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猪与八角、荨麻的共生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4792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家畜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猪与八角、荨麻的共生养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将黑猪养殖在种植有八角树和荨麻的区域中,将荨麻种植在八角树周围,采用生态养殖方法,减少了饲料的使用,增加了生猪的活动空间,改善了黑猪的肉质,提高了黑猪的免疫力,使黑猪的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好;将黑猪的排泄物作为八角树和荨麻的天然肥料,将养殖场地中自然生长的植物及荨麻茎叶等作为黑猪的青饲料,具有资源合理利用,黑猪养殖和荨麻、八角种植同时进行的效果,是一种能够提升黑猪肉质,无污染产生,并同时收获八角和荨麻的黑猪与八角、荨麻的共生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猪与八角、荨麻的共生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畜养殖
,尤其是一种黑猪与八角、荨麻的共生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我国猪肉市场需求量大,目前,猪肉在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中占67%左右,是人民消费的主要肉制品,养猪业仍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健康有品质的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加,健康、口感好、营养高的猪肉倍受青睐。黑猪在中国已有近五千年驯养史,黑猪生长期慢,体重偏低,一年生黑猪仅150斤,所以在上世纪末西方白猪大举进入中国后,黑猪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与西方白猪相较,黑猪的肉质好、色泽鲜红、细嫩多汁、大理石纹较明显、脂肪品质好、色白有光泽、晶莹剔透,胴体瘦肉率46%左右。目前,黑猪的养殖方式主要还是以大规模的圈养为主,黑猪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均被限制在狭小的室内空间中,并没有充足的自由活动空间,影响了黑猪的肉质,且在密集的空间中黑猪容易患病,大部分养殖场为了加快黑猪的生长速度,缩短出栏时间,养殖过程中大量喂食精饲料,严重影响了黑猪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八角(学名:IlliciumverumHook.f.),是八角茴香科、八角属的一种植物。乔木,树冠塔形,椭圆形或圆锥形;树皮深灰色;枝密集。叶不整齐互生,倒卵状椭圆形,倒披针形或椭圆形;正糙果3-5月开花,9-10月果熟,春糙果8-10月开花,翌年3-4月果熟;花粉红至深红色,单生叶腋或近顶生;果梗长20-56毫米,聚合果饱满平直,蓇葖多为8,呈八角形。八角果为著名的调味香料,也供药用。果皮、种子、叶都含芳香油,是制造化妆品、甜香酒、啤酒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荨麻(UrticafissaE.Pritz.)荨麻科多年生草本,有横走的根状茎。茎自基部多出,高40-100厘米,四棱形,密生刺毛和被微柔毛,分枝少。叶近膜质,宽卵形、椭圆形、五角形或近圆形轮廓,托叶草质,绿色,雌雄同株,雌花序生上部叶腋,雄的生下部叶腋,稀雌雄异株;雄花具短梗,瘦果近圆形,稍双凸透镜状,长约1毫米,表面有带褐红色的细疣点;宿存花被片4,内面二枚近圆形,与果近等大,外面二枚近圆形,较内面的短约4倍,边缘薄,外面被细硬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荨麻在食用、药用、饲用、肥料、纤维、日化保健等领域均有较好的应用。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提升黑猪肉质,无污染产生,并同时收获八角和荨麻的黑猪与八角、荨麻的共生养殖方法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猪与八角、荨麻的共生养殖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黑猪与八角、荨麻的共生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场地准备:选择适合种植八角的地带,在其中分散种植八角树,在八角树的周围种植荨麻;(2)投放黑猪:将黑猪按照30-60m2/头的密度向场地中分散投放黑猪,每天进行补料,确保黑猪吃饱;(3)日常管理:每日驱赶猪群奔跑2-4h,每隔5-15d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1次,每隔20-30d对黑猪表皮进行清洁。优选的,所述八角树的种植密度是10-20棵/亩。此时八角密度较为适中,对养殖区内的资源利用较好,又不会影响荨麻及黑猪的生长。优选的,所述荨麻的种植面积是养殖场地总面积的25%-40%。此时荨麻密度较为适中,对养殖区内的资源利用较好,不会因为荨麻的毒刺影响黑猪的活动范围,还能较好的保护八角树,避免其被黑猪拱伤。优选的,所述投放黑猪,是使用2月龄的断奶后黑猪进行投放。此时黑猪已有一定的免疫能力,能较好的在户外生存。优选的,所述补料,是使用精饲料与青饲料搭配进行饲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青饲料是修剪荨麻过程中修剪下来的荨麻茎叶,除去刺后得到。荨麻植株高大,茎叶繁茂,生长发育快,籽实较多且苗期较为耐寒,同时具有祛风除湿、解痉和血等功能。荨麻的茎和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各种微量的磷、镁、铁、锌、锰、硅、硫、钙、钠、钻、铜和钛等元素。其营养价值不亚于苜蓿、三叶草和豆类等饲料作物,对于牲畜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优选的,所述步骤(3),驱赶奔跑共分3-5次进行,每次奔跑完成后给予饲料和饮水补充。将驱赶奔跑分3-5次进行,可以有效运动量消耗,在提升肉质的情况下减少能量消耗,并且每次奔跑完成后给予饲料和饮水补充可以将运动的促食作用最大化,达到增重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是使用2%-3%的火碱溶液和0.03-0.06%的过氧乙酸进行消毒。此消毒方法简单易行,且不会对荨麻和八角树造成损伤。优选的,所述步骤(3)清洁黑猪表皮,是用刷子对黑猪表皮刷洗,刷洗时间20-30min。用刷子刷洗黑猪表皮,可以在清洁黑猪表皮,减少黑猪患病率的同时,对黑猪起到刺激表皮的效果,能促进黑猪消化系统的作用,达到促食、促消化的效果。八角(学名:IlliciumverumHook.f.),是八角茴香科、八角属的一种植物。乔木,树冠塔形,椭圆形或圆锥形;树皮深灰色;枝密集。叶不整齐互生,倒卵状椭圆形,倒披针形或椭圆形;正糙果3-5月开花,9-10月果熟,春糙果8-10月开花,翌年3-4月果熟;花粉红至深红色,单生叶腋或近顶生;果梗长20-56毫米,聚合果饱满平直,蓇葖多为8,呈八角形。八角果为著名的调味香料,也供药用。果皮、种子、叶都含芳香油,是制造化妆品、甜香酒、啤酒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荨麻(UrticafissaE.Pritz.)荨麻科多年生草本,有横走的根状茎。茎自基部多出,高40-100厘米,四棱形,密生刺毛和被微柔毛,分枝少。叶近膜质,宽卵形、椭圆形、五角形或近圆形轮廓,托叶草质,绿色,雌雄同株,雌花序生上部叶腋,雄的生下部叶腋,稀雌雄异株;雄花具短梗,瘦果近圆形,稍双凸透镜状,长约1毫米,表面有带褐红色的细疣点;宿存花被片4,内面二枚近圆形,与果近等大,外面二枚近圆形,较内面的短约4倍,边缘薄,外面被细硬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荨麻在食用、药用、饲用、肥料、纤维、日化保健等领域均有较好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将黑猪养殖在种植有八角树和荨麻的区域中,将荨麻种植在八角树周围,采用生态养殖方法,减少了饲料的使用,增加了生猪的活动空间,改善了黑猪的肉质,提高了黑猪的免疫力,使黑猪的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好;将黑猪的排泄物作为八角树和荨麻的天然肥料,将养殖场地中自然生长的植物及荨麻茎叶等作为黑猪的青饲料,具有资源合理利用,黑猪养殖和荨麻、八角种植同时进行的效果,是一种能够提升黑猪肉质,无污染产生,并同时收获八角和荨麻的黑猪与八角、荨麻的共生养殖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黑猪与八角、荨麻的共生养殖方法,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场地准备:选择适合种植八角的地带,在其中分散种植八角树,在八角树的周围种植荨麻;(2)投放黑猪:将黑猪按照45m2/头的密度向场地中分散投放黑猪,每天进行补料,确保黑猪吃饱;(3)日常管理:每日驱赶猪群奔跑3h,每隔10d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1次,每隔25d对黑猪表皮进行清洁。所述八角树的种植密度是15棵/亩。所述荨麻的种植面积是养殖场地总面积的32.5%。所述投放黑猪,是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猪与八角、荨麻的共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场地准备:选择适合种植八角的地带,在其中分散种植八角树,在八角树的周围种植荨麻;(2)投放黑猪:将黑猪按照30‑60m2/头的密度向场地中分散投放黑猪,每天进行补料,确保黑猪吃饱;(3)日常管理:每日驱赶猪群奔跑2‑4h,每隔5‑15d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1次,每隔20‑30d对黑猪表皮进行清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猪与八角、荨麻的共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场地准备:选择适合种植八角的地带,在其中分散种植八角树,在八角树的周围种植荨麻;(2)投放黑猪:将黑猪按照30-60m2/头的密度向场地中分散投放黑猪,每天进行补料,确保黑猪吃饱;(3)日常管理:每日驱赶猪群奔跑2-4h,每隔5-15d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1次,每隔20-30d对黑猪表皮进行清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猪与八角、荨麻的共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八角树的种植密度是10-20棵/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猪与八角、荨麻的共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荨麻的种植面积是养殖场地总面积的25%-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猪与八角、荨麻的共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黑猪,是使用2月龄的断奶后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志诚
申请(专利权)人:松桃梵净桃源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