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6324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路,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单片机、驱动芯片、继电器组以及电源,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组的一端与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连接,达到了降低了继电器的吸合时正常功耗,同时减少了电源的输出电流,降低整机的功耗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路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驱动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多路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各类直流继电器及直流线圈有广泛应用,三极管导通继电器线圈得电,电气触点闭合后,继电器线圈电流不变,线圈功耗大,易发热,使电源的负载电流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解决了继电器的吸合时功耗过高,达到了降低了继电器的吸合时正常功耗,同时减少了电源的输出电流,降低整机的功耗的技术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路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路,包括单片机、驱动芯片、继电器组以及电源,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组的一端与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优选为:所述继电器组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以及第八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与驱动芯片的输出1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与驱动芯片的输出2端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与驱动芯片的输出3端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与驱动芯片的输出4端连接,所述第五继电器与驱动芯片的输出5端连接,所述第六继电器与驱动芯片的输出6端连接,所述第七继电器与驱动芯片的输出7端连接,所述第八继电器与驱动芯片的输出8端连接。优选为: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STM32F103VCTB。优选为:所述驱动芯片的型号为UTC2803。优选为:所述单片机的PB0端与驱动芯片的输入1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PB1端与驱动芯片的输入2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PB2端与驱动芯片的输入3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PB3端与驱动芯片的输入4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PB4端与驱动芯片的输入5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PB5端与驱动芯片的输入6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PB6端与驱动芯片的输入7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PB7端与驱动芯片的输入8端连接。优选为:所述驱动芯片的电源端与电源连接,接地端接地。一种多路继电器线圈的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控制继电器闭合,首先判断相应继电器吸合状态;(2)当单片机检测到继电器未吸合时,单片机端口输出0;(3)当单片机检测到继电器吸合时,单片机将信号发送到驱动芯片,驱动芯片输送30ms高电平;(3)继续判断相应的继电器吸合状态;(4)当单片机检测到继电器未吸合时,单片机端口输出0;(5)当单片机检测到继电器吸合,单片机会输出80%占空比信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多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应用时,降低了继电器的吸合时正常功耗,同时减少了电源的输出电流,降低整机的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路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路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路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单片机;2、驱动芯片;3、继电器组;4、电源。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案例实施的一种多路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路,包括单片机1、驱动芯片2、继电器组3以及电源4,所述单片机1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芯片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组3的一端与驱动芯片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4连接,所述驱动芯片2的电源4端与电源4连接,接地端接地。所述继电器组3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以及第八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与驱动芯片2的输出1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与驱动芯片2的输出2端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与驱动芯片2的输出3端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与驱动芯片2的输出4端连接,所述第五继电器与驱动芯片2的输出5端连接,所述第六继电器与驱动芯片2的输出6端连接,所述第七继电器与驱动芯片2的输出7端连接,所述第八继电器与驱动芯片2的输出8端连接。所述单片机1的型号为STM32F103VCTB,所述驱动芯片2的型号为UTC2803,所述单片机1的PB0端与驱动芯片2的输入1端连接,所述单片机1的PB1端与驱动芯片2的输入2端连接,所述单片机1的PB2端与驱动芯片2的输入3端连接,所述单片机1的PB3端与驱动芯片2的输入4端连接,所述单片机1的PB4端与驱动芯片2的输入5端连接,所述单片机1的PB5端与驱动芯片2的输入6端连接,所述单片机1的PB6端与驱动芯片2的输入7端连接,所述单片机1的PB7端与驱动芯片2的输入8端连接。一种多路继电器线圈的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控制继电器闭合,首先判断相应继电器吸合状态;(2)当单片机1检测到继电器未吸合时,单片机1端口输出0;(3)当单片机1检测到继电器吸合时,单片机1将信号发送到驱动芯片2,驱动芯片2输送30ms高电平;(3)继续判断相应的继电器吸合状态;(4)当单片机1检测到继电器未吸合时,单片机1端口输出0;(5)当单片机1检测到继电器吸合,单片机1会输出80%占空比信号。单片机1的8个输出信号分步接驱动芯片2的8个输入信号,驱动芯片2的8个输出信号分别接八个继电器。三极管导通继电器线圈得电,电气触点闭合,相比三极管导通瞬间,电气触点闭合后继电器磁路间隙最小,触点已闭合,维持触点闭合,只需要较小的电流。控制继电器闭合,首先判断相应继电器吸合状态;当单片机1检测到继电器未吸合时,单片机1端口输出0;当单片机1检测到继电器吸合时,单片机1将信号发送到驱动芯片2,驱动芯片2输送30ms高电平;继续判断相应的继电器吸合状态;当单片机1检测到继电器未吸合时,单片机1端口输出0;当单片机1检测到继电器吸合,单片机1会输出80%占空比信号。步骤线圈工作状态输出端驱动信号1导通瞬间30mS到50mS高信号2维持导通占空比为60%95%驱动信号3关闭持续低电平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路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驱动芯片、继电器组以及电源,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组的一端与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驱动芯片、继电器组以及电源,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组的一端与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组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第五继电器、第六继电器、第七继电器以及第八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与驱动芯片的输出1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与驱动芯片的输出2端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与驱动芯片的输出3端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与驱动芯片的输出4端连接,所述第五继电器与驱动芯片的输出5端连接,所述第六继电器与驱动芯片的输出6端连接,所述第七继电器与驱动芯片的输出7端连接,所述第八继电器与驱动芯片的输出8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路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STM32F103VCT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路继电器线圈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的型号为UTC2803。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