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全控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力组装配件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全控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电能质量是指电力系统中电能的质量。电能质量问题的提出由来已久,在电力系统发展的早期,电力负荷的组成比较简单,主要由同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和各种照明设备等线性负荷组成,因此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也比较简单,分为频率偏移和电压偏移两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电力电子器件和装置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为了解决电力系统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直流输电和FACTS技术不断投入实际工程应用,调速电机以及无功功率补偿电容器也大量投入运营,这些设备的运行使得电网中电压和电流波形畸变越来越严重,谐波水平不断上升。另外,冲击性、波动性负荷,例如电弧炉、大型轧钢机、电力机车等,运行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高次谐波,而且还会产生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而随着各种复杂的、精密的、对电能质量敏感的用电设备不断普及,人们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电能质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系统电压波动及闪变,造成电动机转速不稳,影响生产质量,危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全控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箱体组件,及分别设置在箱体组件内的电容器(23)、分相无功补偿器(24)、有源滤波器(25)、高压静止无功发生器(43),及分别与电容器(23)、分相无功补偿器(24)、有源滤波器(25)、高压静止无功发生器(43)相配合使用的控制组件组成,其中,控制组件设置在箱体组件上;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第一箱体(1),及设置在第一箱体(1)下方的第二箱体(2),及对称设置在第一箱体(1)上的一组凹槽(2‑1),及与一组凹槽(2‑1)相配合使用的第一箱门(3),及设置在第一箱门(3)一侧的推拉手持部(4),及对称设置在第一箱门(3)一面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全控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箱体组件,及分别设置在箱体组件内的电容器(23)、分相无功补偿器(24)、有源滤波器(25)、高压静止无功发生器(43),及分别与电容器(23)、分相无功补偿器(24)、有源滤波器(25)、高压静止无功发生器(43)相配合使用的控制组件组成,其中,控制组件设置在箱体组件上;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第一箱体(1),及设置在第一箱体(1)下方的第二箱体(2),及对称设置在第一箱体(1)上的一组凹槽(2-1),及与一组凹槽(2-1)相配合使用的第一箱门(3),及设置在第一箱门(3)一侧的推拉手持部(4),及对称设置在第一箱门(3)一面且与一组凹槽(2-1)相配合使用的一组滑板(5),及分别设置在第一箱体(1)内的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及设置在第一箱体(1)内且位于第一隔板(6)一侧的第一辅助支撑块(8),及设置在第一辅助支撑块(8)内的第一辅助限位槽(9),及与第一辅助限位槽(9)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支撑板(10),其中,第一支撑板(10)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辅助限位槽(9)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凸柱(11)、第一支撑弹簧(12),及设置在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之间的第二辅助支撑块(13),及设置在第二辅助支撑块(13)内的第二辅助限位槽(14),及与第二辅助限位槽(14)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支撑板(15),其中,第二支撑板(15)底部设置有与第二辅助限位槽(14)相配合使用的第二限位凸柱(16)、第二支撑弹簧(17),及设置在第一箱体(1)内且位于第二隔板(7)一侧的第三辅助支撑块(18),及设置在第三辅助支撑块(18)内的若干个第三辅助限位槽(19),及与第三辅助限位槽(19)相配合使用的第三支撑板(20),其中,第三支撑板(20)底部设置有与若干个第三辅助限位槽(19)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第三限位凸柱(21)、若干个第三支撑弹簧(22),及设置第二箱体(2)一侧的若干个铰链(26),及与若干个铰链(26)连接且与第二箱体(2)相配合使用的第二箱门(27),及设置在第二箱体(2)内的第四辅助支撑块(38),及设置在第四辅助支撑块(38)内的若干个第四辅助限位槽(39),及与第四辅助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寿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联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