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盒式校形压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5964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盒式校形压力机,其解决了现有压力机工作效率低、工件质量不稳定等技术问题,其设有支架、起升油缸、第一主油缸、第二主油缸、第一压头、第二压头;支架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相连接呈U型结构;第二支架上与第一主油缸相连接,第一主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压头相连接;第三支架与第二主油缸相连接,第二主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压头相连接;第一压头与第二压头相对设置,可广泛应用于压力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盒式校形压力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机,特别涉及一种方盒式校形压力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方盒式校形压力机结构简单,只通过主油缸液压系统、工作台的移动来完成压合程序,缺点是作业时通过液压系统将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压合时容易造成工作台和工件变形,让压力机使用周期变短、固定性能差,定位不精确、压合件容易压偏,工件压合变形。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减小压合力度和选取小工件进行工作。由于受压力机性能的限制,工作效率低、工件质量不稳定。由于压力机本身受不稳定性能的影响,其适用范围小,操作复杂,在工厂里未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使用方便的方盒式校形压力机。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盒式校形压力机,其设有支架,还设有起升油缸、第一主油缸、第二主油缸、第一压头、第二压头;支架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相连接呈U型结构;第二支架上与第一主油缸相连接,第一主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压头相连接;第三支架与第二主油缸相连接,第二主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压头相连接;第一压头与第二压头相对设置。优选的,还设有滚轮支架,第一支架上连接设有滚轮支架,滚轮支架上设有滚轮,起升油缸的活塞杆穿过第一支架与滚轮支架相连接,随着起升油缸的活塞杆伸出或回缩,滚轮支架相对于第一支架上升或下降。优选的,还设有丝杠、固定块、支撑块;固定块与第一支架相连接;丝杠无外螺纹的一端穿过固定块,且与固定块在丝杠周向上滑动连接;丝杠与支撑块通过螺纹适配相连接。优选的,还设有限位块,丝杠有外螺纹的一端穿过支撑块与限位块相连接。优选的,还设有与丝杠平行的导柱,导柱的一端穿过支撑块并伸出,导柱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架上。优选的,还设有手轮,丝杠无外螺纹的一端穿过固定块与手轮相连接。优选的,还设有第四支架,第四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盒式校形压力机,以主油缸压合为主,起升油缸、滚轮支架、支撑块调整机构移动为辅,保持稳定作业的压力机设备,各动作通过起升油缸、主油缸、滚轮支架、支撑块调整机构控制,其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紧凑,比传统压力机节省30%材料,使制作更经济,工件质量更稳定,使用寿命长,工作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涉及工程机械中所有机型台车、机架的焊后校形、校直等领域,是适合校形工作的一种新型压力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A-A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滚轮支架,2.起升油缸,3.第一主油缸,4.第二主油缸,5.第一压头,6.第二压头,7.第一支架,8.第二支架,9.第三支架,10.滚轮,11.第四支架,12.丝杠,13.固定块,14.支撑块,15.手轮,16.导柱,17.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由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盒式校形压力机,其设有支架、滚轮支架1、起升油缸2、第一主油缸3、第二主油缸4、第一压头5、第二压头6;支架设有第一支架7、第二支架8、第三支架9,第一支架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架8、第三支架9固定连接呈U型结构;首先,其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紧凑,比传统压力机节省30%材料,使制作更经济,工件质量更稳定,使用寿命长;其次,压力机U型支架留有足够空间,方便工件的放置,利于观察;再次,整体结构无须地基安装,节约安装成本。第一支架7上连接设有滚轮支架1,起升油缸2的活塞杆穿过第一支架7与滚轮支架1相连接,随着起升油缸2的活塞杆伸出或回缩,滚轮支架1相对于第一支架7上升或下降,便于待校形工件在纵向方向上上升或下降,对准需要压合的位置,方便工件的移动、校形;滚轮支架1上连接设有滚轮10,一方面便于待校形工件进入待压合区域内;另一方面便于对待校形工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调节,对准需要压合的位置,方便工件的移动、校形。第二支架8上与第一主油缸3的缸体固定连接,第一主油缸3的活塞杆与第一压头5固定连接,随着第一主油缸3的活塞杆伸出或回缩,第一压头5接近或远离待校形工件的压合区域;第三支架9与第二主油缸4的缸体固定连接,第二主油缸4的活塞杆与第二压头6固定连接,随着第二主油缸4的活塞杆伸出或回缩,第二压头6接近或远离待校形工件的压合区域;第一压头5与第二压头6相对设置,当第一主油缸3和第二主油缸4的活塞杆同时伸长时,第一压头5和第二压头6共同对待校形工件的压合区域施压校形,工作行程平稳,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能完成两个方向上的校形工作,无需传统压力机在校形工件一面后,必须翻转再进行另一面的校形,提高工作效率。为了使校形受力更加均衡、延长使用寿命,还设有第四支架11,第四支架1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架8、第三支架9中远离第一支架7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设置加强筋。起升油缸2、第一主油缸3、第二主油缸4及其与之相连接的管路、油缸、阀门等液压系统,由于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一一累述。为使压力机工作更全面,本专利技术还设有支撑块调整机构,其设有丝杠12、固定块13、支撑块14、限位块17,作为辅助装置,其中固定块13用于固定丝杠12,支撑块14起到减震支撑的作用。固定块13与第一支架7固定连接;丝杠12无外螺纹的一端穿过固定块13,且与固定块13在丝杠12周向上滑动连接,该周向滑动可以通过轴承来实现,即轴承的内圈与丝杠12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与固定块13固定连接;丝杠12无外螺纹的一端穿过固定块13与手轮15固定连接,丝杠12有外螺纹的一端穿过支撑块14与限位块17固定连接;丝杠12有外螺纹的部位与支撑块14通过螺纹适配相连接,在手轮15的带动下,丝杠12进行转动,支撑块14沿丝杠12轴向方向上左右移动;限位块17起到限位作用,对支撑块14移动最大距离起限制卡位作用;为了使支撑块14左右移动更加平稳,还设有与丝杠12平行的导柱16,导柱16的一端穿过支撑块14并伸出,导柱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架8上。实际生产中,在特殊的工件压合正形时通过手轮15移动支撑块14,在定位工件过程中起到移动垫铁的作用。另外,支撑块14调整机构也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三支架9上。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为:待校形工件上料时,可直接将工件放在滚轮支架1上,通过推动进入压力机,启动起升油缸2带动滚轮支架1上升或下降,实现工件上升或下降,来回推动工件在滚轮支架1使其左右移动,最终使工件的待校形区域处于位置相对设置的第一压头5和第二压头6之间,分别启动第一主油缸3和第二主油缸4,使第一压头5和第二压头6慢慢靠近待校形区域,最终压合,校形完毕后启动起升油缸2,使滚轮支架1下降,推出工件运送至完工位置。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工作行程平稳,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可实现所有机型台车、机架方盒的焊后校形工作,能完成在方盒两个方向上的校形工作,由于是整体结构也无须地基安装;压力机在整个校形过程中可以保持协调,工件的上料、升降、校形、运送以及放置,布局合理,高度适中,操作舒适。改变了传统校形压力机在工作台上移动,而设计成在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盒式校形压力机,其设有支架,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起升油缸、第一主油缸、第二主油缸、第一压头、第二压头;所述支架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相连接呈U型结构;所述第二支架上与所述第一主油缸相连接,所述第一主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压头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二主油缸相连接,所述第二主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压头相连接;所述第一压头与所述第二压头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盒式校形压力机,其设有支架,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起升油缸、第一主油缸、第二主油缸、第一压头、第二压头;所述支架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相连接呈U型结构;所述第二支架上与所述第一主油缸相连接,所述第一主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压头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二主油缸相连接,所述第二主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压头相连接;所述第一压头与所述第二压头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盒式校形压力机,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滚轮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连接设有所述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上设有滚轮,所述起升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滚轮支架相连接,随着所述起升油缸的活塞杆伸出或回缩,所述滚轮支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升或下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盒式校形压力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宗辉
申请(专利权)人:文登市机电设备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