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伞具。技术背景习式伞具1的主要结构,如图1及图1A所示,是由伞面11、中棒12、上巢13、下巢14、主伞骨15及支伞骨16所构成,该上巢13周缘枢设有若干主伞骨15,以支撑伞面11;而下巢14周缘枢设有若干支伞骨16,以支撑起主伞骨15,而该中棒12为二节或多节形式,其顶端固定于上巢13,且固定于上巢13的内管122适当处所开设的矩形扣孔121,供内管122内所装设的扣弓17弹出,该内管122并穿设于下巢14,使下巢14可在中棒12上进行上、下滑动,当伞具1开伞时,将下巢14向上推至扣弓17上,使扣弓17顶住下巢14的底部,使连接至下巢14的支伞骨16撑起主伞骨15,而主伞骨15则撑起整个伞面11,当伞具1关伞时,则按压扣弓17即可将伞具收合。承上所述,习式伞具1虽能达到开伞及收伞的功效,但该中棒12为二节或多节形式的设计,使得伞具在收伞时,该伞体显得较大,故在收藏时,需手提袋、背包等较大型的置物袋来收藏,而无法像用一般随身手提袋那般小型的置物袋来收藏;再者,当伞体需要缩小时,该中棒12必须呈多节的形式,然而此时中棒12的外管管径与内管管径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具,由伞面、中棒、上巢、下巢、主伞骨及支伞骨所构成,且是在呈多节形式的中棒顶端固设有一上巢,该上巢周缘枢设有多个主伞骨,以支撑伞面,其特征在于:该上巢向下延伸形成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上套设有一下巢,且该延伸部上冲制出一具有弹性的凸出部,该凸出部一端连接于延伸部,两侧与延伸部形成间隙,其凸出的顶部上形成有一可顶住下巢的支撑面。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