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春华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6580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设置于新能源汽车中的箱壳体,所述箱壳体内固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端壁内固设有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上下端壁内固设有端口朝内的环形槽,远离所述第一内腔的所述第二内腔端壁内通连设置有第一转腔,所述第一转腔内滑行的设置有若干推块,朝向所述第一内腔的所述推块端面固设有第一固连杆,朝向所述第一内腔的所述第一固连杆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一密闭圈滑行配合连接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将所述第一密闭圈封闭,朝向所述第一内腔的所述环形槽端面固设有第一接连杆,所述第一接连杆穿过所述第二内腔并伸进所述第一内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及其广泛,而发动机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但是传统中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在运行时对于散热及齿轮传动中的润滑存在一定的问题,此设备有效解决了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设备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设置于新能源汽车中的箱壳体,所述箱壳体内固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端壁内固设有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上下端壁内固设有端口朝内的环形槽,远离所述第一内腔的所述第二内腔端壁内通连设置有第一转腔,所述第一转腔内滑行的设置有若干推块,朝向所述第一内腔的所述推块端面固设有第一固连杆,朝向所述第一内腔的所述第一固连杆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一密闭圈滑行配合连接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将所述第一密闭圈封闭,朝向所述第一内腔的所述环形槽端面固设有第一接连杆,所述第一接连杆穿过所述第二内腔并伸进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第一内腔内设置有第一转块,所述第一接连杆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转块固定,所述第一转块内固设有端口朝上的第一通连孔,所述第一通连孔下端壁内通连设置有冷却腔,所述第一内腔上端壁内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由外部空间延长进所述第一内腔内并穿过所述第一通连孔进入所述冷却腔内,所述冷却管左侧延长段内通连设置有位于外部空间的第一电磁阀,所述冷却管右侧延长段内通连设置有位于外部空间的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内腔下方设置有位于所述箱壳体内的第三内腔,所述第三内腔右侧设置有位于所述箱壳体内的第四内腔,所述第三内腔左侧设置有位于所述箱壳体内的第五内腔,所述第五内腔下方设置有位于所述箱壳体内的第六内腔,所述第一转块下端面固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贯通所述第一内腔下端壁并伸进所述第三内腔内,所述第一转轴下端面固设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一锥形轮右侧配合连接有第二锥形轮,所述第二锥形轮右端面固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贯通所述第三内腔右端壁并伸进所述第四内腔内,所述第二转轴右端面固设有第二转块,所述第二转块右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四内腔右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二接连杆,所述第二转块上端面固设有凸出块,所述第四内腔上端壁固设有与所述凸出块相对的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一锥形轮左侧配合连接有第三锥形轮,所述第三锥形轮左端面固设有第三接连杆,所述第三接连杆转动的贯通所述第三内腔左端壁并伸进所述第五内腔内,所述第三接连杆左端面固设有第四锥形轮,所述第四锥形轮左侧配合连接有第五锥形轮,所述第五锥形轮下端面固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的贯通所述第五内腔下端壁并伸进所述第六内腔内,所述第五锥形轮左侧配合连接有第六锥形轮,所述第六锥形轮左端面固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转动的贯通所述第五内腔左端壁并伸出外部空间,左侧的所述第一转腔内壁内通连设置有第一导管和喷油管,所述第一导管内通连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喷油管内通连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导管和喷油管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转腔内壁内的火花塞,右侧的所述第一转腔内壁内通连设置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内通连设置有第五电磁阀。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固设有螺旋叶,所述第六内腔下端壁内通连设置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三导管向下延长出外部空间,所述第三导管内通连设置有第六电磁阀,所述第六内腔右端壁内通连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内腔通连的第四导管,所述第五内腔右端壁内通连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内腔通连的第五导管,所述第五内腔下端壁内左右相称通连设置有与所述第六内腔通连的第六导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红外感应器在所述凸出块接近时触发一次信号。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五内腔和第三内腔内壁设置有第二密闭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叶为螺旋式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红外感应器和火花塞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凸出块位于上方极限位置,从而使上述结构在初始状态时位于初始位置,可以在后续工作中进行调整,有效提高设备的工作协调性。当设备运行时,所述第六电磁阀打开向所述第六内腔内灌入机油,所述第四电磁阀打开,使汽油由所述第四电磁阀和喷油管进入所述第一转腔内,所述第三电磁阀打开,使空气由所述第三电磁阀和第一导管进入所述第一转腔内,此时所述火花塞工作,将汽油点燃使所述推块逆时针转动,此时所述第五电磁阀打开,所述第二导管与外部空间相通,则在压力作用下,所述推块逆时针旋转使所述推块之间的高温气体由所述第二导管排除,此时循环进行上述步骤,即可实现所述推块连续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转块转动,所述第一转块转动后使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则所述第一锥形轮转动后使所述第二锥形轮和第三锥形轮转动,所述第二锥形轮转动后所述红外感应器工作,对转动的所述凸出块进行计数,将数据反馈于控制系统,计算出新能源汽车装置输出转速,此时所述第三锥形轮转动后带动所述第四锥形轮转动,则所述第五锥形轮转动后将所述第六内腔内的机油进行循环运输,将所述第五内腔、第三内腔和第六内腔内充满机油,机油降低机械零件之间的摩擦损耗,此时所述第六电磁阀关闭,所述第五锥形轮转动后使所述第六锥形轮带动所述第四转轴转动,所述第四转轴与新能源汽车中的传动装置连接,从而可进行动力输出,从而实现了发动机的连续工作。当新能源汽车装置连续工作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打开,使冷却液在所述冷却管内流动,对新能源汽车装置进行降温处理,从而提高了设备的连续工作性。当需要计算所述第二转块的转速时,所述红外感应器在所述凸出块接近时触发一次信号,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对所述信号进行计数,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信号触发次数的数值通过一系列函数计算即可得到所述第二转块的转速,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准确可靠性。本专利技术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备良好的润滑与冷却的功能,有效提高了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整体水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设置于新能源汽车中的箱壳体100,所述箱壳体100内固设有第一内腔114,所述第一内腔114端壁内固设有的第二内腔119,所述第二内腔119上下端壁内固设有端口朝内的环形槽118,远离所述第一内腔114的所述第二内腔119端壁内通连设置有第一转腔136,所述第一转腔136内滑行的设置有若干推块121,朝向所述第一内腔11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设置于新能源汽车中的箱壳体,所述箱壳体内固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端壁内固设有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上下端壁内固设有端口朝内的环形槽,远离所述第一内腔的所述第二内腔端壁内通连设置有第一转腔,所述第一转腔内滑行的设置有若干推块,朝向所述第一内腔的所述推块端面固设有第一固连杆,朝向所述第一内腔的所述第一固连杆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一密闭圈滑行配合连接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将所述第一密闭圈封闭,朝向所述第一内腔的所述环形槽端面固设有第一接连杆,所述第一接连杆穿过所述第二内腔并伸进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第一内腔内设置有第一转块,所述第一接连杆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转块固定,所述第一转块内固设有端口朝上的第一通连孔,所述第一通连孔下端壁内通连设置有冷却腔,所述第一内腔上端壁内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由外部空间延长进所述第一内腔内并穿过所述第一通连孔进入所述冷却腔内,所述冷却管左侧延长段内通连设置有位于外部空间的第一电磁阀,所述冷却管右侧延长段内通连设置有位于外部空间的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内腔下方设置有位于所述箱壳体内的第三内腔,所述第三内腔右侧设置有位于所述箱壳体内的第四内腔,所述第三内腔左侧设置有位于所述箱壳体内的第五内腔,所述第五内腔下方设置有位于所述箱壳体内的第六内腔,所述第一转块下端面固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贯通所述第一内腔下端壁并伸进所述第三内腔内,所述第一转轴下端面固设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一锥形轮右侧配合连接有第二锥形轮,所述第二锥形轮右端面固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贯通所述第三内腔右端壁并伸进所述第四内腔内,所述第二转轴右端面固设有第二转块,所述第二转块右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四内腔右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二接连杆,所述第二转块上端面固设有凸出块,所述第四内腔上端壁固设有与所述凸出块相对的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一锥形轮左侧配合连接有第三锥形轮,所述第三锥形轮左端面固设有第三接连杆,所述第三接连杆转动的贯通所述第三内腔左端壁并伸进所述第五内腔内,所述第三接连杆左端面固设有第四锥形轮,所述第四锥形轮左侧配合连接有第五锥形轮,所述第五锥形轮下端面固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的贯通所述第五内腔下端壁并伸进所述第六内腔内,所述第五锥形轮左侧配合连接有第六锥形轮,所述第六锥形轮左端面固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转动的贯通所述第五内腔左端壁并伸出外部空间,左侧的所述第一转腔内壁内通连设置有第一导管和喷油管,所述第一导管内通连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喷油管内通连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导管和喷油管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转腔内壁内的火花塞,右侧的所述第一转腔内壁内通连设置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内通连设置有第五电磁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设置于新能源汽车中的箱壳体,所述箱壳体内固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端壁内固设有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上下端壁内固设有端口朝内的环形槽,远离所述第一内腔的所述第二内腔端壁内通连设置有第一转腔,所述第一转腔内滑行的设置有若干推块,朝向所述第一内腔的所述推块端面固设有第一固连杆,朝向所述第一内腔的所述第一固连杆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一密闭圈滑行配合连接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将所述第一密闭圈封闭,朝向所述第一内腔的所述环形槽端面固设有第一接连杆,所述第一接连杆穿过所述第二内腔并伸进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第一内腔内设置有第一转块,所述第一接连杆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转块固定,所述第一转块内固设有端口朝上的第一通连孔,所述第一通连孔下端壁内通连设置有冷却腔,所述第一内腔上端壁内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由外部空间延长进所述第一内腔内并穿过所述第一通连孔进入所述冷却腔内,所述冷却管左侧延长段内通连设置有位于外部空间的第一电磁阀,所述冷却管右侧延长段内通连设置有位于外部空间的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内腔下方设置有位于所述箱壳体内的第三内腔,所述第三内腔右侧设置有位于所述箱壳体内的第四内腔,所述第三内腔左侧设置有位于所述箱壳体内的第五内腔,所述第五内腔下方设置有位于所述箱壳体内的第六内腔,所述第一转块下端面固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贯通所述第一内腔下端壁并伸进所述第三内腔内,所述第一转轴下端面固设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一锥形轮右侧配合连接有第二锥形轮,所述第二锥形轮右端面固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贯通所述第三内腔右端壁并伸进所述第四内腔内,所述第二转轴右端面固设有第二转块,所述第二转块右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四内腔右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华谢顶文由维国
申请(专利权)人:马春华谢顶文由维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