚连接集成电路IC2的6脚,集成电路IC2的4脚通过串联二极管D8后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2的8脚、9脚、电阻R8的一端,集成电路IC2的10脚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2的12脚、13脚、电阻R7的一端,集成电路IC2的11脚分别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2的14脚分别连接三极管BG1的发射极、报警电路中的第一电源电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BG1的基极,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连接扬声器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3的1脚分别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13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集成电路IC3的5脚,集成电路IC3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18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3的3脚分别连接电容C12的负极、电阻R20的另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集成电路IC3的4脚分别连接三极管BG4的集电极、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15的正极、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7的一端、照明电路中的第二电源电路、电容C14的正极、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2的一端;集成电路IC3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电容C14的负极、电阻R22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3的7脚通过串联电阻R24后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3的9脚、光敏二极管D12的负极,集成电路IC3的8脚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二极管D10正极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3的13脚、电容C15的负极、电阻R29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3的10脚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3的12脚、电阻R28的另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3的14脚分别连接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二极管D11的负极,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光敏二极管D12的正极;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单向可控硅SCR1的门极,单向可控硅SCR1的阳极连接灯泡的另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电容C12的正极、电容C11的负极,电容C11的正极分别连接三极管BG4的发射极、电阻R16的另一端,三极管BG4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雷达天线DZ的一端、雷达天线DZ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0的一端、三极管BG3的集电极,电容C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三极管B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村家用报警及照明两用电路,包括报警电路和照明电路,所述的报警电路中的第一电源电路和照明电路中的第二电源电路均由市电供电,其特征在于,报警电路中的状态检测电路、振荡电路、驱动电路均与第一电源电路电连接,状态检测电路与振荡电路电连接,振荡电路与驱动电路电连接,驱动电路与扬声器电连接;照明电路中的微波振荡电路、比较驱动电路均与第二电源电路电连接,微波振荡电路与比较驱动电路电连接,比较驱动电路与灯泡电连接;所述的状态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R3、R4,二极管D2、D3、D4、D5、D6、D7、D8和集成电路IC1;振荡电路包括电阻R5、R6,电容C4、C5和集成电路IC2;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7、R8、R9,电容C6,三极管BG1、开关SA;所述的微波振荡电路包括电阻R12、R13、R14、R15、R16,电容C10、C11,三极管BG3、BG4和雷达天线DZ;比较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电容C12、C13、C14、C15,二极管D10、D11,光敏二极管D12,单向可控硅SCR1、集成电路IC3;其中,集成电路IC1的1脚串联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1的4脚、二极管D5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集成电路IC1的2脚、灯泡的一端、照明电路中的第二电源电路、二极管D2的正极、开关SA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集成电路IC1的3脚,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2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集成电路IC1的5脚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容C5的正极、电容C4的正极、集成电路IC2的7脚、电阻R5的一端、集成电路IC1的7脚、单向可控硅SCR1的阴极、电阻R28的一端、集成电路IC3的11脚、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扬声器的一端、报警电路中的第一电源电路;集成电路IC1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5的负极、集成电路IC2的1脚、集成电路IC2的2脚;集成电路IC1的8脚分别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4的负极、集成电路IC2的5脚;集成电路IC2的3脚连接集成电路IC2的6脚,集成电路IC2的4脚通过串联二极管D8后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2的8脚、9脚、电阻R8的一端,集成电路IC2的10脚分别连接集成电路IC2的12脚、13脚、电阻R7的一端,集成电路IC2的11脚分别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2的14脚分别连接三极管BG1的发射极、报警电路中的第一电源电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BG1的基极,三极管BG1的集电极连接扬声器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3的1脚分别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13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集成电路IC3的5脚,集成电路IC3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18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3的3脚分别连接电容C12的负极、电阻R20的另一端、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集成电路IC3的4脚分别连接三极管BG4的集电极、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15的正极、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7的一端、照明电路中的第二电源电路、电容C14的正极、电阻R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天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