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污水快速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快速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对污水的处理,需要在污水中添加药剂后进行混合搅拌处理,,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处理速度慢,效率不高,不能随时改变处理的环境,而且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不高,给污水处理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污水快速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污水快速处理装置,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内部设置有一第一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的上端壁固定连接有一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下端动力连接有一传递杆A,所述传递杆A下端与第一空心腔的下端壁转动连接,所述传递杆A杆体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齿形轮,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设置有一与第一空心腔相通的装载腔,所述装载腔内设置有一与第一齿形轮啮合的第二齿形轮,所述主机体内部设置有一水处理腔,所述水处理腔上端壁设置有一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相通水处理腔,所述第一孔洞垂直穿过装载腔的中心,所述第二齿形轮中心固定套装有一轴体,所述轴体下端穿过水处理腔,所述轴体下端左右对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污水快速处理装置,包括主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内部设置有一第一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的上端壁固定连接有一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下端动力连接有一传递杆A,所述传递杆A下端与第一空心腔的下端壁转动连接,所述传递杆A杆体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齿形轮,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设置有一与第一空心腔相通的装载腔,所述装载腔内设置有一与第一齿形轮啮合的第二齿形轮,所述主机体内部设置有一水处理腔,所述水处理腔上端壁设置有一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相通水处理腔,所述第一孔洞垂直穿过装载腔的中心,所述第二齿形轮中心固定套装有一轴体,所述轴体下端穿过水处理腔,所述轴体下端左右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污水快速处理装置,包括主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内部设置有一第一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的上端壁固定连接有一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下端动力连接有一传递杆A,所述传递杆A下端与第一空心腔的下端壁转动连接,所述传递杆A杆体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齿形轮,所述第一空心腔左侧设置有一与第一空心腔相通的装载腔,所述装载腔内设置有一与第一齿形轮啮合的第二齿形轮,所述主机体内部设置有一水处理腔,所述水处理腔上端壁设置有一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相通水处理腔,所述第一孔洞垂直穿过装载腔的中心,所述第二齿形轮中心固定套装有一轴体,所述轴体下端穿过水处理腔,所述轴体下端左右对称设置有多根混搅轴,所述混搅轴顶端设置有混搅页,所述轴体中心设置有第一入气槽,所述混搅轴中心设置有第二入气槽,所述第一入气槽与第二入气槽相通,所述混搅轴上端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三入气槽,所述第三入气槽与第二入气槽相通,所述主机体上表面固定连接设置有空气输送机,所述空气输送机右侧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主机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空气输送机与过滤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过滤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孔洞上端面设置有一第四入气槽,所述第四入气槽相通外端与第一入气槽,所述第四入气槽与第一管道密闭连接,所述轴体上端固定套装有一装载腔为中心上下对称的轴承A,所述水处理腔上端壁左侧设置有一向左延伸的排气腔,所述排气腔相通水处理腔与外端,所述排气腔中设置有一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空心腔右端壁内部设置有一第二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与第二空心腔之间设置有一传递孔,所述传递孔相通第一空心腔与第二空心腔,所述传递杆杆体下侧固定套装有一第三齿形轮,所述第二空心腔内设置有一第四齿形轮,第四齿形轮穿过传递孔且与第三齿形轮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齿形轮中心固定连接设置有一轴承B,所述轴承B中心套接有一轴臂A,所述轴臂A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空心腔的上下端壁转动连接,所述轴臂A上端设置有一花键连接的锁定器,所述锁定器的环形面上设置有一凹嵌腔,所述锁定器下端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凸块,所述第四齿形轮上端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齿腔,所述凸块与齿腔啮合,所述凹嵌腔左右对称设置有凹嵌块,所述第二空心腔上方设置有一伸缩孔A,所述伸缩孔A相通外端与第二空心腔,所述主机体上表面设置有一固定连接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