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4110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纯水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储水罐和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活性炭过滤装置和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电化学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和除垢装置,储水罐中布置有浮球液位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通过设计活性炭过滤装置和电化学处理装置对纯水进行过滤杀菌,并通过浮球液位开关对储水罐实现自动控制进水和出水;在反应筒中设计有螺杆,既可以作为传动结构驱动除垢单元工作,也可以通电作为阳极棒进行水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处理纯水效果明显,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纯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水处理
,特别涉及纯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纯水处理系统中,有一些会设计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电化学水处理装置具有杀菌彻底、使用寿命长、结构间接等优点,但是如何快速有效得清洁反应筒内的污垢成为行业内亟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纯水处理装置,兼具过滤杀菌和自动清洁反应筒的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纯水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储水罐和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活性炭过滤装置和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和除垢装置,所述储水罐中布置有浮球液位开关。进一步,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筒和筒盖,所述除垢装置包括除垢单元和驱动所述除垢单元工作的电机,所述电机布置在所述筒盖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布置有可导电的螺杆,所述螺杆伸入所述反应筒内,所述除垢单元沿着螺杆上下移动,所述螺杆的上端和下端均布置有针对所述除垢单元的限位凸起。进一步,所述输出轴与螺杆之间布置有导电单元,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输出轴之间布置有绝缘结构,所述导电单元连接有阳极导线,所述反应筒的筒壁布置有若干个阴极板。进一步,所述除垢单元包括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沿轴线布置有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柱状结构的侧面布置有若干个毛刷。进一步,所述柱状结构为圆柱形框架,该框架式结构包括上下两个环形结构,所述两个环形结构之间通过若干个竖直梁支起,所述框架式结构的中部布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轴线与所述柱状结构的轴线重合,所述螺纹孔布置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所述第二套筒通过若干个横梁与各所述环形结构固定。进一步,所述柱状结构的上下两个底面均布置有若干个毛刷。进一步,所述反应筒的底部布置有排污口。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创造通过设计活性炭过滤装置和电化学处理装置对纯水进行过滤杀菌,并通过浮球液位开关对储水罐实现自动控制进水和出水;在反应筒中设计有螺杆,既可以作为传动结构驱动除垢单元工作,也可以通电作为阳极棒进行水处理。本专利技术创造处理纯水效果明显,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
附图说明图1为水箱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图3为圆柱形框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做进一步的说明。纯水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储水罐1和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活性炭过滤装置和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和除垢装置。所述储水罐1中布置有浮球液位开关,所述浮球液位开关包括竖直布置的滑竿2和沿所述滑竿2上下移动的浮球6。所述滑竿2的顶端与储水罐1的顶部抵接,滑竿2的底端与储水罐1的底部抵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浮球液位开关为行业内常用结构。所述滑竿2沿轴线布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布置有干簧管,所述浮球6通过套筒布置在所述滑竿2上,所述浮球6为塑料空心球。所述浮球6内布置有磁铁,通过磁铁对干簧管的磁性作用使浮球液位开关输出开关信号。本实施例中,所述磁铁为环形磁铁,所述套筒穿过所述环形磁铁。本实施例中,所述滑竿2的上端侧面布置有限位凸起3,所述限位凸起3的高度低于所述干簧管的高度。浮球因浮力被顶起至限位凸起3上方后,可使浮球不再随着水面波动而上下波动,从而避免影响干簧管的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中,为保证限位效果,所述限位凸起3环绕所述滑竿2的侧面布置。所述限位凸起3为弧形凸起,且该弧形凸起与滑竿2的侧面之间通过一段弧面相切,从而使所述限位凸起3与滑竿2侧面之间实现光滑过渡可方便套筒通过所述限位凸起3,同时为更便于套筒通过所述限位凸起3,所述套筒的内部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为防止向储水罐1内注水时引起水面大幅度拨动,将所述储水罐1的第一进水口5布置在储水罐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当浮球6随着水面上升时,限位凸起3抵住套筒的上端,随着浮球6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浮球6和套筒被顶至限位凸起3的上方,此时所述干簧管的高度与所述浮球6的高度相同,即干簧管正好贯穿在环形磁铁中,通过限位凸起3可将浮球6的高度稳定。当水面下降时,浮球6由于受自身重力作用,可逐渐滑落至限位凸起3的下方,所述干簧管即脱离环形磁铁。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筒和筒盖,所述除垢装置包括除垢单元和驱动所述除垢单元工作的电机,所述电机布置在所述筒盖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布置有可导电的螺杆,所述螺杆伸入所述反应筒内。所述反应筒的底部布置有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和排污口,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进水口5相通。所述输出轴与螺杆之间布置有导电单元,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输出轴之间布置有绝缘结构,所述导电单元连接有阳极导线,所述反应筒的筒壁布置有若干个阴极板。因此,通过阳极导线通电使螺杆兼具阳极棒的功能,通过螺杆与各阴极板的共同作用进行水处理,经过电化学处理后产生的污垢附着在反应筒内壁上,再通过所述除垢单元将污垢除去,并从排污口排出污垢和污水。所述除垢单元包括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沿轴线布置有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柱状结构的侧面布置有若干个毛刷。所述柱状结构的上下两个底面均布置有若干个毛刷。本实施例中,为减轻除垢单元的重量和减少除垢单元在反应筒的占用容量,将所述柱状结构设计为圆柱形框架,该框架式结构包括上下两个环形结构9,所述两个环形结构9之间通过若干个竖直梁10支起,所述框架式结构的中部布置有第二套筒11,所述第二套筒11的轴线与所述柱状结构的轴线重合,所述螺纹孔布置在所述第二套筒11的内壁,所述第二套筒11通过若干个横梁12与各所述环形结构9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结构9为圆环结构。当电机驱动螺杆转动时,通过螺纹传动,可使所述除垢单元沿着螺杆上下移动,并通过各所述毛刷清除反应筒内壁上的污垢。所述螺杆的上端和下端均布置有针对所述除垢单元的限位凸起,上端的限位凸起可防止除垢单元触碰筒盖,下端的限位凸起可防止除垢单元脱离螺杆。本专利技术创造中设计的螺杆,既可以作为阳极棒对纯水进行电化学处理,也可以作为传动结构使除垢单元转动。在螺杆作为阳极棒时,所述阳极导线始终处于通电状态,当需要除垢时,将阳极导线断电并关闭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创造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纯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储水罐(1)和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活性炭过滤装置和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和除垢装置,所述储水罐(1)中布置有浮球液位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纯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储水罐(1)和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活性炭过滤装置和电化学水处理装置,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和除垢装置,所述储水罐(1)中布置有浮球液位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筒和筒盖,所述除垢装置包括除垢单元和驱动所述除垢单元工作的电机,所述电机布置在所述筒盖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布置有可导电的螺杆,所述螺杆伸入所述反应筒内,所述除垢单元沿着螺杆上下移动,所述螺杆的上端和下端均布置有针对所述除垢单元的限位凸起(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纯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与螺杆之间布置有导电单元,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输出轴之间布置有绝缘结构,所述导电单元连接有阳极导线,所述反应筒的筒壁布置有若干个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西安雷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巴沃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