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柔水器,柔水器的壳体上设有外接接口;分水器,分水器设在柔水器外且与柔水器间隔开布置;连接组件,连接组件设在柔水器与分水器之间,连接组件的第一端与柔水器相连,连接组件的第二端与分水器相连,连接组件的第一端和外接接口的内侧壁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槽,连接组件的第一端和外接接口的内侧壁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定位槽适配的定位凸起。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处理装置,通过在连接组件上设置定位凸起或者定位槽,而在外接接口的内壁面上与连接组件的定位结构配合的定位槽或者定位凸起,可以减小安装时的误操作,提高装配效率。该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装配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水处理装置作为一种水处理设备,可以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生活品质。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水处理装置的连接组件与柔水器在装配时,容易发生错位,导致误操作,严重地影响了水处理装置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水处理装置,该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定位准确,装配效率高。根据本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包括:柔水器,所述柔水器的壳体上设有外接接口;分水器,所述分水器设在所述柔水器外且与所述柔水器间隔开布置;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在所述柔水器与所述分水器之间,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柔水器相连,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分水器相连,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和所述外接接口的内侧壁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和所述外接接口的内侧壁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适配的定位凸起。根据本技术的水处理装置,通过在连接组件上设置定位凸起或者定位槽,而在外接接口的内壁面上与连接组件的定位结构配合的定位槽或者定位凸起,可以减小安装时的误操作,,避免将连接组件插反,提高装配效率。该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装配效率高,经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得到的水,可以作为用户的生活用水等,安全性高,用户体验好。另外,根据本技术的水处理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设有滤芯,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相连,所述下壳体上设有所述外接接口,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与所述滤芯的进口和出口导通的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壳体的侧壁的外轮廓线形成为弧形,且在由下
向上的方向上、所述下壳体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接接口的内顶壁上设有所述定位凸起,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卡接的所述定位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水流道导通;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水流道导通;外接接头,所述外接接头分别与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和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定位槽设在所述外接接头的顶壁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接接头上设有两个间隔开布置的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中的一个分别与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进水管连通,两个所述连接管中的另一个分别与所述出水流道和所述出水管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壳内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限定有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出水流道,所述底座具有两个间隔开布置且分别与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出水流道导通的底座接口,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两个快接卡爪,每个所述快接卡爪分别设在所述下壳体内且与对应位置的所述底座接口相连,所述外接接头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下壳内以使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凸起卡接相连,所述连接管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底座接口内以使两个所述连接管分别与两个所述快接卡爪卡接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快接卡爪分别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形成圆环状;多个卡爪部,所述多个卡爪部沿所述本体部的周向间隔开布置,每个所述卡爪部沿所述本体部的轴向延伸且与所述本体部的一端相连,多个所述卡爪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内侧壁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卡筋,所述连接管上设有与所述卡筋卡接相连的卡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管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快接卡爪的轴向长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在所述底座接口内且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壁面与所述底座接头的内壁面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集成一体。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水处理装置的柔水器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所示的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图1中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沿图4中A-A线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的俯视图;图7是沿图6中B-B线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图7中所示的C部的放大图;图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的分水器与连接组件的装配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的快接卡爪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水处理装置;10:柔水器;11:壳体;111:上壳体;112:下壳体;1121:外接接口;1122:定位凸起;12:底座;121:底座接口;20:分水器;30:连接组件;31:进水管;32:出水管;33:外接接头;331:连接管;3311:卡槽;332:定位槽;34:快接卡爪;341:本体部;342:卡爪部;3421:卡筋;35: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10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10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100包括柔水器10、分水器20和连接组件30。具体而言,柔水器10的壳体11上设有外接接口1121,分水器20设在柔水器10外且与柔水器10间隔开布置,连接组件30设在柔水器10与分水器20之间,连接组件30的第一端与柔水器10相连,连接组件30的第二端与分水器20相连,连接组件30的第一端和外接接口1121的内侧壁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槽332,连接组件30的第一端和外接接口1121的内侧壁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定位槽332适配的定位凸起1122。换言之,该水处理装置100主要由柔水器10、分水器20、连接组件30组成,其中,
如图1所示,柔水器10和分水器20分别沿水平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开布置,柔水器10设在分水器20的左侧,柔水器10和分水器20均沿竖直方向(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连接组件30设在柔水器10与分水器20之间且连接组件30的两端分别与柔水器10和分水器20相连。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柔水器10主要由壳体11和滤芯组成,壳体11内限定有容纳腔,滤芯可拆卸地安装在容纳腔内,壳体11的侧壁上设有与容纳腔导通的外接接口1121,连接组件30的第一端(如图1所示的左端)插接在柔水器10的外接接口1121内且与柔水器10可拆卸地相连,连接组件30的第二端(如图1所示的右端)与分水器20相连。如图4和图5所示,水处理装置100在安装时,连接组件30的第一端只能由一个方向插入外接接口1121内,即工人或者用户须将连接组件30上的定位槽332/定位凸起1122与外接接口1121的内壁上的定位凸起1122/定位槽332配合,才可以实现柔水器10与连接组件30的装配,定位凸起1122与定位槽332之间的配合既可以起到定位安装的作用,又可以节省安装时间,避免安装时的误动作,从而提高装配效率。由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100,通过在连接组件30上设置定位凸起1122或者定位槽332,而在外接接口1121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水器,所述柔水器的壳体上设有外接接口;分水器,所述分水器设在所述柔水器外且与所述柔水器间隔开布置;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在所述柔水器与所述分水器之间,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柔水器相连,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分水器相连,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和所述外接接口的内侧壁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和所述外接接口的内侧壁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适配的定位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水器,所述柔水器的壳体上设有外接接口;分水器,所述分水器设在所述柔水器外且与所述柔水器间隔开布置;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在所述柔水器与所述分水器之间,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柔水器相连,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分水器相连,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和所述外接接口的内侧壁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和所述外接接口的内侧壁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适配的定位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滤芯,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相连,所述下壳体上设有所述外接接口,所述下壳体内设有与所述滤芯的进口和出口导通的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侧壁的外轮廓线形成为弧形,且在由下向上的方向上、所述下壳体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接口的内顶壁上设有所述定位凸起,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卡接的所述定位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水流道导通;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水流道导通;外接接头,所述外接接头分别与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和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定位槽设在所述外接接头的顶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接头上设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雁青,王林双,耿庆松,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