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准安专利>正文

一种活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6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活动伞,主要包括中棒(1)、上巢(15)、下巢(6)及伞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棒(1)上套有两根用来与上、下巢固定的上套管(14)和下套管(12),且两套管(14、12)均分别通过一可上下调节套管位置的可调式锁定装置(5、7)锁定于中棒上,所述的上、下巢(15、6)分别套在上、下套管(14、12)外,并与套管连接成一体。(*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尤其是一种可调整伞高度和伞面倾斜角度的活动伞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伞,其上巢一般都是固定的,伞的打开和收合是通过下巢的上下活动来完成的,且在伞打开后,下巢都定位于预设的同一位置上。因此,以现有的伞结构,其伞的高度和伞的张开幅度都是一定的,不能因不同条件下的遮阳或挡雨需要,来调节伞的高度和伞面的倾斜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调整伞的高度和伞面的倾斜角度的活动伞。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活动伞,主要包括中棒、上巢、下巢及分别与上、下巢连接的长、短伞骨,所述的长、短伞骨又通过中蝶片枢接在一起,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棒上套有两根用来与上、下巢固定的上套管和下套管,且两套管均分别通过一可上下调节套管位置的可调式锁定装置锁定于中棒上,所述的上、下巢分别套在上、下套管外,并与套管连接成一体。所述的上、下套管与中棒之间还分别设有塑胶套,以起到保护中棒被磨擦的作用。所述的下套管尾端还设有一底部有凸缘的塑胶套,以阻挡下巢对上巢或下套管的撞击,起到保护的作用。在所述的中棒顶部还设有一铆钉,以防止上巢被推出中棒外。所述的用来锁定上套管的可调式锁定装置可由铁管、螺杆、手杆及一连接在螺杆与手杆间的万向联轴器等构成,其中在上套管和塑胶套的同一圆柱壁上均开有破口,铁管固定在上套管的破口处,铁管内制有螺纹,螺杆与铁管螺纹联接;该装置还可采用由一螺母和与螺母联接的锁紧螺丝构成的结构型式,其中在上套管和塑胶套的同一圆柱壁上也均开有破口,螺母固定在上套管的破口处。所述的用来锁定下套管的可调式锁定装置可由一螺母和与螺母联接的旋柄螺杆或锁紧螺丝构成,其中下套管上开有破口,螺母固定在下套管的破口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活动伞由于其上、下巢都可上下活动,因而上、下巢在中棒上的固定位置可任意调节,因而达到了伞面高度和倾斜角度任意调节的功能,从而使伞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同时,本伞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等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I处放大图。图3为图1的A向放大图。图4为图1和B向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具体如图1-图4所示,它主要包括中棒1、上、下巢15、6、伞骨、上、下套管14、12以及分别用来锁定上、下套管的两可调式锁定装置5、7。其中上、下套管14、12分别套在中棒1的上、下位置上,而为了防止上、下套管14、12在上、下滑动时与中棒1间的磨擦,在上、下套管14、12与中棒间还分别设有一与套管14、12紧配合的塑胶套3和塑胶套11,以起到保护中棒1被磨擦的作用。在上套管14的尾端还设有一塑胶套13,该塑胶套13与上套管14用铆钉连接在一起。在塑胶套13的底部有凸缘,其作用是可阻挡下巢对上套管的撞击而不破坏下巢和上套管等部件。上巢15由上巢盖和上巢座用铆钉连接构成,其中上巢座焊接固定在上套管14上。长伞骨8用钢丝枢接在上巢15上,且又通过中蝶片9与短伞骨10枢接在一起。伞帽4设在上巢15上。而为了避免用力过猛将上巢15等部件推出中棒1外,在位于伞帽4上方的中棒1上端设有一铆钉2,以用来阻挡塑胶套3的作用。在上套管14与塑胶套3的同一圆柱壁处都开有一破口56,在上套管的破口处焊接一与之呈一角度的铁管51,铁管51内制有螺纹,其内联接一螺杆52。螺杆52的下端又通过销、万向联轴器53连接一手杆54,手杆54下端设有手柄55。由铁管51、螺杆52、万向联轴器53及手杆54等构成所述的用来锁定上套管的可调式锁定装置5。下巢6也由下巢盖和上巢座用铆钉连接构成,其中下巢座焊接固定在下套管12上。短伞骨10的一端用钢丝枢接在下巢6上,另一端用中蝶片9与长伞骨8枢接。在下套管12和塑胶套11的同一圆柱壁上也开有破口73,一螺母71焊接固定在下套管的破口73处,一旋柄螺杆72旋接在螺母71上。由该螺母71及旋柄螺杆72即构成了用来锁定下套管12的可调式锁定装置7。本活动伞的撑开可调整两锁定装置5、7来完成,首先是把上巢部件固定在中棒1的合适位置上,即利用手杆54将上巢部件往上推,当伞面撑开达到想要的效果位置时,可以旋转手柄55,带动手杆54、万向联轴器53、螺杆52转动,螺杆52与铁管51螺纹配合,慢慢地顶住上套管的破口56,通过上套管破口56把力传到塑胶套3的破口上,继续旋转,直至把螺杆52旋紧为止,这样塑胶套3就抱紧了中棒1,使上巢部件固定于中棒1上;然后用手把下巢部件往上推,推至想要达到的伞面大小时,旋转旋柄螺杆72,通过旋柄螺杆72与螺母71的配合,借助外力把旋转螺杆72顶在下套管12上,通过下套管12把外力传至塑胶套11上,继续旋转旋柄螺杆72,把下巢部件固定在相应的中棒1上。因此本活动伞的伞面高度和倾斜角度,都可以通过两锁定装置的调节来实现。实施例二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其结构基本与实施例一相同,主要不同之处是两锁定装置5、7中把上、下巢部件固定在中棒上的锁紧方式不同。其中用来锁定上套管14的可调式锁定装置5采用的是一种较简单的结构型式,由一螺母57和一锁紧螺丝58构成,螺母57焊接在上套管的破口处。两锁定装置5、7都是直接通过锁紧螺丝58、74的旋转,把锁紧螺丝直接顶在中棒上来固定上、下巢的。上述是本技术的两个较佳实施例,除了该实施例图中所示的结构外,本技术还可具有其它结构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活动伞,主要包括中棒(1)、上巢(15)、下巢(6)及伞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棒(1)上套有两根用来与上、下巢固定的上套管(14)和下套管(12),且两套管(14、12)均分别通过一可上下调节套管位置的可调式锁定装置(5、7)锁定于中棒上,所述的上、下巢(15、6)分别套在上、下套管(14、12)外,并与套管连接成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套管(14、12)与中棒(1)之间分别设有塑胶套(3)和塑胶套(1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套管(14)尾端还设有一底部有凸缘的塑胶套(13)。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来锁定上套管的可调式锁定装置(5)主要是由铁管(51)、螺杆(52)、手杆(54)及一连接在螺杆与手杆间的万向联轴器(53)构成,其中在上套管(14)和塑胶套(3)的同一圆柱壁上均开有破口(56),铁管(51)固定在上套管的破口处,铁管(51)内制有螺纹,螺杆(52)与铁管(51)螺纹联接。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来锁定上套管的可调式锁定装置(5)是由一螺母(57)和与螺母(57)联接的锁紧螺丝(58)构成,其中在上套管和塑胶套的同一圆柱壁上均开有破口,螺母固定在上套管的破口处。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来锁定下套管的可调式锁定装置(7)是由一螺母(71)和与螺母联接的旋柄螺杆(72)或锁紧螺丝(74)构成,其中下套管上开有破口(73),螺母(71)固定在下套管的破口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伞,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上巢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准安
申请(专利权)人:马准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