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输送滚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027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输送滚台,涉及输送滚台技术领域。该便于移动的输送滚台,包括输送滚台本体,所述输送滚台本体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该便于移动的输送滚台,万向轮移出凹槽内部,同时第二弹簧推动固定杆,使固定杆卡在下方的第二定位槽内,便于作业人员对输送滚台本体进行移动,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输送滚台体积较大,在对输送滚台移动时,需要两人或多人配合搬运,导致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输送滚台
本技术涉及输送滚台
,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输送滚台。
技术介绍
输送滚台适用于各类箱、包、托盘等件货的输送,散料、小件物品或不规则的物品需放在托盘上或周转箱内输送。能够输送单件重量很大的物料,或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滚筒线之间易于衔接过滤,可用多条滚筒线及其它输送机或专机组成复杂的物流输送系统,完成多方面的工艺需要。可采用积放滚筒实现物料的堆积输送。输送滚台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维护方便。输送滚台适用于底部是平面的物品输送,主要由传动滚筒、机架、支架、驱动部等部分组成。具有输送量大,速度快,运转轻快,能够实现多品种共线分流输送的特点。目前市场上的输送滚台体积较大,在对输送滚台移动时,需要两人或多人配合搬运,导致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输送滚台,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输送滚台体积较大,在对输送滚台移动时,需要两人或多人配合搬运,导致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增加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移动的输送滚台,包括输送滚台本体,所述输送滚台本体的前后两侧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输送滚台,包括输送滚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滚台本体(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5),所述第一支撑块(5)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定位槽(6),所述第一定位槽(6)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所述第二弹簧(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块(8),所述第一推动块(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凹槽(3)的内壁左侧开设有第二定位槽(10);所述第一支撑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11),所述箱体(11)的内壁顶部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输送滚台,包括输送滚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滚台本体(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5),所述第一支撑块(5)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定位槽(6),所述第一定位槽(6)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所述第二弹簧(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块(8),所述第一推动块(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凹槽(3)的内壁左侧开设有第二定位槽(10);所述第一支撑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11),所述箱体(1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2),所述第三弹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块(13),所述第二推动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底部贯穿箱体(11)并延伸至箱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过志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升金源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