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小飞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4725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稻种植方法,浸种处理,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各种肥料以及生长剂的合理使用能够增大稻穗的直径,同时,能够缩短稻穗的生长期,生长调节剂中含作物所必须的锌、硼、铜、铁、锰、铝,多种中微量元素,促进水稻发育,同时为作物提供钾素和硼素,相互促进吸收,提高利用效率,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领域。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米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容易消化,不仅是我国的主要食量,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谷副产品用途广泛,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因此,发展水稻生产,提高稻谷产量和品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各种肥料以及生长剂的合理使用能够增大稻穗的直径,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浸种催芽:浸种前将种子摊晒1-2天,再用5%的多菌灵药液浸泡6小时,清水淘洗,直到水变清时开始浸种,浸泡3天,每天用清水淘洗3-5次,3天后将种子淘洗干净,再用50-60℃的水将种子预热,用湿麻袋把种子包好,再用稻草等保温,温度保持在35-45℃,24小时即可催出稻芽,稻芽露出后逐步降温至18℃,摊开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炼芽1天后即可育苗;(2)育苗:先在稻田中培育秧苗,在撒下稻种后,再在稻田上洒一层稻壳灰,在秧苗长高约8cm时,再进行移植插秧;(3)移栽:移栽前1个月,在种植田中每亩施腐熟发酵的猪粪1200kg,深耕25-30cm后,每亩施尿素45-55kg、磷酸二铵30-40kg、过磷酸钙4.5-5.5kg、硼砂5-10kg、脯氨酸1-2kg进行细耕,移栽时,带育苗基质进行移栽,株行距12-15cm×25-35cm,移栽后进行浇水;(4)肥水管理:分蘖期,每亩喷洒0.3%的多效唑溶液40L和1.5-2g的芸苔素内酯、2-3g硫酸铵进行生长调控处理;幼穗发育期,每亩施人畜粪水300kg、磷肥8-10kg、EM原露300倍稀释液5-15kg、饼肥6-7kg;在乳熟期,施叶面肥,采用0.1-0.2%硼砂和0.1-0.2%海绿素溶液连续喷2-3次,并每亩地喷施1.35-2.25克的芸苔素内酯;进入蜡熟期时,将植物生长调节剂稀释成400-500倍,然后向植株喷施稀释液,喷施量为每亩地喷施25-35千克;(5)进行常规病虫害防治,直至采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4)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植物细胞分裂素3-5份、赤霉素2-3份、EM原露300倍稀释液10-15份、氨基酸80-90份、水1500-2000份、中微量元素2-3份。优选地,所述中微量元素包括Mn、B、Fe、Zn、Cu和Mo。更进一步地,所述Mn:B:Fe:Zn:Cu:Mo的重量比为6:1:2:3: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水稻种植方法,浸种处理,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各种肥料以及生长剂的合理使用能够增大稻穗的直径,同时,能够缩短稻穗的生长期,生长调节剂中含作物所必须的锌、硼、铜、铁、锰、铝,多种中微量元素,促进水稻发育,同时为作物提供钾素和硼素,相互促进吸收,提高利用效率,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1)浸种催芽:浸种前将种子摊晒1-2天,再用5%的多菌灵药液浸泡6小时,清水淘洗,直到水变清时开始浸种,浸泡3天,每天用清水淘洗3-5次,3天后将种子淘洗干净,再用50-60℃的水将种子预热,用湿麻袋把种子包好,再用稻草等保温,温度保持在35-45℃,24小时即可催出稻芽,稻芽露出后逐步降温至18℃,摊开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炼芽1天后即可育苗;(2)育苗:先在稻田中培育秧苗,在撒下稻种后,再在稻田上洒一层稻壳灰,在秧苗长高约8cm时,再进行移植插秧;(3)移栽:移栽前1个月,在种植田中每亩施腐熟发酵的猪粪1200kg,深耕25-30cm后,每亩施尿素50kg、磷酸二铵35kg、过磷酸钙5kg、硼砂6kg、脯氨酸1kg进行细耕,移栽时,带育苗基质进行移栽,株行距15cm×25cm,移栽后进行浇水;(4)肥水管理:分蘖期,每亩喷洒0.3%的多效唑溶液40L和1.5-2g的芸苔素内酯、2-3g硫酸铵进行生长调控处理;幼穗发育期,每亩施人畜粪水300kg、磷肥10kg、EM原露300倍稀释液12kg、饼肥6kg;在乳熟期,施叶面肥,采用0.1-0.2%硼砂和0.1-0.2%海绿素溶液连续喷2-3次,并每亩地喷施1.68克的芸苔素内酯;进入蜡熟期时,将植物生长调节剂稀释成400-500倍,然后向植株喷施稀释液,喷施量为每亩地喷施32千克;(5)进行常规病虫害防治,直至采收。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植物细胞分裂素3份、赤霉素2.5份、EM原露300倍稀释液12份、氨基酸90份、水2000份、中微量元素2份。中微量元素包括Mn、B、Fe、Zn、Cu和Mo,重量比为6:1:2:3: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浸种催芽:浸种前将种子摊晒1‑2天,再用5%的多菌灵药液浸泡6小时,清水淘洗,直到水变清时开始浸种,浸泡3天,每天用清水淘洗3‑5次,3天后将种子淘洗干净,再用50‑60℃的水将种子预热,用湿麻袋把种子包好,再用稻草等保温,温度保持在35‑45℃,24小时即可催出稻芽,稻芽露出后逐步降温至18℃,摊开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炼芽1天后即可育苗;(2)育苗:先在稻田中培育秧苗,在撒下稻种后,再在稻田上洒一层稻壳灰,在秧苗长高约8cm时,再进行移植插秧;(3)移栽:移栽前1个月,在种植田中每亩施腐熟发酵的猪粪1200kg,深耕25‑30cm后,每亩施尿素45‑55kg、磷酸二铵30‑40kg、过磷酸钙4.5‑5.5kg、硼砂5‑10kg、脯氨酸1‑2kg进行细耕,移栽时,带育苗基质进行移栽,株行距12‑15cm×25‑35cm,移栽后进行浇水;(4)肥水管理:分蘖期,每亩喷洒0.3%的多效唑溶液40L和1.5‑2g的芸苔素内酯、2‑3g硫酸铵进行生长调控处理;幼穗发育期,每亩施人畜粪水300kg、磷肥8‑10kg、EM原露300倍稀释液5‑15kg、饼肥6‑7kg;在乳熟期,施叶面肥,采用0.1‑0.2%硼砂和0.1‑0.2%海绿素溶液连续喷2‑3次,并每亩地喷施1.35‑2.25克的芸苔素内酯;进入蜡熟期时,将植物生长调节剂稀释成400‑500倍,然后向植株喷施稀释液,喷施量为每亩地喷施25‑35千克;(5)进行常规病虫害防治,直至采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浸种催芽:浸种前将种子摊晒1-2天,再用5%的多菌灵药液浸泡6小时,清水淘洗,直到水变清时开始浸种,浸泡3天,每天用清水淘洗3-5次,3天后将种子淘洗干净,再用50-60℃的水将种子预热,用湿麻袋把种子包好,再用稻草等保温,温度保持在35-45℃,24小时即可催出稻芽,稻芽露出后逐步降温至18℃,摊开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炼芽1天后即可育苗;(2)育苗:先在稻田中培育秧苗,在撒下稻种后,再在稻田上洒一层稻壳灰,在秧苗长高约8cm时,再进行移植插秧;(3)移栽:移栽前1个月,在种植田中每亩施腐熟发酵的猪粪1200kg,深耕25-30cm后,每亩施尿素45-55kg、磷酸二铵30-40kg、过磷酸钙4.5-5.5kg、硼砂5-10kg、脯氨酸1-2kg进行细耕,移栽时,带育苗基质进行移栽,株行距12-15cm×25-35cm,移栽后进行浇水;(4)肥水管理:分蘖期,每亩喷洒0.3%的多效唑溶液40L和1.5-2g的芸苔素内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夏小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