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规模化生产黑果腺肋花楸优质种苗的快速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4756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44
一种适用于规模化生产黑果腺肋花楸的高效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初代培养,分化培养,继代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驯化移栽。其中,通过调节分化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配比,使组培苗不经过形成愈伤组织阶段直接分化成苗,且分化系数高,长的壮;采用添加一定量活性炭的生根培养基,提供暗环境和对培养基中的代谢有害物质的吸收,根生长加快,且根健壮、质地柔韧不易折断,移栽易成活。通过本方法不仅缩短培育周期,还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规模化生产黑果腺肋花楸优质种苗的快速繁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规模化生产的黑果腺肋花楸的快速繁殖方法,属于农业生物

技术介绍
黑果腺肋花楸(Aroniamelanocarpa)是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价值于一身的蔷薇科落叶灌木。黑果腺肋花楸适应性广,抗寒性强,耐干旱,适合我国大部分区域栽植。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含花青素(1%~2%)、黄酮(0.25%~0.35%)、多酚(1%~2%)、Vc(0.03%~0.06%)和β-胡萝(0.005%),是已知植物中含量最高或较高的。多酚是改善毛细血管和血管的结构与机能的非常重要的物质,还有助于刺激和改善循环系统。花青素和黄酮能够保持心脏,泌尿系统健康,提高免疫系统机能。Vc和p胡萝卜素具有抗衰老功能。果实提取物对治疗辐射病和重金属中毒症有很好的疗效。果实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物质。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功能食品项目的研究人员得出了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含有治疗癌症和心脏病的特定化合物的结论。果实可用于加工果汁、果酒、果酱、罐头、果脯等食品和饮料。该树种原产于美国东北部,欧洲已有100余年的引种栽培历史,加拿大、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等国家都有相当规模的栽培和相关的加工产业。全球品种资源达30余个,分别适用于食用、药用、园林绿化和适生于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在欧美和东亚地区,该树种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由果实加工的药品、保健饮料和食品在市场上非常普及和流行。该树种适应性强、结果早、见效快、经济价值高,无论作为特种经济林栽培,还是用于园林绿化,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该树种已进入推广开发阶段。目前,虽然已有少部分关于黑果腺肋花楸组织培养研究的报告,但现有黑果腺肋花楸组培快繁体系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实验室小规模扩繁,且生产周期较长,尚未有大规模开放式快速培育黑果腺肋花楸种苗的相关报道,这就给黑果腺肋花楸的工厂化育苗带来不便。因此,提供一种适于规模化生产的黑果腺肋花楸快速繁殖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且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成苗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的黑果腺肋花楸的高效快速繁殖方法就成为该
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规模化生产黑果腺肋花楸的快速育苗方法,通过调节分化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配比,使组培苗不经过形成愈伤组织阶段直接分化成苗,且分化系数高,长的壮;采用添加一定量活性炭的生根培养基,提供暗环境和对培养基中的代谢有害物质的吸收,根生长加快,且根健壮、质地柔韧不易折断,移栽易成活。整套方法不仅缩短培育周期,还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规模化生产黑果腺肋花楸的高效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初代培养,分化培养,继代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驯化移栽,其特征在于,在初代培养中,以黑果腺肋花楸带芽茎段为试验材料,分别选取4月初、4月中旬、4月下旬和5月初4个时期一年生幼嫩新枝条作为外植体材料,用塑料保鲜膜保湿带回实验室,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涮洗2~3min,再用自来水冲洗1h左右,剪成1~2cm的茎段和顶芽在超净台上用75%酒精消毒10~15s,无菌水清洗3~5次,用2%NaClO消毒设置10min、15min、20min、25min4个处理,在消毒剂中加入1~2滴表面活性剂吐温80,用无菌水清洗3~5次后接种于起始诱导培养基上,起始诱导所用基本培养基为MS空白培养基;进一步地,在分化培养中,选取初代培养中生长健壮的组培苗接种在MS+6-BA+NAA+30g/L蔗糖+7g/L琼脂粉培养基中,6-BA浓度(mg/L)设置0.6、0.8、1.0、1.2、1.4,5个处理,NAA浓度(mg/L)设置0.01、0.05、0.1、0.15、0.2,5个处理,每处理接种试管苗15株;培养基的pH值为5.8;培养条件:温度25℃±2℃,湿度25%-50%,光照强度3000lx-6000lx,光照时间10-12h/d;培养时间为15-20天。进一步地,在继代培养中,继代培养基为:MS+6-BA+NAA+30g/L蔗糖+7g/L琼脂粉;培养条件:温度25℃±2℃,湿度25%-50%,光照强度3000lx-6000lx,光照时间10-12h/d;培养时间为15-20天。进一步地,在壮苗培养中,壮苗培养基为:MS+0.05mg/LNAA+0.5mg/L6-BA+30g/L蔗糖+7g/L琼脂粉;培养条件:温度25℃±2℃,湿度25%-50%,光照强度3000lx-6000lx,光照时间10-12h/d;培养时间为15-20天。进一步地,在生根培养中,用生长素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进行生根培养,单独使用IBA浓度(mg/L)设置0.4、0.6、0.8、1.0、1.2;NAA浓度(mg/L)设置0.05、0.1、0.2、0.3、0.4;且在生根培养时试验加入活性炭,设置0g/L、0.1g/L、0.3g/L、0.5g/L、0.8g/L5个处理,每处理接种试管苗15株,20d后观察生根情况;培养基的pH值为5.8;培养条件:温度25℃±2℃,湿度25%-50%,光照强度2000lx-3000lx之间,光照时间12h-14h,培养时间为10-15天;继续培养15-20天即可移栽。进一步地,在驯化移栽中,包括以下步骤:A、生根组培苗温室瓶内适应性炼苗生根瓶苗由组培室移到温室,其培养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温室内要逐步将瓶内的湿度降下来,并逐渐适应较强的光线;湿度的控制主要采用松口、去盖、敞口,光线强度的控制主要是遮阴;温室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3-28度左右,夜里不低于18度,相对湿度一般在50%--70%;光强的控制利用温室内的遮阴网和瓶上覆盖遮荫网的方式;前5天,光强控制在4000lx以下,瓶内湿度在近100%;第6天,光强控制在6000lx内,将瓶口松开,瓶内湿度90%,第9天,将瓶盖反盖,光强控制在8000lx内,瓶内湿度在80-90%,第11天,去盖,光强控制在8000lx内,瓶内湿度在70-80%左右;第13天,洗苗;B、基质的选择及消毒基质的种类和配比决定了基质的持水量和通透性,二者的平衡是生根苗驯化成活的关键因素,不同的品种对基质的要求不同;基质的消毒:把基质密闭堆放,利用太阳光暴晒10-15天,里面温度要达到60度以上;消毒好的基质在定植苗木前浇透水后,放置到基质达到半干半湿即可栽苗;采用草炭土、珍珠岩和沙三种材料混合后作为基质,配比设置草炭土∶珍珠岩1:1,草炭土∶珍珠岩∶沙1∶1∶1,草炭土∶珍珠岩∶沙2∶2∶1和草炭土∶珍珠岩∶沙3∶2∶1,共4个处理;当黑果腺肋花楸的驯化基质为草炭土∶珍珠岩∶沙按2∶2∶1混合时,驯化成活率达85%;当基质中不加沙时,根系扎不实,有倒伏现象,驯化成活率为75%;当基质配比为草炭土∶珍珠岩∶沙为1∶1∶1时,驯化苗长势较弱,叶色偏黄,驯化成活率为70%;当基质配比为草炭土∶珍珠岩∶沙3∶2∶1时,出现根部积水,驯化成活率为60%;C、洗苗及定植将生根瓶苗轻轻地从培养基中取出,先去掉大块的培养基,放入20度-25度左右的水中,然后小心地将根表面的培养基全部洗掉,注意尽量不要伤到根系;将洗好的苗用1000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规模化生产黑果腺肋花楸的高效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初代培养,分化培养,继代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驯化移栽,其特征在于,在初代培养中,以黑果腺肋花楸带芽茎段为试验材料,分别选取4月初、4月中旬、4月下旬和5月初4个时期一年生幼嫩新枝条作为外植体材料,用塑料保鲜膜保湿带回实验室,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涮洗2~3min,再用自来水冲洗1h左右,剪成1~2cm的茎段和顶芽在超净台上用75%酒精消毒10~15s,无菌水清洗3~5次,用2%NaClO消毒设置10min、15min、20min、25min4个处理,在消毒剂中加入1~2滴表面活性剂吐温80,用无菌水清洗3~5次后接种于起始诱导培养基上,起始诱导所用基本培养基为MS空白培养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规模化生产黑果腺肋花楸的高效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初代培养,分化培养,继代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驯化移栽,其特征在于,在初代培养中,以黑果腺肋花楸带芽茎段为试验材料,分别选取4月初、4月中旬、4月下旬和5月初4个时期一年生幼嫩新枝条作为外植体材料,用塑料保鲜膜保湿带回实验室,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涮洗2~3min,再用自来水冲洗1h左右,剪成1~2cm的茎段和顶芽在超净台上用75%酒精消毒10~15s,无菌水清洗3~5次,用2%NaClO消毒设置10min、15min、20min、25min4个处理,在消毒剂中加入1~2滴表面活性剂吐温80,用无菌水清洗3~5次后接种于起始诱导培养基上,起始诱导所用基本培养基为MS空白培养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化培养中,选取初代培养中生长健壮的组培苗接种在MS+6-BA+NAA+30g/L蔗糖+7g/L琼脂粉培养基中,6-BA浓度(mg/L)设置0.6、0.8、1.0、1.2、1.4,5个处理,NAA浓度(mg/L)设置0.01、0.05、0.1、0.15、0.2,5个处理,每处理接种试管苗15株;培养基的pH值为5.8;培养条件:温度25℃±2℃,湿度25%-50%,光照强度3000lx-6000lx,光照时间10-12h/d;培养时间为15-20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继代培养中,继代培养基为:MS+6-BA+NAA+30g/L蔗糖+7g/L琼脂粉;培养条件:温度25℃±2℃,湿度25%-50%,光照强度3000lx-6000lx,光照时间10-12h/d;培养时间为15-20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壮苗培养中,壮苗培养基为:MS+0.05mg/LNAA+0.5mg/L6-BA+30g/L蔗糖+7g/L琼脂粉;培养条件:温度25℃±2℃,湿度25%-50%,光照强度3000lx-6000lx,光照时间10-12h/d;培养时间为15-20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根培养中,用生长素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进行生根培养,单独使用IBA浓度(mg/L)设置0.4、0.6、0.8、1.0、1.2;NAA浓度(mg/L)设置0.05、0.1、0.2、0.3、0.4;且在生根培养时试验加入活性炭,设置0g/L、0.1g/L、0.3g/L、0.5g/L、0.8g/L5个处理,每处理接种试管苗15株,20d后观察生根情况;培养基的pH值为5.8;培养条件:温度25℃±2℃,湿度25%-50%,光照强度2000lx-3000lx之间,光照时间12h-14h,培养时间为10-15天;继续培养15-20天即可移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驯化移栽中,包括以下步骤:A、生根组培苗温室瓶内适应性炼苗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平冯国宝李海波李峰魏丽芳李丽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智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