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释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有害气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4315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稀释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有害气体的装置,其包括底座、分风器、气体浓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分风器固定于底座上;气体浓度传感器和报警器设于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气体浓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电磁阀和报警器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彻底消除了导风帐、导风帘会影响采煤机司机视线的弊端,为司机提供了有利的工作环境,避免造成未知的危险;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释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有害气体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采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稀释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有害气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是指采煤工作面的回风侧靠近回风巷上帮和采空区边缘的三角地带。由于回风隅角的通风效果不佳,温度湿度较高,回风隅角的有害气体往往浓度较高,给煤矿安全带来很大危害和影响。在采煤机推进的过程中,往往给采煤机连接通风管,在采煤机前悬挂导风帐或导风帘,通风管内的空气经导风帐或导风帘后向四周扩散,实现空气对流,进而将有害气体吹散,从而起到稀释有害气体的目的。但是,由于空气经导风帐或导风帘后,风压会大大降低,空气对流效果差,导致有害气体的稀释效率低,通常利用此种方法的稀释效率仅为20%-30%,有害气体的浓度依然较高,对于机尾作业人员仍存在人身安全隐患;且悬挂导风帐、导风帘会影响采煤机司机的视线,不利于司机操作,可能会造成未知的危险;此外,由于井下现场作业环境复杂,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导风帐或导风帘涉及频繁拆除、移动的实际情况,使得设施损坏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稀释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有害气体的装置。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稀释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有害气体的装置,其包括底座、分风器、气体浓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分风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设于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分风器包括水平风管和竖直风管,所述水平风管的中部与所述竖直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竖直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风管和所述竖直风管上均开设有花眼。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风管的一端设有进风口,所述水平风管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在所述进风口上设有快速接头,在所述出风口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竖直风管为可伸缩管。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方安装有行走轮。进一步的,在所述水平风管和所述竖直风管上均匀开设有四排所述花眼,且同一排的两个所述花眼相距50mm。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风管的长度为500mm,所述水平风管的直径为Φ50。进一步的,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为CH4气体浓度传感器。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通过在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吹入新鲜的压缩空气并膨胀,实现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的有害气体浓度降低至安全浓度,有效的为采煤工作面机尾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保证了机尾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及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顺利生产;同时,本技术彻底消除了导风帐、导风帘会影响采煤机司机视线的弊端,为司机提供了有利的工作环境,避免造成未知的危险;此外,本技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移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左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图中:底座1、分风器2、水平风管2-1、进风口2-1-1、出风口2-1-2、竖直风管2-2、花眼3、行走轮4、快速接头5、报警器6、控制器7、气体浓度传感器8、电磁阀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稀释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有害气体的装置,其包括底座1、分风器2、气体浓度传感器8、控制器7和报警器6,分风器2固定于底座1上;气体浓度传感器8和报警器6设于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气体浓度传感器8与控制器7的输入端连接,报警器6与控制器7的输出端连接。由于回风隅角处的有害气体主要成分为CH4,因此,本实施例的气体浓度传感器8为济宁宇越工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GJC4/100的CH4气体浓度传感器。分风器2包括水平风管2-1和竖直风管2-2,水平风管2-1的中部与竖直风管2-2的一端连通,竖直风管2-2的另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水平风管2-1和竖直风管2-2上均匀开设有四排花眼3,且同一排的两个花眼3相距50mm。水平风管2-1的一端设有进风口2-1-1,水平风管2-1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2-1-2,在进风口2-1-1上设有快速接头5,在出风口2-1-2上设有电磁阀9,电磁阀9与控制器7的输出端连接。竖直风管2-2为可伸缩管,可根据需要调节水平风管2-1的高度。水平风管2-1的长度为500mm,水平风管2-1的直径为Φ50。底座1下方安装有行走轮4,便于移动。工作过程:首先将本实施例放置于回风隅角处,从地面利用管路将新鲜的压缩空气输送至水平风管2-1的进风口2-1-1,同时,气体浓度传感器8实时采集回风隅角处的气体浓度,并将浓度信息发送给控制器7,控制器7将其与设定的气体浓度阈值进行比较,若超过阈值,控制器7控制报警器6报警,同时控制电磁阀9打开。此时,一部分压缩空气从水平风管2-1和竖直风管2-2上的花眼3扩散至回风隅角,起到对有害气体稀释的作用,另一部分压缩空气从水平风管2-1的出风口2-1-2吹出,直接将有害气体吹散。若采集到的气体浓度未超过阈值,则报警器6和电磁阀9均不作任何动作,电磁阀9为关闭状态,此时,压缩空气全部从水平风管2-1和竖直风管2-2上的花眼3扩散至回风隅角,起到对有害气体稀释的作用。通过本实施例,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处的有害气体的稀释效率可提高至50.54%-60.42%,有害气体浓度可降低至安全浓度,有效的为采煤工作面机尾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保证了机尾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及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顺利生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释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有害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分风器、气体浓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分风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设于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风器包括水平风管和竖直风管,所述水平风管的中部与所述竖直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竖直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风管和所述竖直风管上均开设有花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释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有害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分风器、气体浓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分风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设于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风器包括水平风管和竖直风管,所述水平风管的中部与所述竖直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竖直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风管和所述竖直风管上均开设有花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释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有害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风管的一端设有进风口,所述水平风管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在所述进风口上设有快速接头,在所述出风口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亮张聚国孙建勋钟彬赵海生钱国栋张玉波冯建生芮国相苏鹏飞白水全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