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5284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包括罩体、多孔操作平台以及柔性的通道管;所述罩体上设有贯穿孔和与贯穿孔连通的通气管;所述贯穿孔的侧壁开有环状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沿周向可旋转的安装有若干个瓣状体;若干所述瓣状体向贯穿孔内旋转,以密闭贯穿孔;所述多孔操作平台上设有若干个器械通道;所述多孔操作平台可拆卸的嵌入贯穿孔内,使器械通道与贯穿孔连通,且所述多孔操作平台能绕贯穿孔的轴线旋转;所述通道管与贯穿孔的底部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所述多孔操作平台与罩体可拆卸连接,以便更换多孔操作平台,降低病变组织污染切口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
技术介绍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运用腹腔镜技术的微创外科手术在国内也日益得到推广使用。在腹腔镜手术中多采用2-4孔操作法,其中一个开在人体的肚脐眼或者腹部的其他部位上,避免在病人腹腔部位留下长条状的伤疤,恢复后,仅在腹腔部位留有1-3个0.5-1厘米的线状疤痕,可以说是创面小,痛楚小的手术,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钥匙孔”手术。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减轻了病人开刀的痛楚,同时使病人的恢复期缩短,并且相对降低了患者的支出费用,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手术项目。微创腹腔镜手术进行胆囊切除术、全胃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肝内胆管囊腺瘤切除术等等,常用到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将以往多器械由3-4孔导入改进成一孔多器械导入,既减轻患者创伤,又会产生切口无疤痕的效果,深受医患欢迎。大多数的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主要由多孔操作平台以及与多孔操作平台相连的通道管构成。多孔操作平台上设有3-4个单独的器械通道。不同的器械通道的内径不同,即不同的器械通道允许不同的手术器械导入。目前市场上的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多为一体式。当手术需要的手术器械较多,需要在手术中途更换手术器械时,就需要将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完全取出,以便更换相适应的器械通道。不但操作麻烦,也存在病变组织污染切口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所述多孔操作平台与罩体可拆卸连接,以便更换多孔操作平台,降低病变组织污染切口的风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包括罩体、多孔操作平台以及柔性的通道管;所述罩体上设有贯穿孔和与贯穿孔连通的通气管;所述贯穿孔的侧壁开有环状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沿周向可旋转的安装有若干个瓣状体;若干所述瓣状体向贯穿孔内旋转,以密闭贯穿孔;所述多孔操作平台上设有若干个器械通道;所述多孔操作平台可拆卸的嵌入贯穿孔内,使器械通道与贯穿孔连通,且所述多孔操作平台能绕贯穿孔的轴线旋转;所述通道管与贯穿孔的底部连通。可选地,还包括用以驱动瓣状体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杆、转轴、外齿圈以及与外齿圈相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转轴插入容置腔内与罩体旋转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外套于转轴上;所述外齿圈安装在容置腔内,且所述外齿圈能绕贯穿孔的轴线旋转,并与贯穿孔同轴设置;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外齿圈和瓣状体铰接。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若干个沿周向安装在容置腔上表面的卡爪;所述外齿圈沿径向向内凸形成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开有环形槽;所述卡爪的上表面与罩体滑动连接,下表面通过端面螺纹与第一凸台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多孔操作平台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内嵌入环形槽内,且所述第二凸台的上表面不高于第一凸台的上表面。可选地,所述第二凸台的下表面上安装有具有柔性的密封胶垫;所述环形槽的下表面上开有若干个同心沟槽。可选地,所述多孔操作平台上开有若干个球面槽;所述器械通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球面体;所述球面体内嵌于球面槽内,并能绕球心在球面槽内转动。可选地,所述器械通道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以开闭器械通道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若干沿周向安装在器械通道内侧壁的具有弹性的柔性体;初始状态下,若干所述柔性体相互抵触密闭器械通道,所述柔性体受力后弯曲变形,打开器械通道。可选地,所述柔性体的材料为硅胶、聚胺酯、聚三元橡胶、聚氯乙烯、医用橡胶中的一种。可选地,所述多孔操作平台上铰接有吻合通道管;所述吻合通道管与通道管连通。可选地,所述吻合通道管的内径为20mm-50mm。可选地,所述罩体的外侧壁上铰接有可视通道管;所述可视通道管与通道管连通;所述通气管安装在可视通道管的侧壁,并与可视通道管连通。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包括罩体、多孔操作平台以及柔性的通道管;所述罩体上设有贯穿孔和与贯穿孔连通的通气管;所述贯穿孔的侧壁开有环状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沿周向可旋转的安装有若干个瓣状体;若干所述瓣状体向贯穿孔内旋转,以密闭贯穿孔;所述多孔操作平台上设有若干个器械通道;所述多孔操作平台可拆卸的嵌入贯穿孔内,使器械通道与贯穿孔连通,且所述多孔操作平台能绕贯穿孔的轴线旋转;所述通道管与贯穿孔的底部连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所述多孔操作平台与罩体可拆卸连接,以便更换多孔操作平台,降低病变组织污染切口的风险。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还包括用以驱动瓣状体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杆、转轴、外齿圈以及与外齿圈相啮合的驱动齿轮。便于控制瓣状体的旋转,便于控制贯穿孔的开闭。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所述多孔操作平台上开有若干个球面槽;所述器械通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球面体;所述球面体内嵌于球面槽内,并能绕球心在球面槽内转动。便于手术器械在器械通道的作用下,绕球心在球面槽内转动,以便为手术器械提供一个更大的可活动范围,便于降低手术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B处剖视图;图4为器械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贯穿孔封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罩体、2-多孔操作平台、3-通道管、4-器械通道、5-连杆、6-转轴、7-外齿圈、8-驱动齿轮、9-卡爪、11-贯穿孔、12-通气管、13-容置腔、14-可视通道管、21-第二凸台、22-球面槽、23-吻合通道管、31-固定环、41-球面体、42-柔性体、71-第一凸台、131-瓣状体、211-密封胶垫、711-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多孔操作平台(2)以及柔性的通道管(3);所述罩体(1)上设有贯穿孔(11)和与贯穿孔连通的通气管(12);所述贯穿孔的侧壁开有环状的容置腔(13);所述容置腔(13)内沿周向可旋转的安装有若干个瓣状体(131);若干所述瓣状体向贯穿孔内旋转,以密闭贯穿孔;所述多孔操作平台上设有若干个器械通道(4);所述多孔操作平台(2)可拆卸的嵌入贯穿孔(11)内,使器械通道(4)与贯穿孔(11)连通,且所述多孔操作平台(2)能绕贯穿孔(11)的轴线旋转;所述通道管(3)与贯穿孔(11)的底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多孔操作平台(2)以及柔性的通道管(3);所述罩体(1)上设有贯穿孔(11)和与贯穿孔连通的通气管(12);所述贯穿孔的侧壁开有环状的容置腔(13);所述容置腔(13)内沿周向可旋转的安装有若干个瓣状体(131);若干所述瓣状体向贯穿孔内旋转,以密闭贯穿孔;所述多孔操作平台上设有若干个器械通道(4);所述多孔操作平台(2)可拆卸的嵌入贯穿孔(11)内,使器械通道(4)与贯穿孔(11)连通,且所述多孔操作平台(2)能绕贯穿孔(11)的轴线旋转;所述通道管(3)与贯穿孔(11)的底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驱动瓣状体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杆(5)、转轴(6)、外齿圈(7)以及与外齿圈(7)相啮合的驱动齿轮(8);所述转轴(6)插入容置腔(13)内与罩体(1)旋转连接;所述驱动齿轮(8)外套于转轴(6)上;所述外齿圈(7)安装在容置腔(13)内,且所述外齿圈(7)能绕贯穿孔(11)的轴线旋转,并与贯穿孔(11)同轴设置;所述连杆(5)的两端分别与外齿圈(7)和瓣状体(131)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单孔腔镜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若干个沿周向安装在容置腔(13)上表面的卡爪(9);所述外齿圈(7)沿径向向内凸形成第一凸台(71);所述第一凸台(71)上开有环形槽(711);所述卡爪(9)的上表面与罩体(1)滑动连接,下表面通过端面螺纹与第一凸台(71)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多孔操作平台(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凸台(21);所述第二凸台(21)内嵌入环形槽(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广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