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控压缩机的后盖及智能电控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331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电控压缩机的后盖,其中,包括后盖主体和电控阀,电控阀贯穿后盖主体设置,设置在后盖主体的前表面上的围板将后盖主体的前表面划分为高压腔室和低压腔室,后盖主体的后表面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电控阀上设置有第一锥形孔、第二锥形孔和第三锥形孔,第一锥形孔位于低压腔室内且设置在电控阀上用于控制低压腔室的位置处,第二锥形孔位于高压腔室内且设置在电控阀上用于控制高压腔室的位置处,第三锥形孔位于低压腔室内且设置在电控阀上用于控制斜盘箱的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电控压缩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电控压缩机增加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控压缩机的后盖及智能电控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控压缩机的后盖及包括该智能电控压缩机的后盖的智能电控压缩机。
技术介绍
汽车空调压缩机是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心脏,起着压缩和输送制冷蒸汽的作用。压缩机分为不可变排量和可变排量两种。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空调压缩机可分为定排量压缩机和变排量压缩机。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往复式和旋转式。常见的往复式压缩机有曲轴连杆式和轴向活塞式,常见的旋转式压缩机有旋转叶片式和涡旋式。现有的汽车空调电控压缩机的后盖结构复杂、气体通路路径长、管路损失大、后盖铸造和加工成型不方便和电控阀选择单一等缺点,大大影响了空调的效能。因此,如何提高空调的效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智能电控压缩机的后盖及包括该智能电控压缩机的后盖的智能电控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作为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电控压缩机的后盖,其中,所述智能电控压缩机的后盖包括后盖主体和电控阀,所述电控阀贯穿所述后盖主体设置,设置在所述后盖主体的前表面上的围板将所述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控压缩机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控压缩机的后盖包括后盖主体和电控阀,所述电控阀贯穿所述后盖主体设置,设置在所述后盖主体的前表面上的围板将所述后盖主体的前表面划分为高压腔室和低压腔室,所述围板为环状结构,所述低压腔室位于所述围板的内部,所述高压腔室位于所述围板的外部,所述后盖主体的后表面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电控阀上设置有第一锥形孔、第二锥形孔和第三锥形孔,所述第一锥形孔位于所述低压腔室内且设置在所述电控阀上用于控制低压腔室的位置处,所述第二锥形孔位于所述高压腔室内且设置在所述电控阀上用于控制高压腔室的位置处,所述第三锥形孔位于所述低压腔室内且设置在所述电控阀上用于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控压缩机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控压缩机的后盖包括后盖主体和电控阀,所述电控阀贯穿所述后盖主体设置,设置在所述后盖主体的前表面上的围板将所述后盖主体的前表面划分为高压腔室和低压腔室,所述围板为环状结构,所述低压腔室位于所述围板的内部,所述高压腔室位于所述围板的外部,所述后盖主体的后表面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电控阀上设置有第一锥形孔、第二锥形孔和第三锥形孔,所述第一锥形孔位于所述低压腔室内且设置在所述电控阀上用于控制低压腔室的位置处,所述第二锥形孔位于所述高压腔室内且设置在所述电控阀上用于控制高压腔室的位置处,所述第三锥形孔位于所述低压腔室内且设置在所述电控阀上用于控制斜盘箱的位置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锥形孔与所述低压腔室连通,通过所述第二锥形孔与所述高压腔室连通,通过所述第三锥形孔与斜盘箱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控压缩机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孔位于所述电控阀上且距离用于控制低压腔室的接口45mm~50mm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控压缩机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锥形孔与所述第一锥形孔的孔中心线成35°~40°夹角,且距离所述第一锥形孔15mm~2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控压缩机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形孔与所述第三锥形孔的孔中心线成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敏胡正明陈俊豪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立欣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