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立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502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加工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搅拌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照明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右端面下端的第二装置主体,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右侧端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装置主体,所述第二装置主体上侧端面的右端及所述第三装置主体下端面的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装置主体,所述第四装置主体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相对一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五装置主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饲料搅拌加工
,具体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的畜牧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牲畜的抵抗力以及加快牲畜的生长速度,工作人员都会向喂养的饲料中添加入一些药品或者其他饲料添加剂,在添加入添加剂时都需要将饲料及添加剂搅拌均匀后方可进行饲养,传统的搅拌方式都为人力进行搅拌,如此不仅搅拌不均匀,而且费时费力,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畜牧厂中尤为消耗劳动力,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替代人工对饲料及添加剂进行充分搅拌的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加工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加工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加工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搅拌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照明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右端面下端的第二装置主体,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右侧端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装置主体,所述第二装置主体上侧端面的右端及所述第三装置主体下端面的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装置主体,所述第四装置主体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相对一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五装置主体,所述第五装置主体与所述第三装置主体下端面及所述第二装置主体上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五装置主体周侧端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环,所述第五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转柱,所述第一转柱的右端延伸出所述第五装置主体的右侧端面外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装置主体的左侧端面上,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一转柱的左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三空腔后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左侧内壁上,延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柱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二转柱,所述第二转柱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右侧内壁上,所述第二转柱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左侧内壁上的第一电机,位于所述第一转柱的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三空腔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三转柱,所述第三转柱的左端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空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三转柱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周侧端面上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左右侧内壁之间关于所述第三转柱上下对称且转动配合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三空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三转柱的下侧设置有第四转柱,所述第四转柱的左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空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一转柱与所述第四转柱上绕设有传动带,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转柱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空腔内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空腔的右侧内壁上,延伸入所述第四空腔内的所述第四转柱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转环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三齿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腔上侧内壁的右端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与外界的进料口,所述第三装置主体内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口相配合的进料管,位于所述进料口正下方的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出料挡板,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开口槽与外界的第三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左侧内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三开口槽内的第五转柱,所述第五转柱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五转柱的外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三开口槽内壁相抵接且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绞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五装置主体右侧端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吸附块,所述吸附块右侧的所述第四装置主体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吸附块相配合的第一电磁铁,所述第四装置主体左侧端面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吸附块相配合的第二电磁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左右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左端延伸出所述通孔左端开口外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五装置主体左侧端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左且与所述第一推杆相配合的凹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柱的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相抵接且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二绞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端面左端的第一照明支撑柱,所述第一照明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照明支撑柱,所述第二照明支撑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照明固定块,所述照明固定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照明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饲料加工时,工作人员通过进料管及进料口向第一空腔内添加入饲料原料以及需要添加的添加剂,此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通过第二转柱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转柱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绞片转动,进而对添加入第一空腔内的原料进行搅拌并不断向左推送,待搅拌结束后,工作人员拔出第一推杆,此时第一电磁铁失电同时第二电磁铁得电,同时第二电机转动,进而通过第三转柱带动第一连接块转过九十度,进而带动滚轮与传动带相抵接,此时绕设于第一转柱及第四转柱上的传动带被张紧,此时转动的第一转柱通过传动带带动第四转柱转动,进而通过第三齿轮带动转环转动,进而带动第五装置主体转动,当第五装置主体转过一定角度后第二电机再次转过九十度,进而带动滚轮脱离与传动带的抵接状态,此时转动的第五装置主体缓慢停止转动,并在停止转动时通过第二电磁铁对吸附块的吸附作用带动进料口旋转至与出料挡板连通,在第五装置主体第五装置主体旋转的过程中,由于第二绞片不断将第一空腔内的饲料向右推送,因此第一空腔内的饲料不会从进料口处掉出,当第五装置主体停止转动时,第一电机反转,进而通过第二转柱、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转柱反转,进而带动第二绞片反转,进而将第一空腔内的饲料向右推送并通过进料口掉落到第二开口槽内,此时第三电机启动,进而通过第五转柱带动第一绞片转动,此时可将掉落到第二开口槽内的饲料通过第三开口槽送出。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加工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加工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11,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内的搅拌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上的照明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右端面下端的第二装置主体48,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右侧端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装置主体20,所述第二装置主体48上侧端面的右端及所述第三装置主体20下端面的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装置主体56,所述第四装置主体56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的相对一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五装置主体41,所述第五装置主体41与所述第三装置主体20下端面及所述第二装置主体48上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五装置主体41周侧端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环39,所述第五装置主体41内设置有第一空腔54,所述第一空腔54内设置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加工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搅拌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照明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右端面下端的第二装置主体,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右侧端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装置主体,所述第二装置主体上侧端面的右端及所述第三装置主体下端面的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装置主体,所述第四装置主体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相对一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五装置主体,所述第五装置主体与所述第三装置主体下端面及所述第二装置主体上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五装置主体周侧端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环,所述第五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转柱,所述第一转柱的右端延伸出所述第五装置主体的右侧端面外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装置主体的左侧端面上,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一转柱的左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三空腔后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左侧内壁上,延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柱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二转柱,所述第二转柱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右侧内壁上,所述第二转柱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左侧内壁上的第一电机,位于所述第一转柱的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三空腔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三转柱,所述第三转柱的左端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空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三转柱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周侧端面上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左右侧内壁之间关于所述第三转柱上下对称且转动配合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三空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三转柱的下侧设置有第四转柱,所述第四转柱的左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空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一转柱与所述第四转柱上绕设有传动带,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转柱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空腔内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空腔的右侧内壁上,延伸入所述第四空腔内的所述第四转柱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转环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三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加工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搅拌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的照明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右端面下端的第二装置主体,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右侧端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装置主体,所述第二装置主体上侧端面的右端及所述第三装置主体下端面的右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装置主体,所述第四装置主体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相对一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五装置主体,所述第五装置主体与所述第三装置主体下端面及所述第二装置主体上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五装置主体周侧端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环,所述第五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转柱,所述第一转柱的右端延伸出所述第五装置主体的右侧端面外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装置主体的左侧端面上,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一转柱的左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三空腔后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左侧内壁上,延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柱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第二转柱,所述第二转柱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右侧内壁上,所述第二转柱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左侧内壁上的第一电机,位于所述第一转柱的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三空腔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三转柱,所述第三转柱的左端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空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三转柱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周侧端面上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左右侧内壁之间关于所述第三转柱上下对称且转动配合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三空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三转柱的下侧设置有第四转柱,所述第四转柱的左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空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一转柱与所述第四转柱上绕设有传动带,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转柱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空腔内且通过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
申请(专利权)人:王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