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二灰、石灰土路拌法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5032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大面积二灰、石灰土路拌法施工工艺及其检测方法,施工工艺包括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整修验收阶段;其中:施工阶段布灰拌和流程中的石灰撒布量由车辆自动计算系统调节车速和皮带轮转速确定;破碎和拌和通过在直线平面、曲线斜面上用路拌机进行路拌;碾压夯实流程中的碾压采用有电脑控制的压路机进行,可通过内置的电脑屏幕了解到压实效果,及时调整行驶速度和振动频率。检测方法中压实度采用常规的环刀法检测,而强度和变形则采用小平板荷载仪进行检测。采用该施工工艺和方法可以规范路拌法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掺灰量的准确性和均匀性,并由计算机质量控制检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质量合格率和工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技术,尤其涉及建筑高质量赛车场道路的。
技术介绍
对于高质量赛车场的道路的建筑,例如F1赛车场,其工期十分紧迫,工程量巨大,质量要求高。其中二灰和石灰土的应用量非常大,现有的石灰土、二灰施工工艺无法同时满足现场对产量与质量的要求。现有的石灰或二灰的施工工艺有三种,分别为路拌法施工工艺、集中场地路拌法施工工艺和场拌法施工工艺。其中路拌法指的是直接将填料运至需要填筑处,将其均匀摊铺,再均匀地撒布石灰然后用路拌机直接在其上进行拌和,拌和均匀后进行平整、压实的路基施工方法。其主要优点及不足工作面多,施工组织比较灵活,成本比较低。但其掺灰量的准确性及均匀性较难控制,易形成素土夹层,且人工摊铺石灰工效不高,环境污染较严重,若用石灰撒布车撒布石灰工效高,计量准确,均匀性好,但国内没此设备。集中场地路拌法是指在一固定场地进行撒布石灰、路拌机进行拌和,然后把拌和均匀的填料运至路基待填处。其拌和质量与路拌法相同,但其施工受场地限制大,产量不高。场拌法指的是将待拌和的填料运至一个集中的拌和场地,将填料进行破碎、拌和之后再将拌好的填料运至待填的路基处,然后将填料进行平整、摊铺,压实的施工方法。其主要优点及不足场拌法比路拌法粉碎的颗粒较细、掺灰剂量较准确、均匀,具有生产集中,施工工序明确,质量易控制的特点,对环境污染较小。但其施工强度高,工效低,生产成本大。用路拌法改良膨胀土填料进行路基填筑可采用“三阶段、五区段、十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与一般的路基填筑施工工艺相比,多了一个“拌和区段”及“布灰前初压平整”和“布灰拌和”两个流程。现有的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1)施工准备在施工准备中,除了要做一些常规的准备外,还要做好石灰加工储存及粉煤灰储备的准备工作,做好相应环境保护。如果是用熟石灰改良素土,应选择一避风近水的场所进行石灰的消解、过筛,并把消解残余物集中堆放,及时清除,做好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2)基底处理按照施工互不干扰的原则,划分作业区段,区段长度宜在100~200米之间;3)分层填筑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填筑的松铺厚度由试验段确定。采用自卸车卸土,应根据车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厚度的均匀。为保证边坡的压实质量,一般填筑时路基两侧宜各加宽50cm左右。4)摊铺初平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然后用压路机进行静压或弱振一遍,以暴露出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确保作业面无局部凹凸。5)布灰拌和当平整好后,用石灰撒布车进行布灰作业。当石灰布好后,用路拌机进行拌和。拌和深度应侵入下承层1至2cm。轮迹搭接宽度不小于30cm。注意对颗粒细度,含灰率均匀度的检测。6)洒水晾晒改良后膨胀土的填料在碾压前应控制其含水量在由试验段压实工艺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应及时采用洒水措施,洒水可采用取土场内洒水闷湿和路堤内洒水搅拌两种办法;当填料含水量过大时,可采用在路堤上晾晒和增加拌和遍数的办法。7)碾压夯实 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以上一至二个百分点,颗粒粒径大于5mm小于15mm的含量不超过5%,含灰率及其均匀度满足设计要求时,即可进行碾压。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轻压静压后重压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两轮迹搭接宽度一般不小于40cm。两区段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米。8)填料平整用推土机进行初平,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平整度达到验收要求,,且纵向平顺。9)检验路基填土压实的质量检验应随分层填筑碾压施工分层检验。含灰率检测采用EDTA,压实度采用环刀法进行检测,地基承载力采用Ev2承载板试验进行检测。10)整修养生路基成形,达到规范要求的,在下层完成经检验质量合格后,若不能立即铺筑上层的或暴露于表层的改良土必须保湿养生,养生可采用洒水或用草袋覆盖养的方法,养生期一般不少于七天。二灰及石灰土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有5个指标,即原材料质量,布灰均匀性及准确性,拌和均匀度,压实度,承载力。承载力采用Ev2承载板试验(国外引进设备及标准)检测;二灰中粉煤灰含量的准确性与均匀性无法检测,只能凭借施工经验判断,如颗粒均匀,色泽一致。(1)粉煤灰质量控制标准见表1。表1粉煤灰质量控制标准 (2)石灰质量控制标准见表2表2石灰质量控制标准 (3)素土质量控制标准见表3表3素土质量控制标准 (4)石灰土含灰率控制标准见表4表4颗粒粒径、含灰率质量控制标准 现有技术拌法的缺点是1、石灰撒布是控制路拌法布灰是否均匀的关键工序,一般是采用人工布灰,即当平整好后,需挂线用石灰划出3米见方的纵横向方格网,根据含灰率,确定每个方格内石灰用量,并以石灰干密度折合成体积的高度为标准确定虚铺高度,然后用计量过的袋装灰堆放在方格网内,人工解袋,并用木板耙均匀地把灰布在方格网内。布灰人员应穿上防护服,戴好罩,当风力大于4级时,不宜于安排布灰作业。2、破碎和拌和是控制石灰土或二灰含灰均匀度及石灰土颗粒粒径的关键工序,二灰含灰率的检测,目前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或标准,拌和是否均匀是通过混和料的色泽判断。3、根据石灰土及二灰的施工经验,在碾压时,如碾压机械的行驶速度,激振力等参数控制不当,碾压面易产生横向裂缝、起皮等现象,因此在大面积施工前都需进行小试验段施工,确定各项施工参数。4、施工质量检测主要是压实度、强度和变形。压实度采用常规的环刀法检测,而强度和变形则引进德国的小平板荷载仪(EV2和EV2/EV1)进行检测,因为国内常用的K30、承载板及刚引进的动态变形模量Evd都只是测试一个强度变形指标值而不能直观反应压实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大面积二灰、石灰土路拌法施工工艺中仅凭施工经验操作和控制质量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采用该施工工艺和方法可以规范路拌法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掺灰量的准确性和均匀性,并由计算机控制质量检测,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施工质量合格率和工效。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大面积二灰、石灰土路拌法施工工艺,包括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整修验收阶段;其中a、准备阶段包括以下步骤a-1、施工准备;a-2、基底处理按照施工互不干扰的原则,划分作业区段;b、施工阶段包括以下步骤b-1、分层填筑;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进行分层填筑,填筑的松铺厚度由试验段确定;b-2、摊铺初平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确保作业面无局部凹凸;b-3、布灰拌和当摊铺平整好后,用石灰撒布车进行布灰作业,并用路拌机进行拌和;b-4、洒水晾晒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洒水;当填料含水量过大时,晾晒;b-5、碾压夯实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以上一至二个百分点,颗粒粒径大于5mm小于15mm的含量不超过5%,含灰率及其均匀度满足设计要求时,即可进行碾压;b-6、填料平整用推土机进行初平,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平整度达到验收要求,且纵向平顺;b-7、检验路基填土压实的质量检验应随分层填筑碾压施工分层检验;c、整修验收阶段包括以下步骤c-1整修养生;路基成形,达到规范要求的,在下层完成经检验质量合格后,若不能立即铺筑上层的或暴露于表层的改良土必须保湿养生,养生可采用洒水或用草袋覆盖养的方法,养生期≥七天;其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大面积二灰、石灰土路拌法施工工艺,包括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整修验收阶段;其中:    a、准备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a-1、施工准备;    a-2、基底处理:    按照施工互不干扰的原则,划分作业区段;    b、施工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b-1、分层填筑:    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进行分层填筑,填筑的松铺厚度由试验段确定;    b-2、摊铺初平:    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确保作业面无局部凹凸;    b-3、布灰拌和:    当摊铺平整好后,用石灰撒布车进行布灰作业,并用路拌机进行拌和;    b-4、洒水晾晒:    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洒水;当填料含水量过大时,晾晒;    b-5、碾压夯实:    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以上一至二个百分点、颗粒粒径大于5mm小于15mm的含量不超过5%、含灰率及其均匀度满足设计要求时,即可进行碾压;     b-6、填料平整:    用推土机进行初平,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平整度达到验收要求,且纵向平顺。    b-7、检验:    路基填土压实的质量检验应随分层填筑碾压施工分层检验;    c、整修验收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c-1整修养生:    路基成形,达到规范要求的,在下层完成经检验质量合格后,若不能立即铺筑上层的或暴露于表层的改良土必须保湿养生,养生可采用洒水或用草袋覆盖养的方法,养生期≥七天;    其特征在于,    步骤b-3中:    石灰撒布车的石灰撒布量由该车辆自动调节车速和皮带轮转速而确定;    破碎和拌和通过在直线平面、曲线斜面上用路拌机进行路拌,并根据地形或需要实时调整各轮的高度,使路拌机的拌和转子轴始终与地面平行,保证拌和深度均匀;    步骤b-5中:    采用有电脑控制的压路机进行碾压,通过把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参数,输入到该压路机的控制程序中,可通过内置的电脑屏幕了解到压实效果,及时调整行驶速度和振动频率;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轻压静压后重压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两轮迹搭接宽度一般不小于40cm;两区段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锡顺熊选爱吴业宏杨家林高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