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流强化式生物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净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竖流强化式生物净水装置及净水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净水技术是目前常用的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具有独特的水文、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不仅能够形成特有的生物群落栖息地,同时具备过滤、沉降、去除外源污染的能力。近年来,生物净水技术衍生出的各种装置、工艺以其方法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人工湿地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工湿地工艺大体分为表流式和潜流式两种类型。表流式人工湿地的水位较浅(一般不大于60cm),其主要依靠湿地植物的吸收作用净化污水。有关研究表明,表流式人工湿地因单纯依靠植物的吸收作用,其净化效果十分有限,而且植物凋落物会随微生物的降解将有机氮磷重新释放入水体。潜流式人工湿地的水位较深(一般超过60cm),其不仅依靠植物的吸收作用,而且通过滤料的过滤、吸附作用和附着在滤料表面的微生物降解作用实现污水的净化,从而具备相比表流式人工湿地系统更佳的净化性能。但传统的潜流式人工湿地在实际运行中依然存在占地面积大、水体复氧差、短流、易堵等疑难问题。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因占地面积大,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流强化式生物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升流井、降流井及循环流净水介质;其中,所述池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循环流净水介质铺设在所述池体内;所述升流井和所述降流井设置在所述循环流净水介质中,并通过平流管连通;所述升流井和所述降流井均设有通孔;所述升流井内设有曝气盘,所述降流井内设有生物膜载体填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流强化式生物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升流井、降流井及循环流净水介质;其中,所述池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循环流净水介质铺设在所述池体内;所述升流井和所述降流井设置在所述循环流净水介质中,并通过平流管连通;所述升流井和所述降流井均设有通孔;所述升流井内设有曝气盘,所述降流井内设有生物膜载体填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流强化式生物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流井和所述降流井竖向设置于所述循环流净水介质中,其间距为1~5m,且每个所述升流井均与4个所述降流井通过所述平流管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流强化式生物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流井和所述降流井的外形均为圆柱体,采用钢筋砼浇筑或砖砌等方式制成;所述升流井的直径为5~20cm,高度超出所述循环流净水介质顶面5~20cm;所述降流井的直径为20~60cm,高度超出所述循环流净水介质顶面5~20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流强化式生物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流井和所述降流井的下部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直径为1~3cm,数量为10~60个,均匀分布于井底以上5~50cm范围内;所述升流井中的曝气盘采用膜片微孔曝气盘或微孔曝气管盘绕或曝气沙头,通过设置于湿地地面上的鼓风机供气,所述曝气盘直径略小于所述升流井的直径;所述降流井中的载体填料采用人工合成纤维或塑料制成,载体填料的填充率为65%~9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流强化式生物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流管设置于升流井上部和降流井上部间,所述平流管的设置高度与所述循环流净水介质顶面齐平;所述平流管采用铸铁或PVC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贺,杨银川,陆昕渝,黄民生,邹颖,张婷月,丁钰,李丹,尹超,何岩,曹承进,周运昌,王迪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